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3日触底以来,创业板截至目前涨幅接近80%,随着创业板指数不断创新高,创业板泡沫即将破灭的说法也日益增多。本周以来,创业板指数连续出现下跌。后市应该如何看待创业板的投资机会,A股市场又有哪些行情可以把握?日前,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专访了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
风格转换大幕或已拉开
《财商》:怎么看待去年年底以来创业板的行情?
杨德龙:创业板一月份到五月份走出了一个局部牛市的行情,今年以来走势比较强有如下原因:
第一,今年整体经济增速比较低迷的情况下,蓝筹股盈利复苏比较慢,蓝筹股业绩一直表现不佳,投资者正好把投资重点转向创业板,所以说是经济低迷导致资金偏好的转移。
第二,今年市场缺乏赚钱效应,股市资金面已然比较紧张,在资金面有限的情况下,资金抱团取暖选择有题材、概念的创业板个股,形成局部的上涨行情。
第三,IPO开闸一再后推,给创业板炒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IPO开闸之后会有大量的创业板股票上市,大大增加创业板股票的供给,对创业板是个利空。IPO时间一再推迟,给炒作创业板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第四,国际股市出现创新高的走势,纳斯达克指数、道琼斯指数都创新高,欧美和日本股市也出现了大幅上涨,这些给国内投资者带来一定的信心,炒作创业板不用担心市场走熊。
《财商》:对后市创业板的走势有什么看法?
杨德龙:6月份股市大、小盘风格转换有望逐渐实现。经过一轮上涨之后,创业板个股的泡沫化已经非常严重,整个板块的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50倍,相对大盘10倍左右的市盈率来说,估值差距已经达到5倍,创历史新高。
2010年上半年市场也曾出现小盘股大涨,大盘股大跌的走势,当时估值差距才3倍,现在比当时的估值泡沫还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创业板已经达到了泡沫非常严重的程度,个股的回调、创业板的泡沫破灭只是时间问题。
6月份看创业板下跌,市场资金可能会选择相对低估值的蓝筹股。风格转换的大幕或已拉开,但风格转换需要一个过程,很难一蹴而就,转换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反复。2005年至今,一共出现过7次阶段性估值差异见顶,随后大都出现市场阶段性调整。其中6次通过小股票多跌、大股票少跌的方式再平衡。唯一的例外出现在2009年,通过大股票多涨、小股票少涨的方式来完成。
《财商》:对于市场下半年的行情有什么判断?
杨德龙:长期看,下半年市场有望有一到两波的反弹,今年全年行情判断是一个震荡反弹的走势。中间震荡很大,大小盘也会出现轮动。现在上半年大盘已经出现第一波反弹,而小盘股大涨,下半年小盘股出现沉寂,风格向蓝筹股转换。反弹高度比较有限,能看到2400点左右,突破2500点的可能性比较小,震荡过程中有些个股有结构性的行情。
趋势性的上涨行情目前是看不到的。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出现一定的回稳,不会出现强烈的回升。而且IPO会开闸,对A股特别是创业板有很大影响。下半年政策面也没有太大的动作,现在经济增速还是在年初中央定的7.5%之上,政策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主要看城镇化有没有大的计划出来。城镇化是政府主导的大的投资活动,会刺激相关板块出现反弹。下半年可以关注城镇化的主题。
过去5年市场用重心不断下移来消化大小非解禁的压力,现在来看大小非已经实现了全流通,市场重心进一步下移的可能性不大。可能会稳在2000点之上震荡。未来5年A股强牛市的可能性比较低,一个是经济周期没到上升周期,另一个是大小非解禁压制了市场的上涨空间,只要市场出现大幅上涨,就会有大小非减持。这样的话市场更多通过震荡的趋势实现估值修复。未来5年可能每年反弹幅度在20%~30%,5年之内是看不到6000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