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擦亮中国品牌“金名片”

2015-07-17 09:30:12

来源:人民日报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商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优秀品牌是国家的响亮名片和宝贵财富,优秀品牌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否拥有一大批知名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

  不同发展阶段,品牌有不同的内涵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经济由大变强,离不开中国品牌,尤其是一大批国际知名品牌。

  新常态下加快品牌建设,我们有底气。30多年来,从贴牌到创牌,从跟跑到领跑,从洋品牌唱主角到自主品牌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全球闪亮登场,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世界500强中,中国内地品牌已占到29席,居全球第五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跨越。

  新常态下加快品牌建设,我们有机遇。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将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大量新企业、新品牌。共建“一带一路”,给国内企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会,培育壮大一批世界级品牌恰逢其时。“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将不断提高中国品牌的技术含量和品位档次。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将充分释放经济活力,为品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新常态下加快品牌建设,我们有潜力。中国有全球市值第一的企业,但叫得响的品牌数量并不多,与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制造业总量和货物进出口总额全球第一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差距就是潜力,我们不仅要做品牌大国,更要做品牌强国,努力打造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拳头品牌,真正从价格竞争转入品牌竞争,形成世界一流品牌的“中国方阵”。

  当前,经济新常态为中国品牌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创造了新机遇、提供了新动力。我们要让品牌建设成为适应新常态的重要支点,让品牌经济成为引领新常态的前进方向,让创造中国品牌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助推力量,应该抓好四个着力点:

  一是以质量提升中国品牌。目前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国品牌,大多仍处于“微笑曲线”的中低端,消费者看中的只是“性价比高”。中国品牌要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必须坚持以质取胜,精益求精,从数量导向转为质量导向,把质量过硬作为企业的价值追求,全方位展示“专精特新”的良好品牌形象,发挥品牌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带动作用。

  二是以创新点亮中国品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欧洲品牌营销之父夏代尔有句名言:“要么创新,要么蒸发。”新常态下,既要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特别是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又要加快管理方式、商业模式创新,拓宽品牌发展空间。同时,要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体制机制,切实提高中国品牌的含金量,增强品牌的不可替代性。

  三是以开放锻造中国品牌。要进一步扩大双向开放,将国际知名品牌及其研发、设计、营销、人才引进来,让国内品牌在学习中成长、在竞争中提高;同时,鼓励中国品牌更多更快更好地走出去,到全球市场与国际大牌同台竞技、主动对标,从而找差距、补短板、谋超越,在更高层面强身健体。

  四是以文化涵养中国品牌。市场经济潮起潮落,文化建设润物无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做大做强中国品牌,就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文明有机融合起来,让中国产品植入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让中国品牌更具中国气质、中国韵味。

  人民日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第一大报,也是一个拥有67年历史的优秀传媒品牌。主办中国品牌论坛,就是人民日报社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大力支持中国品牌建设的一个实际行动。让我们坚持梦想、坚定信心,共同为中国品牌建设而努力,也祝愿更多优秀的中国品牌发展壮大、扬帆出海,成为响亮的世界品牌!

  (摘自在7月16日中国品牌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17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出发,为了品牌强国的梦想

      7月16日,北京。一阵细雨给伏天带来难得的清凉。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中国品牌论坛,别有一番热闹景象。  “中国品牌中国力量”,这是一个极富吸引力和纵深感的主题。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

    时间:07-17
  • 稳中有进,增长质量逐步提升

      本报北京7月16日电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经初步核算,按可比价格计算,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二季度主要指标增速企稳向好,国民经济出现...

    时间:07-17
  • 以品牌战略助推经济转型

      做大做强中国品牌、大力发展品牌经济,是推进中国企业迈向国际产业链中高端,掌握产业话语权、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现实需要。去年...

    时间:07-17
  • 行李如何不再受伤(微经济·小故事 大视野)

      作为消费内容的一部分,行李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将使得消费者对机场、航空公司,乃至整个民航的评价和信任不断降低    前几天,朋友度假回来吐槽行李箱在托运过程中被严重损坏,找到航空公司,服务人员说依据...

    时间:07-17
  • 上半年交通投资增速逆势上升(读数·聚焦年中经济形势)

      制图:张芳曼  7月16日,交通运输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态势。其中,铁路水路公路共完成客运量108.5亿人,同比增长0.5%;完成...

    时间:07-17
  • 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成立

      本报北京7月16日电(记者王昊男)16日上午,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在京正式成立。  该联盟由中国开发区协会牵头,在活动现场,京津冀三省市12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等18家发起单位共同...

    时间:07-17
  • 河南夏粮十三连增总产量逾700亿斤

      本报郑州7月16日电(记者任胜利)记者从河南省粮食局了解到,今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达702.36亿斤,实现连续13年增产。夏粮总产比上年增产34.56亿斤,增产幅度为5.2%。同时,粮食质量大幅提高,一等小麦的比例增加...

    时间:07-17
  • 就地养老未来趋势

      本报北京7月16日电(记者潘跃)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京发布《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这是我国发布的首部养老机构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相较于集中居住的养老机构服务,更符合老年人心理和...

    时间:07-17
  • 7月21日起国内油价两连跌确定幅度或超0.2元/升

    原标题:7月21日起国内油价两连跌确定 幅度或超0.2元/升   多空博弈下的国际油价震荡下行,让国内油价下调的概率逐渐增大。《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家社会监测机构了解到,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于下周二(7月21日)开启...

    时间:07-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