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紧紧抓住稳投资这个关键,主动作为、精准发力,通过一套组合拳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梳理了一批优先推进项目,突出服务国家“四大板块”、“三大战略”,加快“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重点领导交通运输率先突破。
来自发展改革委的数据,去年7大投资工程包开工206个项目和专项,完成投资2.1万亿元。截至5月底,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下达4336.3亿元,占全年目标的90.8%,保证了重大工程项目的资金需要。
简政放权推进项目落地
记者随国务院督查组在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南湖站施工现场看到,虽然烈日炎炎,工地仍然一片繁忙景象。南宁轨道公司董事长苏拥军介绍,到5月底,南宁轨道交通项目完成融资额46亿多元,同比增长190.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亿多元,增长79.66%。
今年以来,多地把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举措,尤其是重大项目投资推进力度较往年同期明显加强。同时,各部委、各地打通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策落实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确保重大工程尽快实施、尽快见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介绍,为全力推进重大工程项目落地,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大取消投资审批权限力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社会投资,加强工作力量,完善工作机制,搞好统筹协调。围绕棚改、铁路、水利等多重大工程项目,加快审批核准进度,及时下达计划资金,严格项目督办。
水利部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了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审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审批方式上,由“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压缩了每个环节的审批时间。水利部还坚持“两手发力”,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12个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试点,多渠道筹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并通过投资补助、财政贴息、价格机制、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解决社会资本“不愿进”、“进不来”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