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龙江银行定位尴尬盲目扩张 3年内三位高管落马

2015-10-26 11:08:41

来源:腾讯财经

   定位尴尬盲目扩张龙江银行前途未卜

 
  三年内三位高管接连落马,去年净利润同比减少54%
 
  □本报记者尹永光发自哈尔滨
 
  三年内三位高管接连落马,出售理财产品又被查违规,深陷漩涡的龙江银行如今内外交困。
 
  10月22日,龙江银行原董事长杨进先被正式提起公诉。而早在9月9日,财政部公布了龙江银行在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等方面的5大问题,以及涉及金额高达15.8亿元的理财产品违规出售问题。
 
  10月9日,长江商报记者前往哈尔滨,调查龙江银行的相关问题及整改结果。
 
  “公司正处在风口浪尖,已经收到‘封口令’。”10月10日,龙江银行一高层这样回复长江商报记者,而记者再次拨打其他多位龙江银行高管的办公室电话,均无人接听。
 
  此外,对于龙江银行的整改结果详情,银监会黑龙江监管局和财政部驻黑龙江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均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然而,尽管如此,有数据显示龙江银行自2013年以来资产缩水、净利润下降、坏账率升高。除银行外部环境恶化、内部竞争加剧等客观原因外,记者通过采访龙江银行旗下村镇银行、社区服务站,以及相关行业人士和专家,得知龙江银行也存在很多自身问题,如定位尴尬、盲目扩张和运行效率低下等。
 
  深陷漩涡的城商行
 
  10月10日,哈尔滨阴雨连绵,气温已降至5℃左右。在友谊路上,龙江银行总部大厦上的显示屏上仍播放着理财产品广告。长江商报记者在龙江银行南岗支行、龙江银行龙源支行等多个网点,也能看到电子屏和指示牌上龙江银行的理财产品广告。
 
  尽管从外表看不出什么异常,但实际上龙江银行内部早已风声鹤唳。记者致电龙江银行一高层,他表示,“公司正处在风口浪尖,已经收到‘封口令’。”此后记者多次拨打龙江银行多位高管的办公室电话,均无人接听,记者辗转联系到龙江银行在外省投资的某村镇银行,当记者提到“与龙江银行的业务往来”和“理财产品”时,该行长突然挂断电话。
 
  其实,把龙江银行推进舆论漩涡的是财政部9月份的一则公告。据财政部网站消息,2013年黑龙江省龙江银行在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等方面存在5大问题,并查出其违规向村镇银行出售理财产品,涉及金额15.8亿元。
 
  中国银监会黑龙江监管局张姓工作人员10月13日向长江商报记者证实,财政部向社会公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检查结果,在之前几乎没有过,一般都只是内部通报监督改进,“我们也是看到报道才知道龙江银行出事了。”
 
  财政部公布了龙江银行在收入核算不实、支出核算不实、资产核算不实等问题,但是未公布违规出售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
 
  关于龙江银行违规出售理财产品的内情,外界不得而知,但有媒体此前在该事件的相关报道中称,银行间出售理财产品过程中造成违规的原因有很多,最典型的是发行方在出售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时违规出具“兜底函”。
 
  对于问题的处理,财政部在公告中称,财政部驻黑龙江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已按财政部要求,依法下发了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截至目前,相关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
 
  不过,这仍然难以消除公众的质疑。长江商报记者向中国银监会黑龙江监管局申请公开相关信息和整改结果,该局张姓工作人员表示,“应该找财政办(财政部驻黑龙江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但是,位于哈尔滨市通江街的财政部驻黑龙江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同样拒绝了记者的申请。
 
  盲目扩张致业绩下滑
 
  事实上,即使没有被财政部通报事件,龙江银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资产缩水、营收利润下滑、现金流量下滑、坏账率升高等业绩压力令这个成立时间并不长的城商行如履薄冰。
 
  龙江银行2013年报显示,其资产总额为1719.69亿元,较2012年下降7.57%,现金流量净额为-93.16亿元,较2012年下降140.06%,不良贷款达到5.33亿元,较2012年上升100.85%,不良贷款率为1.16%,上升50.65%。
 
