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发改委严打价格欺诈 明确电商连带责任

2015-06-25 17:15:30

来源:腾讯财经

   发改委严打价格欺诈明确电商连带责任

 
  出台禁止价格欺诈新规,明确电商连带责任,首页虚构商家低价等将被视为欺诈主体
 
  虚构原价
 
  指经营者在促销活动中,标示的原价属于虚假、捏造,并不存在或者从未有过交易记录。
 
  虚假优惠折价
 
  指经营者在促销活动中,标示的打折前价格或者通过实际成交价及折扣幅度计算出的打折前价格高于原价。
 
  价格承诺
 
  指经营者以商业广告、产品说明、销售推介、实物样品或者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对商品价格作出的具体确定承诺。
 
  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有下列情形之一,认定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构成价格欺诈行为的主体:
 
  在网站首页或者其他显著位置标示的某网络商品经营者所销售的商品价格低于该网络商品经营者在商品详情页面标示的价格的。
 
  声称网站内所有或者部分商品开展促销活动,但网络商品经营者并未实际开展促销活动的。
 
  提供的标价软件或者价格宣传软件等强制要求网络商品经营者进行虚假的或者引人误解的价格标示的。(来源:国家发改委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关条款解释的通知)
 
  多家电商近日发起一大波促热潮,“优惠折价”等促销语铺天盖地,这些用词以后可能要慎用了。6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文解释新实施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关条款,对“虚假优惠折价”等作出详细解释。
 
  无销售记录产品促销不得用“原价”
 
  对比此前的规定,此次国家发改委针对规定的说明条款更多、更详细。新规说明条款对“虚假优惠折价”“虚构原价”等有了更全面、详细的解释。市场人士认为,“原价”、“原售价”、“成交价”以后在促销活动中要慎用了。
 
  新规指出,“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如果前七日内没有交易,以本次促销活动前最后一次交易价格作为原价。
 
  同时,新规还要求,应当准确标明被比较价格的含义,且能够证明标示的被比较价格真实有依据。另外,经营者对未销售过的商品开展促销活动,不得使用“原价”等类似概念,误导消费者认为该商品在本经营场所已有成交记录。
 
  对于商家热衷的赠券、积分返利,按照新规,附加使用条件要在赠券或者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明确标示。
 
  明确电商平台连带责任
 
  此次新规也提到了电商平台的连带责任。第三方电商平台首页虚构商家低价、虚构商家促销活动、强制平台商家虚假标价,第三方电商平台都将被视为价格欺诈的主体。
 
  新京报记者发现,滥用参考价格的问题存在于不少电商平台。新规出台后,各家电商的执行力度不一。
 
  据媒体报道,遭遇职业打假人举报,被北京市发改委罚款50万元的一电商平台已经悄然撤去了“原价”等类似参考价格的说法,只标明市场价。
 
  昨日,记者在另一电商平台上看到,某剃须刀品牌父亲节促销活动打出了“3件6折、2件7折”的宣传语,点击进入后发现,对比以往,每一件商品有哪些优惠都在产品陈列页面有清晰的标志。此前,不少商家每件商品的促销信息只有点击商品、在下一级页面上才能看到。
 
  不过,仍有电商平台并未作出相应调整。
 
  昨日,记者点击一家电商平台“女士服装”页面,首页“限时抢”一款标明“市场价”689元的皮肤防晒衣“抢购价”为79元。这款商品所谓的“市场价”无任何参考定价依据以及交易记录和价格。新京报记者刘素宏
 
  延展
 
  电商涉价格欺诈屡受罚
 
  年中大促、双十一购物节、双十二促销季,随着电商发展,越来越多电商平台打造出了全民狂欢式的购物节日,但漫天促销的背后,也埋藏诸多陷阱。作为价格监督的两个主要部门,发改委和工商局也针对电商价格问题屡出重拳。
 
  电商价格欺诈罚款太低?
 
