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吕丽霞)最近记者频频听到一些服务行业老板谈到,服务行业严重缺员,却招不到服务员。那么,服务行业缺员到底是怎样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老板遭遇缺员尴尬
8月初,城区一家酒店就打出“招贤纳士”的广告,这家新开张的酒店需招300多名员工,普通员工最低待遇每月1100元,他四处散发传单、打广告,一个月的时间过去,招数用尽,但上门求职者却寥寥无几,这位酒店老板忍不住叹息,招个人,咋就那么难呢?
与之有同样遭遇的还有黄沙桥附近的李老板,他的饭店试运营一个多月了,店里却只招了20多个人,还差10多个,他托人到丹凤、洛南县招人,却一无所获,原本定在9月1日正式开业的他不得不推迟开业时间,李老板担心的是,正式开业了,客人都来了,店里人太少忙不过来,会砸了自家牌子。
在商贸流通业,也存在着同样的现象。记者在北新街一家商场了解到,这家商场共有300多个岗位,常年都处于招人状态,最严重的时候缺员率达到12%,人最多的时候也缺人3%左右,以前商场对员工的年龄要求是18-35岁,如今已放宽到45岁,至于形象、气质等其他方面根本就没有什么要求。
记者走访市区几家中介公司,一家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一直都是这样的情况,外地公司到商洛招人好招,商洛的一些服务业也曾委托他们招人,结果很难招到。
工资待遇是关键
商洛的打工者为什么愿意到外面打工而不愿呆在本地呢?常年在广东打工的姑娘小李说,商洛的工资太低,才1000多块钱,她们在厂子里,干得好的话,一个月拿近3000块钱,赚不下钱,谁也不愿意在商洛呆。
另一位打工者说,他不愿在商洛的原因,因为外地用工比较规范,特别是国家出台了用人单位要给务工者缴纳“五险一金”的政策之后,大家更愿意到南方去,因为人家会主动给务工者缴纳,而这些,在商洛的一些厂可能还会给缴,至于服务行业,根本就不可能。
另外,商洛的打工者目前年轻人居多,他们大多数都希望到外面的世界去走走,去看看,趁着年轻,多了解社会,寻求自己发展的机遇,而在商洛,他们的这种愿望很难得到满足。
因为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工资相对偏低,所以很多群众都愿选择其他职业或是学一门技术赚钱,极少有人愿意涉足这个相对来说技术含量较低而又不赚钱的职业。
调查发现,目前全市服务业的普通员工工资也就在1000元到1500元之间,从业人员流动频繁,尤其是20多岁的年轻人,干上一两年,熟悉社会之后,就到外地发展了。事实上,长期固定在这个行业的大部分是家在市区及附近,需要照顾家庭的28岁以上的人群。
采取措施留住人
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扩大,各项服务业的发展,我们还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如何才能为服务行业吸引人才、留住人呢,这是相关部门和服务行业老板思考的问题。
接受采访的多数人士认为,与外地相比,我市服务行业工资确实偏低,但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同步的,工资要在短期内有大的提高可能不会太大,但相关部门应督促在服务企业尽快地落实国家政策,为服务业的人员缴纳“五险一金”,这样也许能稳定人心。
对服务行业老板来说,应建立起良好的培养人才的环境,加强对服务业人员的投资与培训,让服务业人员在工作中自身得到提高,随着能力的提高和工作年限的增长,工资有相应增加,有了上升的空间,也许就可减少人员流动,保持服务行业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