  据银监会此前公布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将信息披露的内容以中文编制成年度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终了后的四个月内披露。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披露的,应至少提前十五日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延迟”。
 
  此前,龙江银行分别于4月29日、4月30日、4月28日、5月22日、1月7日公布了2009年—2013年的年报,但截止到2015年10月22日,龙江银行仍未对外发布2014年报。
 
  年报迟迟未发布,引起了外界对于龙江银行业绩继续下滑的猜想。有媒体曾报道称,龙江银行2014年的经营业绩被传在城商行中垫底。
 
  不过,即使龙江银行暂未发布2014年报,其第三大股东龙江交通(601188.SH)的财报中,仍然能找到龙江银行的部分经营数据。
 
  龙江交通2015半年报显示,龙江银行在报告期末的资产总额为1463.34亿元,较2013年末降低了256.35亿元;营业收入合计23.24亿元,较2013年末的56.18亿元降低了一倍多;净利润为5.55亿元,较2013年末缩减了13.01亿元。
 
  实际上,龙江银行在2014年末的情况更加糟糕。龙江交通2014年报显示,龙江银行在报告期末的资产总额为1424.9亿元,为近三年的最低水平;营业收入较2013年末略有上涨,为57.16亿元;净利润为8.53亿元,较2013年末下滑10.03亿元,同期减少54.04%,是近三年来净利润降速最快的一年。
 
  业绩下滑与经济增速下行和银行业竞争加剧有关,另外,龙江银行此前的盲目扩张也令这个年轻的城商行隐忧不断。
 
  9月24日,有报道指出,“龙江银行2009年成立,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总资产、存贷款便双双突破千亿元大关。也许,如此快速的发展,对于一家成立时间并不算长,且规模甚小的银行来说,出事是早晚的事。”
 
  安徽小马金融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伙人张同阳此前告诉长江商报记者,金融机构的门店数量与营收、利润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其运行效率。事实上,从龙江银行营业网点的扩张速度就能看出其野蛮生长路径。
 
  龙江银行在2013年就拥有营业机构220家,营收、利润分别为56.17亿元和18.56亿元;汉口银行2014年拥有网点机构数量只有112家,但营收、利润与龙江银行2013时持平,分别为57.33亿元和18.91亿元;北京银行2014年拥有325家分支机构,营收、利润分别为368.78亿元和198.5亿元;总部同样在哈尔滨的哈尔滨银行(06138.HK),到2014年共拥有分支机构332家,创造了102.52亿元的营收和38.41亿元的利润。就平均每个营业机构创造的营收和利润而言,龙江银行处在城商行中的低位。
 
  龙江银行2013年报显示,其拥有“小龙人社区服务站”2095台,但这项提供生活缴费一条龙服务的投入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哈尔滨市人和街新和仓买(超市)店主10月12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准备把门口“小龙人社区服务站”的广告牌拆掉,因为“利润太低,1000元的提成不到2元”。
 
  龙江银行还曾向全国范围扩张。龙江银行2013年在全国范围发起设立了11家村镇银行,黑龙江省内5家,省外6家,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共投资2.58亿元,其中某家村镇银行的行长10月13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该银行发展情况不好。
 
  定位失误与尴尬处境
 
  资料显示,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9年11月27日批准,在原齐齐哈尔市商业银行、牡丹江市商业银行、大庆市商业银行和七台河市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合并重组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龙江银行注册资本30.8亿元,总行设在哈尔滨市。
 
  创立初期,龙江银行因高速发展被业界看好,不过,2013年迎来转折点。截至2013年底,龙江银行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2009年底对应数据的4.24倍、680倍和104倍。不过,在2013年,龙江银行的资产总额首度下滑,呈现负增长,且不良贷款规模大幅上涨。
 
  此后,龙江银行也因高管频繁落马,在银行业中引起轰动。10月22日消息,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林区分院以黑龙江省龙江银行原董事长杨进先构成受贿罪,向黑龙江省林区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杨进先2014年9月10日因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7月20日,中纪委网站发布通告称,龙江银行副行长王贵彬(副厅级)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另外,龙江银行副行长杨宝仁2011年9月因受贿到检察机关投案自首。
 
