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发改委于7月11日下调了国内成品油最高零售限价,但调价之后,伴随着国际原油的持续上涨,三地原油变化率已转为正值,迎来多空因素交织的相对利好期,市场成交逐步回暖,市场资源的紧缩引发了新一轮看涨预期。
近段时间以来,受中东地区局势紧张以及经济数据的转好支撑,国际原油价格连续上涨。截至19日,WTI累计上涨5.96美元/桶,涨幅7.1%,而布伦特原油累计上涨7.19美元/桶,涨幅7.34%。
卓创分析师李倩分析,国际原油于本月初的两次暴涨刺激了国内主营单位推价情绪。伴随着国际原油的持续上涨,三地原油变化率转为正值。同时,在主营前期的推价过程中,部分贸易商开始大单囤进,主营在出货大幅走好的情况下继续上推汽柴油报价。
从数据来看,国内基础油市场近期总体呈现平稳态势,而非标基础油市场则有抬头迹象。本周中海油旗下减线油价格推涨50-200元/吨,资源紧张成为主要原因。
国际油价在地缘政治以及乐观经济数据影响下连续上涨,提振市场信心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大炼厂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油价的连续上涨致使三地原油变化率近期呈现上行动态。经历了3次连跌的成品油市场也迎来补货高峰期,成交火热的同时价格也在不断推涨,基础油市场受到利好提振。
卓创分析师巩巍说:“尽管基础油市场仍处在需求淡季,但疲软的市场需求以及低迷的市场信心在利好因素支撑下逐渐走高,同时,因前期多以消化库存为主,当前调和厂及贸易商手中资源有限,且抄底心理存在,备货心态支撑基础油成交走高。”
然而,当前多数炼厂库存压力已然减轻,且在低负荷运行之下,部分炼厂难以满足客户备货需求,供需失衡局面发生逆转。据记者了解,近期部分贸易商明确表示拿货困难,担忧情绪加重。
巩巍认为,抄底备货良机显现,但炼厂资源供应捉襟见肘,紧缩政策推涨市场价位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国际油价震荡上行推波助澜。但当前终端需求表现依然低迷,成交多为备货需求拉动,基础油仍处在需求淡季之中,加之经济增速缓慢、外盘价格走跌等利空消息存在,市场步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炒作气氛逐渐升温,谨慎观望情绪依然为市场主要基调。(腾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