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企业揭底空气净化器市场乱象:实验数据不设前提

企业揭底空气净化器市场乱象:实验数据不设前提

2014-12-05 15:3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5日电 在遭受多日重度雾霾的侵袭之后,北京终于在冷空气的帮助下迎来继“APCE蓝”之后的首个蓝天。然而治理雾霾的任务绝对不能光依赖于“老天帮忙”,最关键的还需要“人努力”。购买空气净化器成为不少人的首选方式。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现状到底如何?如何从我做起,为改善空气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北京睦合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孙翯与“清天朗日指数”总设计师、“清天朗日联盟”秘书长黎佳林今日做客中新网,答疑解惑。

  孙翯表示,根据从行业上得到的数据来看,空气净化器行业只是刚刚开始,销售额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比如2012年有一些统计数据,表明整个空气净化器行业销售额大概在30亿人民币左右。到了2013年,数据增加到了大约85亿人民币,增长率大约180%多。今年,有权威机构预测,大概会达到145亿或者150亿。”

  他认为,我国市场的潜力很大。“中国所有家庭的空气净化器拥有率不到1%,而美国或者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空气净化器拥有率在14%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认为空气净化行业还是大有可为,而且市场需求是不断的在被消费者认可。”

  庞大的市场催生了一大批空气净化器生产厂家,“去除99%PM2.5”、“去除99%甲醛”的标签随处可见。而市场上鱼龙混杂的状态,令消费者不得不对这些“净化参数”产生质疑。

  黎佳林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空气净化器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两类参数。首先是洁净空气量必须指明是哪一种污染物的,比如是PM2.5的洁净空气量,还是甲醛的洁净空气量,“基本上市场都是在标颗粒物的洁净空气量,因为这个净化效果是最高的,所以大家都在混淆这个概念。其实,净化气体污染物做的比较差的产品,它的洁净空气量只有出风量的百分之五六十以下。”

  黎佳林表示,消费者需要注意的另一方面,是产品在效率方面的概念。“很多人在标明净化器的时候,各种洁净空气量都声称去除99%,但没有明确前提。这是没有意义的,比如实验的浓度,和实验持续了多长时间,没有这样的概念。”

  孙翯也呼吁,消费者可以更多地关注性价比。“它们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可能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讲是外观,技术人员可能考虑的是智能化,从小孩和老人的角度可能会考虑噪音。其实,还有很多种不同的特性需要消费者去考虑,但是我们的想法是怎么才能让大家知道空气是真正被净化了,只有数字才是真正能够凸显出效果的展示。” 孙翯说。(中新网财经频道)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