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蓝海中,践行农行社会责任,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坚持改革不改服务“三农”方向、转型不减服务“三农”力度,抓住机遇,作农企的灌溉人。农行北京分行为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在京郊大地的快速发展,农行北京分行的经营者深刻认识到,农业企业在促进农业增值、农民增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农业本身却具有自有资金缺乏、经营规模较小等缺点,这无形中制约了农企的进一步发展。针对目前这种情况,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积极探索助力农企的方法,信贷员深入企业调查走访,创新产品思路,积极践行农行“服务三农”的历史使命,连续不断地给予农企金融支持,培育了一批茁壮发展的“三农”企业。农行北京分行行长易映森对此深有感受,他说:“作为国有控股银行在京的重要分支,我们始终认为,农行有责任支持郊区经济发展。因此,一直把‘三农’业务视为全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市场入主流、同业创一流’的战略目标,离不开城乡联动发展,要在巩固提升现有网点、人员、科技等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横跨城乡、联动互促的发展特点,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中小企业和农户作为重点目标客户,把支持现代农业、农产品流通体系、农村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以及沟域发展等作为重点方向,充分发挥农行北京分行京郊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作用,引导和推动全行‘三农’业务的快速平稳发展。”
博士开创现代农企
提到农业,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大概是这样一种印象:一群皮肤黝黑身体健硕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田间地头耕耘。然而近年来,这种传统的农业形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大北农集团是以邵根伙博士为代表的青年学农知识分子于1994年创办的农业高科技企业。企业始终秉承“报国兴农、争创第一、共同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以高科技发展中国的现代农业事业。
经过18年的发展,该企业已成为以饲料、动保、种业、植保为主体的农业高科技企业,拥有50名博士、180名硕士等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1万名员工、40多家生产基地、67家子公司、500多家专营店、1000多个县级科普服务站、上万个村镇推广服务网络的农业高科技企业集团。企业诸多产品在全国具备领先地位,目前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关村经济20强企业、全国30强饲料企业等。企业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化等各类政府技术创新资助项目40余项。截至2010年统计,整个集团共申请专利226项,申请商标注册受理超过340个,其中已经注册成功的184个。
而然,大北农的发展,除了倾注了大北农创业者的智慧、坚持和不断开拓的精神之外,也离不开农行北京分行在其背后的默默支持。
四次助力“大北农”
“大北农集团从刚刚创办时的两个人、两万元和租用的两间平房,能够发展到目前的农业产业化‘航母’企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农行北京分行在大北农集团的初创、发展、成熟的各阶段提供了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可以说是伴随企业共同成长的。”一位知情人向记者表示。
据农行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农行对大北农的金融支持主要有四次。最早一次始于1996年,其全资子公司北京科高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兼并了怀柔雁南饲料厂,建立怀柔饲料生产基地。农行怀柔支行经过认真细致的走访调查,认为该科技型农业企业发展前景良好,积极抓住机会第一时间介入,给予该公司427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这样,在企业初创期“雪中送炭”式的金融支持,为银企双方初步建立起信贷关系,奠定了今后广泛合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