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平均收入水平有了不小的增长,然而收入增长的同时,生活成本也在不断上升,生活压力感增大。很多人感叹:月收入过万元生活仍然不轻松。
退休老人:
物价上涨吃不消
“蔬菜瓜果价格都在涨,每个月老两口将近4000多元的工资存不下,甚至还有些拮据。”
——电力公司退休职工 刘阿姨
刘阿姨今年70岁,夫妻两人都是从北京市电力公司退休。她表示,“蔬菜瓜果价格都在涨,每个月老两口4000多元的工资存不下,甚至还有些拮据。”刘阿姨说,如今物价涨得快,生活费降不下来,让退休后的幸福指数打了不少折扣。
刘阿姨说,除了吃饭和医疗两大开销以外,每个月的水、电、煤气的费用要500多元、再加上人情私事的来往,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差不多花完了。她说,这两年退休金也涨了不少,希望退休金涨得再快一些,让退休后的日子更轻松。
都市白领:
攒钱买房不敢花
“除了不能推辞的应酬、不得不支出的开支以外,其他的消费都是能省就省。”
——青年软件工程师 付本波
来自山东省济宁市的小伙付本波在北京海淀区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就职,现在每个月的税前工资达到1.2万元。付本波说,虽然每个月的收入不低,但是支出也不少:房租要3000元,吃饭也要1000多元,交通、通讯800元左右。现在他每天都想着省钱、攒钱。之所以这么节约,还是想攒钱买房子。在买房这件事上,父母能给他的支持有限,更多需要自己努力。眼下房价仍然居高不下,他想过几年能凑足首付,在郊区买一套房子,“希望房价再多降一些。”
年轻父母:
抚养孩子压力大
“没生孩子之前,两个人的生活压力还不大。自从有了孩子,明显感觉钱不够花。”
——北京某事业单位职工 孙晓涛
孙晓涛和妻子都在北京的事业单位上班,每个月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有1万多元。他们二人结婚之后每个月的收入还会有些结余。但是有了孩子之后,抚养孩子的费用让人“始料不及”。
孙晓涛大概计算了下从孩子出生到现在近半年来的家庭花销:总开支有六七万元——妻子生产时公立医院找不到床位,最后找了一家民营专科诊所,花了3万多元,坐月子请月嫂花了1万多,给孩子买婴儿床、奶粉等加起来花了2万多元……他希望政府把学前教育等育儿费用再降一些,给年轻父母“减减压”。(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