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适度放宽小学入学年龄势在必行(身边事)

2016-03-22 09:26:16

来源: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群众的需求。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问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更需要以惠及民生的改革措施进行破解。在我看来,教育亟待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对小学入学年龄的硬性限制。

  目前,“8月31日以前出生”是大多数省份6周岁孩子上小学的一个硬性规定。在这个日期之后出生的孩子,即使是9月1日出生,仅一日之差,也必须在下一年度才能就读小学。因为8月31日这个界限,有多少孕妇在预产期还有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情况下,赶到医院做剖腹产手术,只为自己的孩子能够赶在8月31日以前出生,能在6岁时上小学。在入学年龄政策的硬性规定下,不少同岁的孩子在幼儿园是同班同学,但读小学时却变成了不同年级。特别是许多8月31日以后出生的孩子,在读完大班之后,面临着无幼儿园可上的局面。要么选择去幼儿园“留级”一年,要么选择到私立学校的“学前班”学习。

  智力发育、自我管理差异是进行年龄划线的一个因素,但作为家长,大家都知道,到6岁时,经过幼儿园的学习,生日相差一两个月的孩子,在智力发育和自我管理上是没什么差距的。在目前情况下,如果仍然严格限制小学入学年龄,只能让更多的孩子“留级”或进入私立“学前班”,让更多的孕妇继续提前“剖腹产”,形成教育政策造成的教育入学不公平现象和违反人性化的做法。

  近年来,湖北、安徽芜湖等地顺应群众呼声,放宽了小学生入学年龄,赢得了群众的点赞。笔者认为,应全面放开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的限制,当年满6周岁或接近6周岁上小学的孩子,只要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自我管理达到了入学水平,都可以顺利入学。这样的入学政策,才能在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基础上,既体现人性化,又符合教育发展规律。

  学位不足是一些地方和学校严格控制入学年龄的理由,但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小学入学的新一轮高峰将会到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按照实际需求保障学位,为应对接下来出现的入学高峰先行先试。在优先保障年满6周岁儿童入学的前提下,接收当年将满或接近6周岁的儿童入学,实为民心所向。

  广东韶关市 林归语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22日 20 版)

  • 相关阅读
  • 以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怎样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最大限...

    时间:03-22
  • “‘一带一路’比苏伊士运河还好吗?”(新论)

      “‘一带一路’比苏伊士运河还好吗?”当笔者在第四十七届开罗书展阿文版《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首发式做完“埃及的‘一带一路’机遇”报告后,有埃及朋友这样发问。  苏伊士运河的改造,是近年来埃及发展的...

    时间:03-22
  • 加强对养老服务业金融支持

      本报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潘跃、王观)中国人民银行、民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建立人民银行、民政、金融监管等部门参加...

    时间:03-22
  • 为创新者送政策红包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不少大城市凭借优势可迅速集聚创新资源,而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创新?因地制宜、尊重市场规律,江西南昌县进行了有益探索。  医药博士何洪彦,是江西北科协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时间:03-22
  • 扶贫路上当好“列车长”(扶贫手记)

      位于浙江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北林垟大山里的石坑村,直到去年,村集体经济不仅零收入,还负债20万,原村支书因违纪被免职后,竟没人愿意接棒。  2015年8月,我来到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矛盾问题异常复杂的小山村任...

    时间:03-22
  • 抓好干部“支点” “撬动”扶贫攻坚(深度关注)

      近日,江西省永丰县沿陂镇芦下村贫困户在县包村帮扶工作组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田地盖膜。该村有贫困户30户,去年脱贫16户,预计今年可全部实现脱贫。  刘学武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

    时间:03-22
  • 新常态下更要重视民生问题(金台视线)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教育、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关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就更值得重视。  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处于改革“深水区”的国家而言,民生问题尤...

    时间:03-22
  • 国航迅速解决问题 南航尚无明确答复(反馈)

      2月23日,我的来信《航班停飞改签旅客成了“皮球”三天两夜南航国航踢来踢去让人心寒》在人民日报读者来信版刊载后,国航服务运行负责人迅速与我取得联系,代表国航相关部门向我们的遭遇表示了深深的歉意,表明对...

    时间:03-22
  • 中小学教师待遇亟待提高(读者论坛)

      据媒体报道,今年两会的一系列决策将直接影响百姓生活,其中一项是未来5年6种人的工资要涨,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改善教师待遇。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充满期待。  我是东部地区...

    时间:03-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