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植物肉市场持续发力 “人造肉”真香吗?

2021-07-13 22:25: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7月13日(记者李佳佳)又一家海外植物肉品牌宣布登陆中国市场,这一次还着重针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开发出“人造”的猪肉类产品。

  澳大利亚销量第一的植物肉品牌V2 13日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在此之前,V2已经成功开发新西兰、泰国、菲律宾、日本及韩国等国际市场。

  植物肉,一般也被称为“人造肉”,但并不等同于传统的豆制品或者仿荤素肉。严格来说,人造肉分为两种:第一种植物肉,是从大豆、豌豆、小麦等作物中提取植物蛋白为原料进行加工,使其具备动物肉制品的口感和质地。第二种“试管肉”,是在实验室里通过提取和培育动物干细胞做出来的。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基本都是植物肉。

  经过几十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肉类消费市场之一,这被那些号称能够在咀嚼感、色泽,到香味都无限贴近真肉的植物肉品牌视为巨大的商机。

  植物肉大举来到中国其实也是近一年多的事情。2020年5月,必胜客中国宣布与植物蛋白产品公司别样肉客合作,推出史上首款汉堡套餐,以一个植物蛋白制品的牛排汉堡搭配一个澳洲西冷牛排汉堡组合的形式亮相,真肉与“人造肉”被同时端上餐桌,激发食客“一辨真假”的好奇心。同年底,汉堡王也试水植物肉市场,宣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四城同时开售“真香植物基皇堡”,这款产品里的“植物基肉饼”供应商来自来自联合利华旗下的“植卓肉匠”。在上市的第一周,汉堡王特地举行“买植物基皇堡送皇堡”的促销,并自信地声称“我们敢邀请粉丝们来辨哪个是‘真香植物基皇堡’,哪个是‘经典皇堡’,足见我们对这款产品的信心”。

  当人们对于植物肉的印象尚停留在诸如汉堡这样的成品快餐时,同样是在2020年,国际食品巨头、有着“人造肉第一股”之称的Beyond Meat宣布,将通过盒马的渠道开始在中国大陆市场进行零售,并且以“速冻调制品”的规格被引进,这意味着在此之后植物肉可以变成消费者自己在家就可烹饪的常规商品,即可煎炸、做饺子馅、与蔬菜一起干煸。就在Beyond Meat宣布这一消息之后,其股票盘前大涨了逾10%。

  虽然中国市场被海外植物肉品牌一致看好,不过中国消费者对于这一“人造肉”产品却仍显陌生,接受程度并不高。植物肉究竟是不是“智商税”的争论也时有出现。

  食品行业专家、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就曾经说,虽然植物肉谈不上“智商税”,但是植物肉健康与否,并不是一个孤立话题。植物肉由不同营养组成,最终产品形式也不同,判断是否健康要看跟谁比以及怎么吃。

  尽管中国消费者“不太买帐”,但不妨碍植物肉所展现出来的“讲故事”能力,显然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赛道”,这从资本的青睐程度即可获知一二。

  2020年,中国植物肉品牌星期零8个月内获得三轮融资,A+轮融资过亿元;未食达、Green Monday、周子未来均获得超千万元融资;Hey Maet完成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后,4个月内即完成第二笔融资。今年5月,植物肉品牌谷肉GrainMeat完成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而根据Euromonitor的预测,2025年,中国植物基肉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42亿美元。

  的确,在国外,植物肉有很多领先且较为成熟的品牌,但在中国市场,植物肉还处于方兴未艾的状态。世界著名的油籽、玉米和小麦加工企业ADM亚太区植物基蛋白商务总监潘广军告诉记者,近两年植物肉在中国的发展正在快速推进中,尤其是受去年疫情影响,公众对于健康的意识大为增强,希望通过摄入蛋白等方式提高抵抗力,对蛋白的认可也比较高。这给很多初创公司打了一剂强心针,其他素食企业以及资本也在共同推动植物肉的高速发展。

