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强基 让党满意 让人民满意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创新抓好基层检察院建设综述
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袁本朴(右二),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万庭祥(右一)到兴义市人民检察院指导“4+1”创建工作
贵州检察90%的检察院在基层,约80%的干警在基层,约80%的工作任务在基层,基层检察院是检察机关服务大局、执法为民、维护稳定、促进公正的前沿阵地和主要力量,是全部检察工作的根基。
贵州省检察院决定从2012年起,实施基层检察院建设“4+1”工程,把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保障现代化“四化”建设与检察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基层检察院工作水平,着力打造具有贵州特色的基层检察院建设品牌。
贵州人民省院常务副检察长何冀(前排左二)在遵义市院常务副检察长苟玉杰(前排右一)等领导的陪同下督导遵义县人民检察院“4+1”创建工作
着眼全局,统筹推进 “4+1”工程创建
一是科学谋划“4+1”创建思路。在全面准确掌握基层检察院“四化”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确立了坚持围绕检察业务中心,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规范执法为重点,全面推进基层检察院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创建工作思路。二是高点定位“4+1”创建目标。将“4+1” 工程定位为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的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以创出特色、创出亮点为切入点,以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有影响的基层检察院,一批立得起、叫得响、推得开的检察工作品牌为目标。三是系统构建“4+1”创建标准。先后出台了《基层检察院建设“4+1”工程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基层检察院建设“4+1”工程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基层检察院建设“4+1”工程验收办法(试行)》、《基层检察院建设“4+1”工程验收标准分解表》,细化业务、队伍、管理、保障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五个方面的具体评价指标,明确了创建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制定了具体评价指标,引导基层检察院切实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心思和精力投入执法办案和内部科学管理上,投入到各项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和落实上。
荣获贵州省基层检察院建设“4+1”工程创建示范院授牌
上下联动,集聚“4+1”工程创建合力
省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出“一化一方案、一化一领导”的创建工作要求,大力推动创建工作,还直接抓了南明、仁怀、兴义3个试点院的创建,树榜样立标杆。在3个试点院召开 “4+1”工程创建工作推进会,通过现场观摩交流学习,互看互比互学,查找差距,挖掘潜力。同时,强化督导,抽调熟悉基层检察工作和检察业务的人员组成督导组,多次深入到28个创建院进行督导,面对面地指导各创建院开展创建工作,表扬和鼓励先进,激励和鞭策后进。
各市州检察院有效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深入基层一线具体指导,掌握实情、解决问题、督促检查,将“4+1”工程创建工作作为对基层检察院班子和“一把手”考核的重要内容。
28个首批创建院积极发挥主体实战作用,按照“一化一方案、一化一领导”的要求,构建起检察长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政工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按照上级院部署,结合本院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自身努力改变面貌、谋求发展,把“4+1”工程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到实处。
三穗县检察院大力推行统一受理、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综合考评的执法办案管理机制,规范案件管理流程和考核管理; 遵义县检察院大力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出台措施鼓励干警参加司法考试和学历再教育,选派干警到清华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院校培训学习,努力提升干警素质能力;仁怀市、黎平县检察院结合本县红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铸魂强基,回归本色,打造地方文化和法治元素于一体的特色办公环境,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激发干警克难攻坚、争创一流;钟山区检察院申请区委支持,增加检察辅助人员30名、合同编制10名,使检力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到办案一线等等。总之,“4+1”创建工程得到市(州)、县检察院的高度认同,创建工作变为了基层检察院和干警们的自觉行为。
贵州省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渠新建(右一)到习水县检察院指导“4+1”创建工作
激发活力,“4+1”工程成效明显
“4+1”工程创建活动,为基层检察院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一是各基层检察院执法办案流程、机制更加规范,案管机制应运而生,发挥了规范执法的龙头作用,执法业绩和执法公信力明显提升。据省统计局测评,2012年,人民群众对我省检察机关的综合满意度为94.75%,居全省政法系统第一位,实现了连续五年稳步提升。二是队伍更加专业化,队伍精气神明显升华。全省检察干警本科以上学历目前已达77.8%,硕士以上学历5.3%,法律专业67.3%,1人被评选为全国检察业务专家,20人被评选为全省检察业务专家。广大干警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检察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职业归属感、荣誉感、团队精神进一步彰显。三是各项检务、案务、事务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运转高效有序,科学管理效能逐步显现。四是信息化建设,新“两房”建设,装备设施等科技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五是集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多彩贵州文化以及法治元素于一体的检察文化建设精彩纷呈、特色鲜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渐行渐近;政法干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牢固树立。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创建效果,让贵州省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都体会到,“4+1”工程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不仅让广大检察人员找到了职业的归属感、荣誉感、神圣感、责任感,而且对执法办案流程机制的规范、检察人才的选拔培养、干警整体素质的提升、办公办案基础条件的改善、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强等都起到了明显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还在全省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人员之中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赢得了最高人民检察院、贵州各级党委、政府、人大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8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常韧到贵州调研时如指出,贵州的基层检察院建设“4+1”工程,不仅仅是在基层检察院“四化”建设上加了一个“检察文化建设”,更是给基层检察院建设注入了“魂”。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李如林主任批示:“贵州的‘4+1’工程值得肯定”。
8月6日,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孙永春在贵州省检察院报送的情况报告作出批示:“省检察院‘4+1’工程,着力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着力加强基层班子建设,着力打造基层检察院过硬队伍,对创新队伍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对其他系统也是有益借鉴。祝愿此项工作不断取得扎实效果。”
7月22日,贵州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政法委书记秦如培出席全省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时,为25个被分别评为“4+1”工程先进院、模范院、示范院的基层检察院授牌。他充分肯定“4+1”工程实施效果很好,基层检察院司法能力明显提升、司法作风明显改进、司法条件明显改善,文化建设有声有色。(记者 龚超 苟敬萍 通讯员 周以明 杨彰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