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人民币向常用支付货币过渡 市场地位从第八跃居第五

人民币向常用支付货币过渡 市场地位从第八跃居第五

2015-02-01 03:37:00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有力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图为一艘大型远洋运输轮在江苏连云港港集装箱码头卸载进口货物。新华社发

  去年12月3日,中国银行在巴黎正式启动人民币清算行服务。图为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左一)等为中国银行巴黎人民币清算中心揭牌。新华社记者 韩冰摄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近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人民币已于去年11月取代加元和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紧随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2009年7月,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特区两地完成,标志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入实质操作阶段。5年半来,人民币国际化之路越走越宽。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银行市场部主管威姆·雷迈克斯表示,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充分证据,代表着人民币从新兴货币向常用支付货币的过渡。

  全球支付市场占有率两年上升八位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人民币全球付款额创历史新高,以2.17%的全球占有率紧随市场份额为2.69%的日元。而在2013年1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市场的占有率仅为0.63%,全球排名第十三位。

  “2014年12月,人民币支付价值增长了20.3%,超过同期所有其他货币14.9%的增速。过去一年,人民币支付价值总额增长了102%,而同期所有货币增长也仅为4.4%。”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在报告中写道。报告认为,人民币的升值以及作为投资组合渠道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推动着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使用量不断增长。

  威姆·雷迈克斯说,全球已经诞生多个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包括2014年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8份新协议,这是推动人民币使用量增长的重要因素。过去两年,人民币全球付款价值持续取得三位数增长,支付价值总额上涨达321%。

  为便于开展人民币的国际结算业务,为各国银行会员们提供服务,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推出一系列指导人民币离岸结算的培训课程,讲解如何操作使用、通过国际电汇一步到位完成人民币离岸结算等。

  向24小时可清算货币迈进

  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市场,双方在市场、科技、新能源领域都有着日益深入的合作。随着中欧经贸投资往来不断加大,贸易交往过程中对人民币清算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因此,人民币在欧洲的国际化步伐也随之加快。

  为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部分欧洲国家和金融中心迫切希望与中国央行签署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协议,推出各项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提升本国金融中心的服务和辐射能力。

  人民币清算行的相继成立,是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的明显标志。据了解,中国已先后指定14家人民币清算行。截至目前,欧洲的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和卢森堡四地已有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中国工商银行在欧洲的一名杨姓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国际化离不开清算行这一“基础设施”的支撑,清算业务加速布局欧洲对建立跨时区的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欧洲建立人民币清算中心,使人民币清算网络延伸到了全球主要离岸市场,“只要保证人民币清算所需要的流动性,人民币就将不再是局限于中国大陆、香港或者东南亚国家的地区性货币,最终能成为24小时都可清算的全球货币。”

  卢森堡是欧元区最重要的人民币跨境业务枢纽之一,也是中欧贸易商品进出欧洲的重要集散地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欧洲的主要接受国。中欧之间大量贸易以及投资资金往来都经转卢森堡,使之成为欧洲地区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

  欧盟国际政治经济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弗莱德克·艾瑞克森表示,人民币成为重要国际支付货币,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国际贸易、金融方面当然会有活跃的表现。国际社会应当正确看待人民币国际化这个客观事实,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民币将来会成为可与美元并肩的国际货币,这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与前三位仍有较大差距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数据反映了人民币国际化在过去5年取得的成就。”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学家谢栋铭告诉本报记者:“从2009年到2014年,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主要是以贸易结算为主线。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自然而然地成为全球贸易货币。”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对本报记者表示:“从人民币国际化起步至今,短短5年,步伐十分迅速。2009年7月,首笔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交易完成,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重要一步;2013年底,海外人民币存款总额超过1.5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万亿元。”

  中国连续5年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地。双方贸易额的增长对人民币国际化无疑也是催化剂。