  在以往发改委通报的案例中,传统商贸流通行业占大头。而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发展,处罚的对象也开始涉及越来越多电商。
 
  早在2012年,多家电商发起的“8·15”电商价格战就引起了国家发改委的注意。2012年9月5日,发改委表示初步查明多家电商涉嫌价格欺诈,处罚勒令涉及电商自查、整改。据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三家电商开打价格战后,一些媒体和网民反映,有的电商存在欺诈消费者的问题,发改委也接到群众举报。
 
  据媒体报道,因涉嫌价格欺诈,近日北京发改委给予一电商警告和50万元的行政处罚。
 
  记者查询市工商局下属的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发现,在以往针对电商价格欺诈的处罚,罚金一般在50万元以内。
 
  按照2010年修订实施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五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有业内人士认为,与电商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省下的千万级别的广告费用相比,较低的处罚对电商难以起到震慑作用,犯错成本太低很难避免“明知故犯”的情况。
 
  “价格欺诈越来越隐蔽”
 
  “很多平台不再显示交易记录和交易价格了,价格欺诈行为不但没有被遏制,反而变得越来越隐蔽。”职业打假人王海(微博)告诉新京报记者。
 
  去年“双十一”期间,新京报曾报道,陈先生向客服反映一款大衣虚抬价格,陈先生查询成交记录发现,在显示出的157条月成交记录中,只有3条不是“双十一”当天的交易,而11月2日至11日期间的交易记录完全没有。
 
  交易记录不完整是此前多个平台存在的问题,而如今,交易记录及价格从多个电商平台消失了。
 
  王海称,自从他去年举报某著名电商平台价格欺诈之后,近来他发现,多个电商平台都没有交易记录和交易价格了,这样会让价格欺诈行为更隐蔽,让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息更不对称。新京报记者刘素宏
 
  律师说法
 
  新规有望推进电子商务立法
 
  对于此次出台的禁止价格欺诈新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孟庆国认为,这次规定的出台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针对电商发展、不规范促销信息泛滥作出的调整,在实践中,法律的制定往往落后于市场发展。
 
  从法律效力上来看,孟庆国称,发改委出台的规定对商家也具有一定约束力,在不违反上位法的条件下,对以往法律规定的空白有补充作用。
 
  对于业内呼吁已久的电子商务法,孟庆国表示,尽管电子商务立法尚未落实,不过这次发改委新规在一定程度上有实验意味,根据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作出规范、提出应对措施,积累一定经验后,可以提出立法建议,上报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 相关阅读
  • 稳增长组合包再释放 存贷比取消、企业债可借新还旧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组合包再次重拳出击。国务院部署推进“互联网+”行动,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取消银行存贷比75%限制;发改委拯救地方债:允许企业债借新还旧;成立国家制...

    时间:06-25
  • 中美经济战略对话:在消除经济壁垒上进展不大

      北京时间6月25日上午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中美两国在本周三举行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旨在互相敦促取消外国投资经济壁垒。虽然在对话中,两国都声称贸关系对两国总体关系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两国在...

    时间:06-25
  • 贸发会议:中国首超美国成全球最大引资国

      24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以下简称贸发会议)在日内瓦向全球发布《2015世界投资报告:国际投资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全球FDI流入量继2013年小幅反弹之后,2014年显著下降16%,为1.23万亿...

    时间:06-25
  • 四大行业“营改增”方案即将公布 涉及年税1.6万亿

      建筑业、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四大行业营业税改增值税(下称“营改增”)总方案即将公布,这将直接影响四大行业800余万户企业,涉及年营业税税额1.6万亿元。   这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时间:06-25
  • 央行逆回购投放短期流动性 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25日央行官方微博消息称,人民银行6月25日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对此,央行表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近期,受半年末金融监管指标考核以及大盘股发行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短期资金需求有所...

    时间:06-25
  • 上周新增投资者99万 保证金净流入创天量

      据中国结算最新周报显示,在上周市场大幅调整的同时,投资者入市热情也遭受打击。上周(6月15日至19日)新增投资者数量99万人,环比前一周减少近30%。此外,新增基金账户124万户,环比减24%。   而受大量资金...

    时间:06-25
  • 基金专户子公司或达78家 首批产品兑付高峰来临

      自诞生以来,基金子公司一直处于热火朝天的状态,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成立或者待批的基金专户子公司达到78家。   证监会最新信息披露显示,6月8日,英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请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子公司被受理...

    时间:06-25
  • 存贷比将成历史:信贷"松绑" 银行通道业务价值下降

      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这宣告“存贷比”作为银行信贷投放额度的监管工具成为历史,将直接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能力,进而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实...

    时间:06-25
  • 中国银联交易总额首超VISA 全球交易总额11.8万亿

      在全球范围内高歌猛进的中国银联终于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卡组织。中国银联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银联卡全球交易总额达到11.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9万亿美元)。而全球最大支付机构Visa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一...

    时间:06-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