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上半年交通投资增速逆势上升(读数·聚焦年中经济形势)

2015-07-17 09:30:06

来源:人民日报

  制图:张芳曼

  7月16日,交通运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态势。其中,铁路水路公路共完成客运量108.5亿人,同比增长0.5%;完成货运量209.1亿吨,同比增长4.2%,增速均有所放缓。与此同时,交通领域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公路水路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88亿元,同比增长9.5%,略高于去年同期。

  客货运量增速放缓,公路客运量、铁路货运量下降

  上半年,我国铁路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108.5亿人,同比增长0.5%,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客运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一是便捷、舒适、高效出行方式客运量持续较快增长,前5个月高铁、动车旅客发送量分别增长37.9%和30.2%,民航旅客运输量增长12.7%;二是水路客运保持旺盛需求,客运量增长5.2%;三是公路客运持续下降,客运量降幅为0.5%。

  货运方面,上半年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货运量209.1亿吨,同比增长4.2%,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3.0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表示,目前货运结构出现了持续分化:一是铁路货运仍呈下降趋势,货物发送量下降了10.2%,其中二季度下降11.0%;二是公路货运仍保持稳定增长,货运量增长6.2%;三是水路货运增速明显放缓,货运量仅增长3.3%,较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放缓1.9和2.7个百分点;四是快递业持续高速增长,完成快递业务量84.6亿件、增长43.3%,快递业务收入1196亿元、增长33.2%。

  客运方面,公路客运持续下降;货运方面,铁路货运持续下降。对此,张大为分析认为,公路客运量下降,主要是受高铁、动车、私家车等其他出行方式分流的影响;铁路货运量下降,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带来的大宗散货运输需求的降低,二是受公路货运分流的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稳增长作用凸显

  上半年,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88亿元,同比增长9.5%,略高于去年同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6469亿元,同比增长10.2%。水运建设完成投资648亿元,增长1.9%。公路中,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分别完成投资3260亿元、2015亿元和1195亿元,增长9.2%、6.5%和20.0%。

  分区域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315亿元、1698亿元和3175亿元,分别增长5.3%、16.9%和9.0%。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情况下,交通投资增速不降反升,发挥了重要的稳增长作用。”张大为表示,稳增长是交通运输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来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国家三大战略推进了一批先导性比较突出的重大交通工程项目,如京津冀一体化方面,支持了28个重点公路项目,建设里程1400多公里,总投资接近1000亿元;三是发挥中央资金的引领作用。截至6月底,已下达交通专项资金3110亿元,占全年总规模的98%,确保全年公路水路投资规模达到1.8万亿元;四是创新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此外,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建设领域也迎来了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今年,交通运输部下发了《交通基础设施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试点方案》,明确了包括天津至石家庄高速公路等11个项目作为第一批试点,部署山东、安徽、四川等地开展PPP交通项目试点。目前,《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指南》也正在编制中。

  港口货物吞吐量内贸增长、外贸下降

  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6.7亿吨,同比增长2.6%,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2.6个百分点。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分别增长4.2%和下降0.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273万标箱,增长6.1%。

  “前5个月外贸进港量下降4.5%、外贸出港量增长9.4%,港口外贸生产呈现‘进口下降、出口增长’的运行特点。”张大为说。

  值得注意的是,前5个月东盟、印度、中东、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占总吞吐量的25.0%,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张大为认为,这表明“一带一路”政策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复杂多变,但下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将有所回暖,因此将对外贸运输产生积极影响。国内方面,宏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处于合理区间,与交通运输相关联的产业发展也趋于改善,这些都将为交通运输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张大为展望道,预计下半年,交通运输主要实物量指标将略好于上半年,全年铁路公路水路客运量小幅增长,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维持高位。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17日 10 版)

  • 相关阅读
  • 出发,为了品牌强国的梦想

      7月16日,北京。一阵细雨给伏天带来难得的清凉。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中国品牌论坛,别有一番热闹景象。  “中国品牌中国力量”,这是一个极富吸引力和纵深感的主题。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

    时间:07-17
  • 稳中有进,增长质量逐步提升

      本报北京7月16日电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按可比价格计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二季度主要指标增速企稳向好,国民经济出现...

    时间:07-17
  • 擦亮中国品牌“金名片”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商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优秀品牌是国家的响亮名片和宝贵财富,优秀品牌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否拥有一大批知名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国家...

    时间:07-17
  • 以品牌战略助推经济转型

      做大做强中国品牌、大力发展品牌经济,是推进中国企业迈向国际产业链中高端,掌握产业话语权、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去年...

    时间:07-17
  • 行李如何不再受伤(微经济·小故事 大视野)

      作为消费内容的一部分,行李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将使得消费者对机场、航空公司,乃至整个民航的评价和信任不断降低    前几天,朋友度假回来吐槽行李箱在托运过程中被严重损坏,找到航空公司,服务人员说依据...

    时间:07-17
  • 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成立

      本报北京7月16日电(记者王昊男)16日上午,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在京正式成立。  该联盟由中国开发区协会牵头,在活动现场,京津冀三省市12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18家发起单位共同...

    时间:07-17
  • 河南夏粮十三连增总产量逾700亿斤

      本报郑州7月16日电(记者任胜利)记者从河南省粮食局了解到,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达702.36亿斤,实现连续13年增产。夏粮总产比上年增产34.56亿斤,增产幅度为5.2%。同时,粮食质量大幅提高,一等小麦的比例增加...

    时间:07-17
  • 就地养老未来趋势

      本报北京7月16日电(记者潘跃)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这是我国发布的首部养老机构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相较于集中居住的养老机构服务,更符合老年人心理和...

    时间:07-17
  • 7月21日起国内油价两连跌确定幅度或超0.2元/升

    原标题:7月21日起国内油价两连跌确定 幅度或超0.2元/升   多空博弈下的国际油价震荡下行,让国内油价下调的概率逐渐增大。《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家社会监测机构了解到,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于下周二(7月21日)开启...

    时间:07-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