  1月6日,中国工商银行(泰国)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授权,担任曼谷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该公司董事长胡晔对本报记者表示:“工行泰国成为清算行,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泰国人民币跨境清算的效率,而且对中泰经贸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胡晔也指出:“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在东盟的整体发展势头很好,但是受传统原因和贸易结构影响,美元还是主流结算货币。此外,人民币在国际化过程中还要注意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的向内转移。”

  刘利刚也认为,尽管人民币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创纪录的2.17%,非常接近排在第四位的日元,但和排在前三位的美元(44.64%)、欧元(28.3%)和英镑(7.92%)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的排名中上升至第五是一个里程碑,下一步更重要的是把人民币国际化做得更加扎实。”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吴刚 刘歌 本报驻泰国记者 俞懿春

  点评

  徐奇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货币国际化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经济规模、币值稳定、金融市场的发展。综合这些因素来看,长期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是被低估的,现在人民币正向其应有的地位迅速回归。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推进,但仍然以贸易货币的功能为主。在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在贸易项下的结算,在全部结算量中一直占据绝对主要的比例。以2014年四季度为例,人民币贸易结算量,大致是跨境直接投资结算量的6倍。金融投资方面的人民币结算数量更少。可见目前,人民币仍然处于贸易货币的阶段。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处理好主次问题、顺序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本身,是国内实体经济改革、金融市场改革成功向外延伸的结果,是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外化。因此,国内经济、金融改革方面的考虑,应优先于人民币国际化。尤其是利率、汇率制度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

  • 相关阅读
  • 商洛市工业经济亮点纷呈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李传伟 万 里)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和多年不遇的旱情灾害,我市深入开展“干部进企解困促增长”和“银企携手保增长”两大活动,狠抓稳增长、扩销售、拓园区、促升...

    时间:02-02
  • 广州市长陈建华:适应新常态 今年GDP拟增8%

    (记者/曾妮 实习生/李昊阳)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2015年,广州市将继续推进大气环境治理,重点推进汽车和船舶尾气、工业废气、工地扬尘、餐饮业油烟、挥发性有机物的管控。...

    时间:02-01
  • d调查:政企分开成网民对国企改革最大期待

    35.3%的网民持该观点,在这部分网民看来,国企改革必须以政企分开为核心,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体现公平和正义,并且尊重全体国民意愿。中青舆情监测室抽样分析2000条网民言论,结果显示,29.7%的网友对国企创新能力表示肯定,但同时认为一些国企创新能力强是政府扶持的结果。...

    时间:02-01
  • 国家发改委专家解读2014年中国十大经济新闻

    “改革”“调结构”“走出去”是去年我国经济发展的3个关键词,也恰恰是去年我国经济新闻报道的关键词。孙学工说,在各领域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入选的这几条新闻反映了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主体建设,体现了当前改革的重点。...

    时间:02-01
  • 多家航空公司信息泄露漏洞被公布 回应:均不卖帐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就在几天前,国内最大的漏洞发布平台披露了多起航空公司旅客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

    时间:02-01
  • 传民生银行行长被查辞职 股权更迭致股民忧心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西单南侧,复兴门内大街2号。记者:李利明先生,关于咱们这个民生银行行长被带走传闻。...

    时间:02-01
  • “央行宣布降息”消息不实 经查为网上谣传

    据昨晚央视财经消息称,日前一则“央行宣布降息,决定自2015年2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并被多次转载。...

    时间:02-01
  • 雏鹰农牧以量制胜蓄势待发

      今年以来,全国生猪市场长期低迷,进入12月份后更是出现“开月跌”。此后,虽然市场上的猪肉需求量逐渐增加,然而并没有像往年一样对猪价上涨起到明显拉动作用,只是缓和了猪价下跌幅度。12月中旬以来...

    时间:02-01
  • 盘点央企“不死的谣言”:智能电表被蓄意加速

    求证:国际上通常用“工频电场”与“工频磁场”来分析输变电设备环境,并不存在“电磁辐射”,更妄谈“核辐射”。...

    时间:02-01
  • 中国财政收入增速创23年来新低 首进个位数区间

    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速以8.6%的速度创下23年来新低,首次进入到个位数区间。...

    时间:02-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