“下面大家一起来做眼部按摩,一二三四……”11月21日上午9点半,跟随着悠扬的广播旋律,榆林市靖边二小的学生开始了每天的眼保健操。自靖边县推行德育教育来,眼保健操已成为靖边二小每天的“必修课”。除此之外,靖边县还推行了班级自主管理制度,让老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点拨者,而学生则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班级内部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
2010年以来,靖边二小组织教师参加交流论坛,借鉴省内外其他小学的做法,开始了“靖边二小班级自动化管理”,每个班都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出台了一套“班级自动化管理方案”:大到担任值日班长、组织文艺活动,小到管理粉笔盒、为盆栽浇水,使班级成员人人有事做,此外,每位学生所负责的班级管理内容也会定期轮换。
据靖边二小校长拓振奋介绍,通过开展“自动化管理”,许多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进了班级管理,勇敢担当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班级自动化管理就是让班级内部的学生各有其事、各行其事,实质是采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方法,让班级管理更为轻松,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拓振奋说。
作为班级自动化管理的一部分,靖边二小的每个班级都有学生一个独特的名字:向日葵班、苗苗班、靓丽雏鹰班、棒棒糖班……除了班名外,学生还自主制订班训、班风,形成了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和学习氛围。
德育教育:先成人 后成才
据拓振奋介绍,靖边二小德育处在教育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靖边地域特点、二小特色,制订了《靖边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成为本校德育工作的蓝本,德育工作从此走向精细化,同时也更具针对性。
走进靖边二小的德育展室,展台上摆放着 “感恩父亲节”、“端午时节粽飘香”、“争做文明好少年”等不同主题的手抄报,这些小报均由学生独立设计、手绘完成。展室的墙壁上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该校在家校共育、安全知识、班级文化、红色熏陶、诚信教育等十四个方面所做的努力。
拓振奋告诉记者:“‘小、近、实’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原则,我们从小处着眼,就地取材,注重实效。老师会鼓励学生回家后主动承担家务劳动、为下晚班的父亲端上一盆洗脚水,通过这些小事,逐渐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据靖边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强介绍,目前,靖边县已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推广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要落脚在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上,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提升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水平。”陈强说。(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