  不过他同时坦言植物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大挑战。首先是消费者习惯认知,中国人吃素食或者植物产品由来已久,比如喝豆奶,吃素鸡、素鸭,但大部分消费者对植物肉的认知却还处于前期,容易与传统素食相混淆,植物肉的差异化还需过程,消费者教育仍需时间;其次是产品的技术创新。植物肉市场上涌现出各种新兴技术,如细胞肉,3D打印等。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帮助植物肉在整个产品的口感上、风味上和外观上,更接近真肉,在科技的创新上也需要时间;第三是价格,很多植物基产品上市后售价颇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定位,另一方面是成本问题。植物肉产品从最开始的原料,到中间的加工生产环节、配送环节,从产品的开始至交付,整个过程完成成本仍较高。此外,市场的需求量不足够大。目前仍处于优化供应链,优化生产链,逐步合理化的过程,这同样需要几年时间,一旦价格趋向合理,公众才会更愿意吃植物肉,植物肉才能更好吃。

  ADM营养事业部亚太区总裁刘宇翔还指出,目前,中国国内在植物基方面的行业标准和法规制定有所滞后。“虽然有些协会正牵头完善法规,但在一些名称、原料的使用等关键方面仍有不确定性。植物基法规规定和行业标准的制定相当重要,但这也还需要时间。”(完)

  • 相关阅读
  • 浙江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上半年鱼货进关量同比增长61%

      中新网舟山7月14日电(林波 王思圆 陈挺 方芳)7月14日,据浙江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该基地来港卸载鱼货量大幅提升,上半年累计完成靠泊生产船只214艘次,累计完成卸货进关约30万吨,其...

    时间:07-14
  • 探访中国最大童装生产基地织里:小童装织就共富路

      中新网湖州7月14日电(记者 胡丰盛)1989年创业之初,用自带家用缝纫机做衣服;1995年,缝纫机安装电机,不再人工脚踏;2000年,使用机器生产服装;2010年,所有流水线配备电脑测评……作为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

    时间:07-14
  • 第三届西藏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结果揭晓

      中新网拉萨7月14日电 (记者 冉文娟)第三届西藏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13日晚在西藏大学落下帷幕。经过两天激烈角逐,西藏大学鲲鹏队及西藏农牧学院二队分别斩获特等奖及一等奖,成功晋级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

    时间:07-14
  • 探访四川菜市场:精细服务背后的情怀与压力

      中新网成都7月14日电 题:探访四川菜市场:精细服务背后的情怀与压力  作者 陈静 岳依桐  7月一大早,成都玉林农贸市场内便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市场二楼,一家猪肉摊位上的不锈钢托盘内依次放着全瘦肉...

    时间:07-14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7月上线交易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4日)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于今年7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

    时间:07-14
  • 订单越多亏损越多?“涨价游戏”两头挤压下的家电企业

      “涨价游戏”:两头挤压下的家电企业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陈惟杉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尽管浸淫家电产业多年,李方还是对这个名称感到陌生,几经查询后,他才向记者准确说出了这一被业内俗称为“黑料...

    时间:07-14
  • 网友吐槽“500元一瓶高端啤酒”:是我不配还是你太疯狂?

      2瓶啤酒999元,有勇气来一打吗  网友“吵翻”:是我不配还是你太疯狂  本报记者 祝瑶  这些年,你喝过最贵的啤酒,多少钱一瓶?  近日,国内啤酒领域的“扛把子”华润雪花推出高端系列啤酒“醴”,在网上...

    时间:07-14
  • 2021年前6月全国吸收外资6078.4亿元 同比增长28.7%

      中新网7月14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1年1-6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07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折合909.6亿美元,同比增长33.9%;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较2019年同期增长27.1%。  从行业看,...

    时间:07-14
  • A股低开沪指跌0.16%,锂电池产业链走低

      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4日电 周三,A股低开,沪指跌0.16%,深成指跌0.32%,创业板指跌0.67%。锂电池产业链集体走低,网络安全、半导体、磷化工概念低迷。  来源:Wind  盘面上,碳中和、钛白粉等板块涨幅居前。...

    时间:07-14
  • 7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39种产品上涨

      中新网7月14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7月上旬与6月下旬相比,39种产品价格上涨,9种下降,2种持平。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时间:07-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