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佛山南海供电局主动走进企业、服务企业,根据企业用电特点,免费开展节能诊断。
“地球一小时”呼吁人们关注“雾霾”天气
核心提示:3月29日是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日,当晚八点半,人们参与“熄灯”例牌,把家里的照明电灯关闭一小时,以一己之力支持节能减排、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据悉,世界自然基金会将今年“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主题定为“蓝天自造”,呼吁人们关注雾霾天气,用行动合力创造出靓丽的“蓝天”。
对于生活在佛山的市民而言,对雾霾天气的关注度逐年增加,刚刚过去的2013年底,佛山也曾遭遇“最严重灰霾现象”。无疑,位居广东省经济实力前三强的佛山,在雾霾的影响下,需要找到一个在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平衡点。深化DSM,即电力需求侧管理,就是佛山种种对付雾霾天气的有效方法之一。2012年底,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内首批四个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试点城市,佛山市是南方电网供电区域所有地区市的唯一代表。据悉,通过试点,佛山3年内将完成节省45万千瓦的目标,每年将可有效减少悬浮物颗粒约115万吨,对于佛山减少雾霾天气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图 陈昕宇、赵艳
试点:
佛山成为南方电网地区市唯一代表
世界自然基金会将今年“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主题定为“蓝天自造”,呼吁人们关注雾霾天气。生活在佛山的市民不难发现,每年11月到来年1月间,南国佛山的街头,总有几天人们也得戴着口罩徒步或骑车出行。
刚刚过去的2013年底,佛山的最低能见度为1公里左右。在气象学界对灰霾的四级划分里,小于3公里已算“最严重灰霾现象”。无疑,在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之间,佛山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深化DSM,也许就是那个关键的点。
电力需求侧管理,英文全称:Power Demand Said Management,简称“DSM”。“电力需求侧管理,就是就是利用管理和技术手段来优化用电负荷,让能量释放出最大的能效,发挥最大的价值。”佛山供电局有关领导解释。实际上,身处沿海发达地区,佛山供电局以需求侧管理为抓手,挖掘用户端节能降耗潜力起步更早。
作为供电企业,佛山供电局将需求侧管理与地方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结合,支持地方政府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双高”(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错峰实施力度,原则上优先安排它们参与错峰,把有限的电力资源向经济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倾斜。与此同时,佛山也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对自己的需求侧资源潜力进行全面摸底,通过争取能效电厂试点项目和加大智能用电管理系统建设力度等,为需求侧管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南方五省区所有地市里走在了前列。
2012年10月31日,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国内首批四个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试点城市,华南五省区,佛山市是南方电网供电区域所有地区市的唯一代表。
目标:
“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要下降两成
据佛山市有关部门领导介绍,“十一五”期间,佛山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5.1%,单位GDP电耗累计下降31%,节能考核结果综合排名在广东省21个地市里排第一。通过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全市GDP年均增长18.4%,而电力年均增长仅为4.08%,呈现出“以较低的电力增长支撑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的特点。
佛山市 “十二五”期间节能目标是单位GDP能耗下降19.5%,根据佛山市有关部门的初步估算,为完成这个目标,全市还得节约电量120亿千瓦时。可以预见的是,“十二五”期间,阶段性和季节性缺电在佛山还将长期存在。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佛山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制约需求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因素。比如,传统的电价政策无法吸引企业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没有一个好的平台让政府、电网和企业互动交流,信息不对称等等。而成为国家试点城市,对佛山来说正是一次求变创新的契机,“可以打破以往的模式,开拓新的道路。”佛山供电局相关负责人称。
意义:
每年可以减少悬浮物颗粒115万吨
根据国家发改委对试点城市的要求,佛山需求侧管理试点期限为3年,具体为2013年到2015年。在试点期间,佛山要完成的工作量是,通过节电改造、负荷管理等一揽子需求侧管理政策、技术等措施的应用和推广,实现节约电力负荷和转移(减少)高峰电力负荷45万千瓦,同时建成佛山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形成一定规模的行业产值,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经验和实施模式。
根据佛山市的测算,要完成省45万千瓦的目标,大约需要有1000家以上用电量较大的企业参与,佛山3年试点任务目标才能完成实现。在试点结束后,佛山市将每年节电量约13.5亿千瓦时,相当于2012年佛山全社会用电量的2.7%;每年将可以减少标煤消耗约5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约135万吨、二氧化硫排放约29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约580万吨、悬浮物颗粒约115万吨,并可带动电能服务产业发展,年产值约100亿以上。
这对于佛山减少雾霾天气,重现蓝天而言,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进展:
需求侧管理平台去年完成上线
成为试点后,佛山的需求侧管理工作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上。回望2013年,佛山电网需求侧管理平台在各方的努力下终于上线运行了。
“佛山的需求侧管理平台本身就含有节约资源的理念。”佛山供电局市场营销部主要负责人介绍道,目前佛山供电局的大用户负荷管理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已覆盖到全部专变客户,共安装负荷管理终端1.9万户,占总负荷的64%,实现了对所有专变客户在线实时监测,在两大系统上可以进行自动抄表结算、错峰与负荷控制、电量线损分析等功能。
具体说来,平台可以为政府制定地区宏观政策和调控电能供需计划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用电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在负荷管理方面则体现 “以需定用”、“以需定供”的 “佛山特色”。
对电网公司来说,可以从平台上看到所有大工业用电客户每个月、每天的负荷及电量情况。而对用电企业而言,平台可以帮助他们全面了解自身电能使用情况,辅助企业自己制定电能管理和节电措施,有效提高用电企业电能精益化管理水平,节约用电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据悉,2013年,佛山已完成备案项目224个,预计年节电量3.09亿千瓦时,降低、转移电力负荷16.59万千瓦,占国家下达目标任务的36.88%,目前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