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企业里任何人都需要创造价值从而获得利润分配。他提倡企业管理者选用“简单的人”,而如果放手交给一个精明的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从不过问,“到最后公司多半会乱”。
“各位,今天这个社会,所谓职业经理人要对股东负责,那只是应该而已。”李泽尧表示,“应该”两个字体现的只是一种道德要求,但真正的管理者需要有管控你的手段,手下的人才能不得不服从你。
他提倡管理中少讲应该而多讲手段。“做人讲应该,管人讲手段”。他表示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讲究做人应该如何,但是不能指望“应该”这两个字对所有的被管理者有用。他认为过分强调“应该”也恰恰体现了中国人管理中的误区,“做人做君子,管人管小人。”
如果说管人要讲手段,那么什么才算是管人的手段?他说人们答应做一件事通常出于两种原因,一个是愿意,一个是不得不。在他看来,所谓手段就是软硬兼施,软是愿意,硬是不得不。
他现场语出惊人地称:“愿意就是不得不,当他不得不的时候,就是愿意了。”这一说法也引发了现场不少管理者的好奇,他则举例说:“我曾经对一个小伙子说,你是不是愿意娶这个女孩子为妻。他说愿意。其实我想说,他是不得不。如果范冰冰愿意嫁给他,他估计早就扔下他老婆了。”
什么叫做愿意?在李泽尧看来,没有百分之百的愿意,也没有人会想当然地做事,“所以回到前面,管理要跟钱有关系,要讲利益。人们为什么要做事,是因为人们看在目标的份上,看在利益的份上。所以,不得不也就是愿意。”
D
管理的焦点:
就事论事才能解决问题
你在街上走,跟人发生磕碰,你是先看跟你磕碰的人的脸、脚,还是磕碰的部位?李泽尧现场发问。
“看脸主要是看这个人是不是有暴力倾向,看表情看眼神,踩我的这小子是不是态度有问题,故意踩我。看脸上看表情,追究的是什么?就是看一个人的能力和态度。”李泽尧认为,看脸意味着把管理的焦点放在管人上,管人的能力和态度上。
他认为反而是看脚下比较务实。“看脚下比较不会发生打架。”他笑言看脚下主要是查看发生的后果,“没后果这事就算了呗,如果后果严重,再看看是我走到他那边去了,还是他走到我这边来了。所以,看脚下是看结果,看后果是否严重,还有看过程和原因。”
他认为过去中国式的管理喜欢把焦点放在人的脸上,主要看人的能力。而就事论事才能解决问题,才叫务实。我们习惯于把精力放到管人上,做不好就说这个人态度有问题。“管理的焦点放在人身上,这叫人治,管理的焦点放在事上,这叫法治。”
E
管理好比“带孩子”:管的是过程和结果
李泽尧谈到他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次我听到我老婆批评我女儿,‘让你把椅子推进去,跟你说了多少次,这叫人怎么走?一点都不为人家考虑。’前面几句话都没有问题,但是各位看最后一句,是不是上纲上线?前面都是事实,后面这句就是判断了。”在他看来,女儿现在做不好并不代表一辈子都做不好,也不代表主观上她就这么想。而人们看问题的时候往往很容易将焦点搞错。“所以千万不要去指责孩子的能力和态度,而是要谈事实本身的过程和结果。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对他的帮助和辅导。”
“能力和态度不能被管理,只能被辅导。”他接着讲到一个例子,他女儿被老师安排到跟一个调皮的同学坐一起,于是数学老师投诉她上课讲话。他告诉女儿三种应对方法:一种是任那个调皮的学生玩,这是最低级的做法;第二种是他找你讲话的时候不理他;第三种情况他要是因为你不理他,说你或者打你,你就举手告他。结果这些方法效果非常好,学期结束的时候,调皮学生成绩上去了,他的家长还亲自过来向他们表示感谢。“所以大家记得管理,类似父母带孩子,管的是过程和结果,不是管他的能力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