  值得吊诡的是,作为城商行,龙江银行一直将重点放在三农业务上。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其他城市商业银行一般定位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龙江银行2013年报介绍其分支机构时提到,龙江银行除拥有220家营业机构、2095台小龙人社区服务站、645台ATM自助设备,还包括2863家助农取款服务站。
 
  这或许与龙江银行的股东有关。龙江银行之所以成立村镇银行,在上述不愿具名的行长看来,也是因为“跟着中粮的投资走”,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正是龙江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龙江银行将自己定位为服务三农无可非议。”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马理10月8日告诉长江商报记者,一般来说,农商行与农合行更适合支持三农,龙江银行这样定位很可能会面临着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最后可能做成“三不像”,做农做不过农商行,做工做不过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在龙江交通的股吧里,很多看好银行股的股民,通过投资龙江交通的方式投资龙江银行,他们常常讨论龙江银行的上市日程,不过,经过这几次“大劫”之后,龙江银行本就不甚明朗的上市计划很有可能再次蒙上灰尘。

  • 相关阅读
  • 人民日报:仍有人偏好各种版本的经济崩溃论

      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   ——写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   任仲平   《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6日01版)   (一)金秋的北京,总会给人带来特别的期待。   10月26日至29日,在这里召开...

    时间:10-26
  • "中国巴菲特"但斌光环掉色 21只基金15只浮亏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6日讯(记者康博)对于变幻无常的股票市场来说,要想做到持续盈利是非常难的。近日,就有媒体报道了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的但斌管理的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去年盈利亏...

    时间:10-26
  • 央行双降中国进负利率时代 楼市成最大受益者

      上周五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记者调查发现,这次取消了利率浮动上限后,很多家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调到0.3%,低于基准利率0.35%。而定期存款方面,暂时未见大...

    时间:10-26
  • 1.5亿独生子女:赡养很累 被赡养也悬

      王羚   33岁的独生子汪陈最近很憔悴。   9月份,汪陈的爷爷爬楼时摔倒,髋骨骨折。老爷子还没出院,汪陈的妈妈又查出脑部有肿瘤。汪陈跑完骨科病房跑肿瘤病房,感觉“压力山大”。   “从...

    时间:10-26
  • 中纪委巡视一行三会 金融打虎大幕拉开

      “金融打虎”大幕拉开中纪委巡视“一行三会”   杜卿卿   今年的证券市场颇不平静。在股市异动之间及之后,令市场错愕的事件不断发生。   中信证券多名高管被带走、证监会主席助理被...

    时间:10-26
  • 积极推动期权上市工作 完善白糖价格形成机制

      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郑州农产品(白糖)期货论坛”日前在郑州召开。该交易所理事长张凡在致辞时表示,积极推动白糖期权上市工作,完善白糖价格形成机制,丰富涉糖企业风险管理工具,提高期货市场服...

    时间:10-26
  • 历史数据壮胆 “双降”后股市值得干

      此次降准及降息已是今年的第五次降准和第五次降息了。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此次“双降”也是年内第三次“双降”。   事实上,每一次降准降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都不小。   上...

    时间:10-26
  • 央行双降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新兴产业再获利好

      23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自2015年10月24日起,降息降准。   央行相关负责人对此次“双降”的解释称,此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主要是根据整体物价的变化,保持合理的实际利率水平,促进...

    时间:10-26
  • 国际金价终结连涨势头 分析称月底仍将动荡

      随着美联储议息会议再度临近,投资者再度表现谨慎。最近一周,国际金价再度下挫,累计跌逾1%,创下一个多月来的单周最大跌幅,结束了此前的连续反弹势头。   数据显示,到23日收盘,纽约市场金价收于每盎司11...

    时间:10-26
  • 通报15起罚没35亿 证监会加速严打违法违规

      证监会上周五公告称,拟对12宗操纵证券市场案件作出行政处罚,总计罚没款金额超过20亿。这是今年以来证监会单次通报罚没款额最高的一次。   今年以来,证监会有确切罚没金额的通报共有15起,涉及金额至少35.1...

    时间:10-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