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充电网络 新能源车跨省出行“说走就走”

2025-10-14 05:34:3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能源领域的关键落子。“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五年来,电力市场化改革有哪些重大进展,我国电力资源如何更加顺畅流动,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来看。

  总台央视记者 平凡:在浙江杭州梅林村国家电网的充电站,2021年我来这里采访调研的时候,这里充电桩的数量只有4个,而现在这个数量翻了4倍,达到了16个。另外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这里加装了光、储、充一体化的设备,车主在这里充电,就可以直接使用屋顶光伏所发的绿电。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充电时间,由于加装了超充和快充设备,这里车主充电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在这个公共充电站,每天11点到13点,都是新能源车充电的高峰,在梅林村负责文化推广工作的项江南也是这里的常客。他住在城里,工作在乡村,每天的驾驶里程都在近百公里。从2021年加快充电桩建设写入“十四五”规划,到2023年充电桩下乡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地,杭州乡村的充电桩明显多了起来。

  杭州新能源车主 项江南:我工作范围内的这些村社有充电桩,我出去玩、去更偏一点的民宿里面,也都会有配套的一些充电桩。

  “十四五”时期,杭州全市建成了公共充电圈,市区充电服务半径只有0.9公里,高速服务区超充站全覆盖,191个乡镇充电设施实现乡乡通。商场、酒店、高速服务区,几乎有停车场的地方就有充电站。

  国家电网杭州供电公司乡村充电桩项目负责人 朱铁铭:我们想形成一个在城区是5分钟的充电圈,在乡村重要地区15分钟的充电圈。我们结合整村光伏推进,把新能源和充电桩融合在一起一盘棋来考虑,光、充、储一体。

  公共充电网络带来更大的变化是新能源车的跨省出行,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作为一个自驾游爱好者,项江南开车从杭州出发到广东旅游。

  杭州新能源车主 项江南:它是一个全国性的充电桩数量的提升,我觉得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我现在就可以做到说走就走,比如说我今天有时间,或者说我今天想出去玩,我就可以直接开车走。

  据统计,目前全国公共充电站总量达30多万座,较2021年增长303%,远超过加油站的11万座,为跨省长途出行提供了保障。

  在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不仅是绿色出行的工具,也正在成为电网中一个灵活调节的“移动电源”。中午12点左右,在深圳市龙华区的一处公共充电站内,新能源车主黄先生将充电枪插入车内。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他不是在给车充电,而是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反向“送电”。十几分钟后,当黄先生准备结束放电时,手机就收到了一条收益信息。

  深圳新能源车主 黄先生:放了15度电,有26元的收益。很新奇,感觉我的车就像一个移动的“充电宝”。

  黄先生参与的车网互动,背后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升级带来的变化。在负荷高峰期,电网会提前发出需求信号,在特定时间段内,车主可以反向对电网进行送电,获得一定的收益。

  南方电网产业发展集团电动公司充电运营经理 毕颖智:今年我们这一家充电站累计放电量已经达到了8200度,相当于1025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

  而在西部风电光伏发电高峰时段,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就可以通过低价格引导车主的充电行为。这种“削峰填谷”的调控,正在智能充电桩上实时运行,成为一个可调度的分布式“虚拟电厂”。

  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中心经理 李江南:在光伏发电高峰,绿电富余的时段,虚拟电厂会引导车辆集中充电,有效消纳清洁能源。帮助车主平均节省充电成本15%。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 刘永东: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车型最广、覆盖面积最大的这样一个充电设施的网络体系。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就希望在低谷时间充电达到60%,新能源汽车和我们的新能源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正好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

  据测算,202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接近4500万辆,如果大部分车辆参与绿色车网互动,这不仅是巨大的调峰能力,更是一个庞大的、分布式的绿色能源消费和交易网。今年初步建成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将让千万新能源车主从用电方变身为电力市场的参与者,共同构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超市”。

  总台央视记者 平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能源领域的关键落子,“十四五”以来,我在采访中记录了我国逐步建立起一个品类多元、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的过程,我们用的每3度电里面就有2度是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形成的。今年还实现了跨电网经营区的常态化交易,真正让“塞北的风点亮湾区的灯”。市场的活力加快释放,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已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在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力超市”里,电力资源实现更加顺畅的自由流动,这也将助力“十五五”我国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 相关阅读
  • 行走江河看中国|治淮75年:从“人海战术”到智慧调度

      中新网蚌埠10月13日电(记者 左宇坤)淮河泱泱,奔流不息。这条横亘中原的大河,既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也曾是桀骜难驯的洪荒巨兽。  在淮河水利委员会治淮陈列馆里,绣有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锦旗熠熠生辉。  从...

    时间:10-13
  • 东北水博会上看数智技术赋能智慧治水

      中新社沈阳10月13日电 (姜月恒)东北地区首届大型水专利展会——2025东北(沈阳)水博览会暨水利创新发展交流会(简称“东北水博会”)13日在沈阳开幕,240余家企业带来智慧水利全栈解决方案。  本届东北水博会展览面...

    时间:10-13
  • 深耕债券融资,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下好科技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这盘先手棋。要注重利用资本市场核心枢纽作用,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在巩固股权业务作...

    时间:10-13
  • 海南离境退税商店数量成倍增加 销售额大幅增长

      中新社海口10月13日电 (记者 王子谦)离境退税正有力支持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中国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13日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海南离境退税商店及网点数量由年初的27家增至322家,其中“即买即退”商店及...

    时间:10-13
  • 中国(河南)—东盟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投资合作会在郑州举办

      中新网郑州10月13日电 (王宇)中国(河南)—东盟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投资合作会暨“一对一”精准对接洽谈会1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东盟多国商务专员和中方企业代表,现场就各自投资优势进行推介。  目前,东盟已成为河南第...

    时间:10-13
  • 福州188个重大项目开工 总投资达1363.1亿元

      中新社福州10月13日电 (郑江洛)于13日举办的福州市2025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上,188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达1363.1亿元(人民币,下同),年计划投资286.7亿元。  据福州官方披露,188个重大项目中,产业项目109项,总...

    时间:10-13
  • 海南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大幅增加

      中新网海口10月13日电 (刘碧波 康楠)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13日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海南离境退税商店及网点数量由年初的27家增至322家,其中,“即买即退”商店及网点93家。全省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84.86%。 ...

    时间:10-13
  • 经济增长动能澎湃 北京西城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幸福之城

      中新网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郅海杰在1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西城经济迈上新的千亿台阶,2024年GDP突破6000亿大关,达6038亿元;经济密度达119亿元/平方公里,人均GDP...

    时间:10-13
  • 上海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筹办工作全面提速 “全球技能梦想大使”亮相

      中新网上海10月13日电 (记者 许婧)记者13日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当地时间10月13日,2025年世界技能组织全体成员大会在克罗地亚拉开帷幕。上海2026年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事务执行局在开幕会议上发布上海...

    时间:10-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