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北京顶级豪宅成交接近去年10倍 盛宴可持续多久

2015-12-09 11:17:06

来源:腾讯财经

   2015年,被地产界称为一线城市的豪宅元年。截至目前,北京单价10万元以上的“顶豪”成交套数达到了222套,预计全年将达到250套,而去年全年成交仅为24套。北京单价6万、10万,总价1000万以上的豪宅,全部创造新纪录。截至今年11月,上海单价超10万元/平方米的顶级豪宅已成交490套,已超过过去3年的年度成交之和。

 
  对此现象,业内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这是流动性催生的楼市盛宴,中国的富人们正在重新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另外一种声音认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豪宅已经严重供过于求,开发商面临流动性风险。
 
  楼面价飙升致一线城市被豪宅化
 
  从葛洲坝重金破纪录拿下丰台樊家村地块开始,丰台的地价不断突破市场的想象力,最近几个月出让的土地楼面价超过5万元的至少有6宗。楼面价超过5万元,意味着未来这里的房价将突破每平方米10万元大关,否则开发商无利可图。
 
  据中原地产统计,未来一年,北京将有20多个单价10万元以上的“顶豪”出现。目前在售的项目包括润泽御府、长安太和、中轴国际、上国阙、盘古大观、霄云路八号、碧海方舟、运河岸上的院子。最近入市或将入市的单价10万元以上的豪宅项目则有万柳书院、北京壹号院、万科北河沿、龙湖西宸原着等16个项目。
 
  业内统计,北京待售的“顶豪”项目达到了2000套以上,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豪宅则在1000套以上。若按照此前年均销售才仅仅16套而已。
 
  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迅速进入了“豪宅元年”。然而,谈到豪宅,亦有不少开发商人士表示了无奈,今年以来一线城市地价暴涨,做普通住宅已不能支撑开发商的利润,但房产又是一个重资产的项目,你不做就意味着出局,所以只好接受“被豪宅”的命运。
 
  支撑豪宅背后的中国富豪
 
  北京位于东二环内的万科北河沿甲柒拾柒号,春节后即签约一套近1.2亿元房源,创北京最贵总价纪录。据统计,北京今年年内2000万以上的豪宅,签约已经达到310套左右。
 
  据上海链家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11月,上海单价超10万元/平方米的顶级豪宅已成交490套,已超过过去3年的年度成交之和,可谓盛况空前。买家中包括一些世界500强高管以及一些知名企业家和影视明星。
 
  北京一名地产界人士指出,在经历了过去一年房地产的低迷之后,富人们又开始在大城市投资房产,其中豪宅投资的价值因为抗跌、稀缺而凸显。特别是股市暴跌、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低、中国出现资产荒的背景下,豪宅似乎成了手握巨额现金的富豪的首选。
 
  一名豪宅开发商人士甚至引用去年的胡润百富榜来论证豪宅爆发的合理性,据胡润富豪榜统计,截至2013年末,中国拥有1000万资产以上的富豪有109万人;亿万富豪6.7万人,这些人都是未来豪宅的消费群体。中国的富豪结构也在发生一些变化,以前是煤老板为主,现在创业板、新三板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也不少。
 
  豪宅背后开发商的流动性风险
 
  与一些豪宅开发商的乐观相比,市场上也不乏谨慎甚至悲观的看法。万科董秘谭华杰就曾多次谈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土地价格涨幅远远超过了房价的涨幅,如果接下来房价不大涨,高价拿地的企业将可能亏损。特别是北京一些区域,地价已经超过了周边在售楼盘的价格,这个地价要求房价必须上涨一倍,而且必须在三年之内完成上涨,这个项目才可能有盈利。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曾表示,北京豪宅市场已处于明显供过于求的局面,明年放量的超过10万单价的楼盘会超过50个,这些高价地一方面面临巨大资金成本的压力;另一方面也面临艰难的“去化”压力。更有地产界人士预言,明年50个“顶豪”中,能活下来的也就五分之一左右,不排除出现烂尾豪宅。
 
  有业内人士指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豪宅最大的风险其实是流动性风险,现在很多开发商都是高负债融资,如果项目建成以后迟迟卖不出去,最终变得有价无市的时候,风险就逼近了。融资和时间成本是压在豪宅开发商头上的两座大山。
 
  据了解,过去两年,“地王级”中粮孙河地块、融创农展馆地块项目一直迟迟未能入市,而香河园地块也一直在寻找接盘者。2016年,新“地王”背后的豪宅项目,能顺利入市吗?楼市的豪宅盛宴可持续多久?许多地产界人士都在寻找答案。

  • 相关阅读
  • 国企改革配套文件有望年底前陆续发布

      专家表示,国企改革不会“一刀切”,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杜雨萌   备受瞩目的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本月召开,此次会议不仅是总结2015年中国经济的成绩单,更是定调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时间:12-09
  • 中国原油出口增长超6倍 全年外贸负增长几成定局

      海关总署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8%,眼下距离年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意味着全年外贸负增长几成定局。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出口低迷并非孤立现象,是全球需求不足的客观...

    时间:12-09
  • 五部委实施易地扶贫 力争十三五完成1000万人口搬迁

      五部委精准实施易地扶贫力争“十三五”完成1000万人口搬迁   ◎每经记者胡健   中国扶贫进程可谓快马加鞭。   12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发展改革委、扶贫办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

    时间:12-09
  • 招商策略会魔咒再应验 沪指跌近2%失守3500点

      招商证券策略会魔咒昨日再次应验,沪指大跌1.89%失守3500点。机构认为,近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资金风险偏好较低,两市成交持续低迷,市场短期或难改震荡格局。   沪指跌破3500点   近年来每逢招商证券召开...

    时间:12-09
  • 六只新股今日上市 换手率恐低于中签率

      ◎每经记者李智   对于幸运中签凯龙股份(002783)等6只新股的投资者来说,他们的好运气在今天,将化作真金白银的回报。   “缺席”半年后,A股市场又将迎来6只新股,面对早已摩拳擦掌的炒新资金...

    时间:12-09
  • 全球市场深度“测试”美联储加息

      ⊙记者王宙洁○编辑谷子   尽管已经进入圣诞假期月,美联储依旧是投资人街头巷尾谈论的中心。   “平静得令人不安”,国际清算银行(BIS)在上周末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家集合着全球货币首脑力量的...

    时间:12-09
  • 险资总动员 “安邦系”一日举牌三公司

      近期“宝能系”上位万科成为资本市场热议的话题,年底的险资几近疯狂,让举牌事件再度搅动资本市场。8日晚间,中小板公司金风科技发布公告称,安邦保险集团旗下和谐保险、安邦养老、安邦人寿“三...

    时间:12-09
  • 2015年积极财政力度不足 明年需扩大赤字规模

      在产能过剩、企业经营效益差的背景下,进一步减税、减轻企业负担,是普遍的呼声。而进一步减税,或者增加财政支出,在收入增速趋缓的背景下,需要扩大赤字规模。   21世纪宏观研究院研究员   周潇枭实习生白...

    时间:12-09
  • 告别大跃进 国有大行净利润增幅几近触“零”

      2015年行将过去,对中国银行业来说,这注定是挑战与变革交错的一年。   在2015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改革阵痛持续显现。在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互相牵制的大背景下,欧洲央行延续货币宽松政策,美联储升息决议...

    时间:12-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