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怎样打造内循环格局、乡村如何振兴……听官员、学者与业界细说

2021-06-18 17:13: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6月18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努力的方向。内循环发展格局的内涵是什么?长三角内循环经济的需求怎样、潜力如何?

  记者18日获悉,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三届长三角商业创新大会(以下简称:商创大会)上,官员、学者和业界精英聚焦长三角内循环发展,围绕“创新融合 乡村振兴”各抒己见。

陆雄文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内循环能否成功构建的关键一环。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商创院)院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18日接受采访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内循环能否成功构建的关键一环,也是突破经济增长瓶颈的有力抓手。陆雄文希望充分整合资源,推动创新理念的碰撞,分享创新项目和成果,协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中东西部地区及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加快实现国内大循环格局的形成。

  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会长、中国供销集团党委副书记兼新合作集团董事长郝彦领指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转变为国内市场引领,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中国供销集团将从生产端、消费端和乡村环境整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新合作集团将通过建设农村现代化流通网络、农产品生产基地、中央厨房和农产品进城网络等方式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更好地实现“利农、惠民”。

  在长三角流通经济创研中心主任相峰看来,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的发展,新一代的物流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中国物流业将迎来全面智能化时代,对中国加快构建内循环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峰对记者说,快递物流业龙头企业应该致力于开发和探索前沿技术在物流基础设施和生态产业链上的运用,加强全物流链路上的资源共享与开放协同,通过更加高效、快捷、便利的运输服务满足民众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内循环经济稳步发展。

葛巧棣则透露,将通过健全农产品基地、流通网络、数字化运营等设施,推动乡村产业迭代升级,推动共同富裕。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供图

  据悉,由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心指导,商创院、浙江长三角城镇发展数据研究院联合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发起的长三角乡村振兴创新中心在论坛上正式成立,以进一步整合长三角的丰富资源,探索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论坛期间,百县万品协作共富项目正式发布。这是义乌市市场发展集团探索的一项新型消费助农模式,旨在共促东中西部产贸联动合作,推动欠发达地区农产品通过义乌销往全中国乃至国外市场,进一步激发内需潜力。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指出,“百县万品协作共富”项目的诞生,顺应了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立的战略趋势,将很好地借助义乌的渠道优势,让乡村能够有机地融入产业的发展中,从而长久、持续受益。

  王军希望该项目能继续加强协同、深化开放合作,把对口地区的特色优势与长三角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平台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全局。义乌市副市长葛巧棣则透露,将通过健全农产品基地、流通网络、数字化运营等设施,推动乡村产业迭代升级,推动共同富裕。

  据悉,本届商创大会以“新文明、新生态、新格局”为主题,特邀长三角区域内知名专家学者,创新成长优秀企业、行业协会及智库等共同参会研讨。(完)

  • 相关阅读
  • 六部门发文加强住房租赁企业资金监管 防范企业风险

      六部门联合发文加强住房租赁企业资金监管  企业应设立资金监管账户并向社会公示  □ 本报记者 万静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住房租赁企业监管,引导住房租赁企业回归住房租赁服务本源,防...

    时间:06-19
  • 到2025年,全国大中小城市基本建成城市停车系统

      四部委明确2025年全国大中小城市基本建成城市停车系统  依法补齐城市停车设施供给短板  ●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大幅度增加,城市停车设施供给不足问题日益凸显  ...

    时间:06-19
  • 金融改革发展迈出新步 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合理分工、相互补充、功能完整的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金融改革发展迈出新步  本报记者 吴秋余 赵展慧  让企业发展动力更足——2020年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达1.11万亿元,成为企业转型升级“加速...

    时间:06-19
  • 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出台 农机化再升级有新动力

      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出台  农机化再升级有了新动力(政策解读)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近期联合印发《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新一轮补贴政策将迎来哪些变化?资金如何安...

    时间:06-19
  • 优质粮食工程,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优质粮食工程,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215亿元,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600多亿元;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监测面覆盖5万吨以上产粮县的60%…...

    时间:06-19
  • 首批新能源汽车电池面临“退役”:回收利用不简单

      首批新能源汽车电池面临“退役”:回收利用不简单  【生态聚焦】  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双驱动,过去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了爆发式增长。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首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已处于老龄,一轮...

    时间:06-19
  • 加快能源转型提升绿色行动力

      加快能源转型提升绿色行动力  【民生观察】  确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碳”目标对能源行业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我国是世界上能源生产和消费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能源结构“以...

    时间:06-19
  • 新能源高水平利用 我国加速向清洁能源“切换频道”

      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疾行,这是一场新技术新市场竞争的激烈赛跑——  积极行动,迈向“3060”双碳目标  【经济界面】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经济社会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碳达峰、碳中和“...

    时间:06-19
  • 部分价格指数编制发布科学性差 国家发改委发文规范

      国家发改委发布《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行为管理办法(试行)》——  推动价格指数市场健康发展(锐财经)  6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行为管理办法(试行)》,自2021年8月1日起施...

    时间:06-19
  • “吃得饱”变“吃得好” 我国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我国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本报北京6月18日电 (记者廖睿灵)记者从国新办18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优质粮食工程实施以来,在促进农民增收、增加优质粮食有效供给、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满足百姓...

    时间:06-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