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人口结构已发生值得警醒的重大变化

2015-09-22 11:28:01

来源:腾讯财经

   王羚

 
  35岁的北京姑娘小胡决定放弃生第二个孩子。她的理由很简单,“中国人这么多,看病上学都麻烦得很,我就不凑热闹了”。
 
  小韩是昌平区负责办理准生证的工作人员。谈到全面放开二孩,她有些忧虑。“说是大家都不太愿意生,可万一政策放开,好多人都生呢?以前那么多年的努力不都白费了?”
 
  小胡和小韩虽然只是个体,但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小胡不生二孩的理由站不站得住脚?小韩作为计生工作者的忧虑是否多余?我们来看人口数据怎样回答这些问题。
 
  总和生育率争议
 
  先看一组最新的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总人口为13.6亿人,当年出生人口为1687万人,死亡人口为977万人。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比2005年提高4.97个百分点;0到14岁人口占比为16.5%,比2005年下降3.77个百分点。
 
  从这一组数字,我们可以读出四个判断:中国在数量上依然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国;出生人口高于死亡人口;老年人口比例快速提高,0~14岁人口快速减少。这就是中国人口的新常态:数量依然可观,但老龄化加速提高,青少年人口迅速减少,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值得警醒的重大变化。
 
  很多人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中国人太爱生娃了。实际上,在过去200年,特别是最近30多年来,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在1820、1950、1980和2013年分别是35.0%、21.8%、22.1%和19.0%,总体上在大幅下降。即便是在1950~1980年,增长幅度也只有0.3个百分点,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中国的人均寿命从约40岁延长到近70岁。相比之下,1980~2013年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了超过3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是前30年上升速度的10倍。
 
  如果我们把历史维度拉长些,观察从2000年到2100年这100年的人口变化,所看到的场景就会让我们大吃一惊。中国人口上升到峰顶后开始迅速下降,很像在坐过山车。
 
  你可能坐过过山车,从谷底到峰顶,又从峰顶冲下谷底,惊险刺激。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口这辆过山车到底离峰顶还有多远?峰顶之后的下滑会有多快?
 
  本来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有人口总量、年龄、性别、总和生育率、预期寿命等数据,人口学者可以很容易地推算出答案。但在中国,事情变得复杂。对于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到底是多少,数十年来都存在很大争议。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1995年总和生育率为1.46,2000年为1.22,2005年为1.33,2010年为1.18,2012年为1.26。
 
  按照这组数据,中国早就处于超低生育率水平。但有关部门认为普查和抽样调查中存在严重的漏报和瞒报,因而一再否定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并将生育率数据大幅上调。2000年人口普查的抽样原始数据显示总和生育率为1.22,后被调高到1.8。
 
  普查中的漏报确实存在,但48%的调整幅度令许多人口学者大跌眼镜。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预测专家王广州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复核,认为2000年的生育率在1.39~1.49之间,高于当年人口普查的1.22,大大低于官方认定的1.8。
 
  低生育率陷阱
 
  尽管十年前就有多位人口学者呼吁调整生育政策,放开生育限制,但直到今天,生育政策调整仍在踟蹰。全面二孩政策自7月份传出年内出台后,相关部门并无明显动作。其实,除部门利益作祟外,对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缺乏准确判断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就此采访了多位人口学者。综合看来,人口学者对中国目前总和生育率的估算平均在1.4左右。
 
  1.4的总和生育率是什么水平呢?2.1被认为是保持世代更替水平的总和生育率,也就是说一对夫妻平均生2.1个孩子,可以基本保持人口相对于上一代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由于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和女孩的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更替水平要更高,约为2.2。人口统计学认为,当总和生育率低于1.5就属于超低生育水平。一旦跌破1.5以下,将很难再有显著回升。1.4的总和生育率意味着中国已经跌入了低生育率陷阱。
 
