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此次是中核集团整体上市并不准确,这只是整体上市的第一步。中核集团旗下目前经过重组整合后,共分有八大业务板块,而此次准备上市的资产属于其中一块。”2012年6月6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核股份)千亿级别的IPO计划被曝光后,一位接近于其控股大股东方中国核工业集团(下称中核集团)的知情人士如此表示。
6月5日,在环保部官方网站上,中核股份申请IPO的有关环保核查,正式开始了为其十日的公示。
根据此次披露的信息,此次中核股份上市募投项目共计包括5个项目,总投资额共计1735亿元。
“1735亿元只是五个项目的总投资,至于其中多少资金来自于此次IPO融资还未确定,不过最后的申报数应该会远远小于这个数目。”针对其传闻中的千亿融资的IPO计划,上述知情人士坦言,目前内部的融资计划大概在160亿左右。
但本报记者独家获悉,此次为中核股份IPO保驾护航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13.15,0.05,0.38%)(600030.SH)和瑞银证券。
“第一央企”上市路
多年来,一直在国资委央企名录上排名第一的中核集团,在多家央企或部委直属企业拉开整体上市大旗后,酝酿多年的资本之路终于正式浮出水面。
而对于中核集团而言,这一天本应提前到来。
2010年4月,一家名为中核核电有限公司的企业呱呱坠地。这家公司由中核集团全资控股,受让了原中核集团持有的六家核电企业的全部股份。
“自从2010年中核核电成立后,中核集团方面便正式启动了其上市计划。”斯时,曾与中核集团在上市工作上有过接触的某中介人士向记者透露。但是,一方面当时其内部整合的资产还未完全理清;另一方面,在2011年3月11日,东京大地震带来的核危机,让国内整个核电建设都暂时性陷入终止,中核核电的上市计划也由此中断。
随后,中核核电有限公司便整体变更为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30日,中核集团在北京召开中核股份成立的股东大会。据公开资料显示,中核股份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作为控股股东,联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远洋(4.73,-0.05,-1.05%)运输(集团)总公司和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目前,公司共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3家,参股子公司1家。
随着其股份公司的改制成立,中核股份在上市之路上开始狂飚。
2012年1月6日,中核股份上市计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有关方面特批,免去有关IPO申请中对于公司成立期限的限制,大大缩短了其上市的所需审批周期。
据记者了解,此后的2012年3月6日,中核股份上市申请依照有关审批程序正式上报北京证监局备案。
4月,中核股份IPO申请的《环境保护核查技术报告》正式出炉。
5月21日,环保部出具上市环保情况初审意见,确定为环保指标达标,并于6月5日正式公示。
此后,中核股份便可择机向证监会正式提请IPO申请。
中信、瑞银护航
“中介保荐的名单还没最后确定。”6月6日当天,虽然上述知情人士一再表示,中核股份的IPO才刚“显山露水”,许多细节待定。
“不出意外,中信、瑞银应该会占据其保荐席位中的两席,至于是否还有别的券商加入,则要看到时候的需要和有关安排。”上述知情人士最终向记者证实道。
虽然中信、瑞银在超级大盘股的IPO上经验颇丰,但在目前超级大盘股的上市之路依然淤积堵塞的情况下,中核股份IPO的前路依然漫漫。
排在中核股份之前等待上市的超级大盘股,已经排成了长龙。不但有陕煤股份、中信重工、EMS等已经过会待发的企业,还有上会计入倒计时的人保集团整体上市、2011年11月便完成上市环保核查的中化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