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以在线咨询服务为基础,保险公司可借机弥补目前保险公司的短板:缺少复合型人才。项俊波在日前的讲话中指出,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普遍缺乏一支既懂医学医疗又懂保险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人才储备、人才培养都比较落后,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而美国安泰集团3.5万名员工中,拥有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具有执业资格的临床专业人员超过了20%,还有大批精算、投资、核保核赔、信息系统开发等专业人才。因此,保险公司布局互联网医疗,或许是其培养和储备既懂医学医疗又懂保险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与从线上到线下流程相反,还有一种模式是线下到线上,即患者先与医生进行了面诊,复诊之时或者在患者的康复期再到线上进行咨询,这一方面可降低误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免除了患者的排队之苦。”上述保险公司研究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有不少公司看到了这一市场,不过在这一模式中如何实现医生、在线咨询平台和患者的共赢还需探索。同时,他指出,在这一领域,保险公司有自己的优势,保险消费者在就诊之后需要理赔,需要后续咨询,若保险公司能提供这样的服务,有利于改善客户体验,提高其黏度,同时也会对保险业务产生拉动作用。
政策限制+功能错位
不过,尽管互联网医疗看起来是一座富含金矿的大山,但要真正挖到金子并不容易。
首先是政策限制。今年8月,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则直接将远程医疗定义为:“远程医疗服务是一方医疗机构邀请其他医疗机构,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本医疗机构诊疗患者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活动。”因此,在当前实践中,在线咨询基本职能局限在“咨询”范围,不能进行诊断,不能开处方,其作用比较有限,医生也很难通过轻问诊服务获得足够的回报。
其次是功能错位。对于好医院、好医生,其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已经处于业务饱和状态,似乎无需导医;对于病患而言,一般遇到疑难病症首选还是去医院就诊,只有一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在网上咨询一下尚可。某在线咨询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咨询较多的情况是:患者有病症,但是不知道去哪个科室就诊,通过咨询可以得到就诊帮助,但总体来看,这起到的帮助并不大。因此,在线咨询平台能否持续引流,以及提高用户粘性还有待观察。
不过,随着保险投资医疗机构的增多,保险公司通过自己的APP或者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O2O业务将激发出更大的优势。保险公司本身有帮助客户预防疾病、减少过度治疗带来高额理赔的动力,其同时投资医疗机构,从综合效益的角度出发,医院会为患者尽力寻找最佳治疗方案,同时也能较好地避免过度治疗的现象。在这样的模式下,O2O模式将演化得更好,保险客户既可以从线上咨询走向线下就诊或买药,也可以在就诊理赔之后继续治疗或进行康复咨询,由此,保险公司、医院、药店、在线咨询平台等都将进入到一个产业链,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冷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