  而从近期多家机构的生育意愿调查和单独二孩政策遇冷的事实看,中国人较低的生育意愿不仅仅是受政策因素,更有其经济、文化等多层次的原因。中国人,尤其是80后、90后的生育观已经被深刻地改变。
 
  超低生育水平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人口萎缩。首先是人口峰值的提前到来和峰值变低。中国社科院按照相关方案假设所做的测算显示,中国人口峰值有可能在2025年或2030年到来,预计峰值人口在13.87亿或14.5亿人左右,远低于原先估计的16亿。
 
  相对于2.2的更替水平,1.4的总和生育率意味着每隔一代人(25~30年)出生人数将萎缩36%,两代人就萎缩60%。这是个可怕的速度。
 
  从数据的汪洋里审视中国人口,很像电影里的绿巨人浩克,虽然表面看起来身形巨大,能量惊人,但其实在里面,那个真正的他满心焦虑,虚弱不堪。中国人口也是这样,数量依然庞大,结构已然扭曲。
 
  过山车下降的趋势已经无法改变,但根据客观事实及早应对、及时刹车,至少可以减缓一些下降的速度。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真实的人口数据理应得到更多尊重。
 
  (作者系本报记者)

  • 相关阅读
  • 社科院专家:股市当前下跌走势还将持续

      社科院专家尹中立表示,当前下跌走势还将持续;证监会称股市风险已得到释放   股民刘女士有些后悔自己割肉离场后又重新返场。8月底,沪指一度跌破3000点,刘女士觉得差不多见底了,于是带着抄底的勇气进去,接...

    时间:09-22
  • 北京国土局前局长证实自首 或因英皇产权纠纷遭举报

      安家盛被举报,与长安街上一栋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产权纠纷有关,这场纠纷又可回溯到2006年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主持的那场“收地风波”   【财新网】(记者黎慧玲)北京日报公号&l...

    时间:09-22
  • 公积金异地贷款细则出台 业内:落实有困难

      为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业务,支持缴存职工异地购房需求,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关于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有关操作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住房公积金异地个人住房贷款办理流程,并提出,公积金管理部...

    时间:09-22
  • 油气全产业链改革“发令” 年内推出混改方案

      油气改革思路和建议   以油气产业链为主线,对包括矿权出让在内的油气各主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市场化改革企业层面实现政企分开、主辅分离、网运分开市场层面油气上中下游市场全面放开准入政府层面简政放权,强化...

    时间:09-22
  • 327家公司定增未发先破 上市公司多举措应对

      A股持续宽幅震荡,上市公司定增再融资的势头却依旧强劲。   9月21日,中弘股份和华昌达同时披露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募集配套资金预案显示,前者拟再融资570000万元,后者计划募集配套资金180000万元。   与...

    时间:09-22
  • 外部端口清整或致多类交易受限 配资商难避新规

      配资清理进入最后阶段。炙热的场外配资在此轮去杠杆行动中被重点清理,在严厉的新规下已几无生存空间。然而市场需求不息,在后配资时代,此类融资活动会暗渡陈仓还是会回归到体制内的融资?这或是检验去杠杆成效...

    时间:09-22
  • 杠杆私募“躺枪”配资清理 转投券商PB进退不得

      “没想到,我们发行的量化投资类阳光私募产品,也被列入配资信托清理范畴。”一位私募基金负责人陈刚(化名)唏嘘说。   上周五股市收盘后,券商突然关闭了陈刚所在私募基金旗下两个量化投资类信托...

    时间:09-22
  • 162家公司排队审核 兼并重组案扎堆登台

      尽管近期大盘经历剧烈震荡,但是依然无法阻止上市公司兼并重组提速的步伐。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9月以来,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已经审核通过了26家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接下来还将至少有10家公司接受审核,这意味...

    时间:09-22
  • 证监会重罚39件违法减持及短线交易案 罚逾3亿元

      本报记者侯捷宁   近期,证监会对持股5%以上股东、一致行动人和实际控制人违法减持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证监会有关执法人员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违法减持严重打击了市场信...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