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东盟文旅为“媒”探索“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

2021-12-27 15:54: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12月27日电 (记者 唐小晴)“后疫情时代”如何化危为机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27日,在长沙举行的中国—东盟文化旅游活动周上,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政府官员、文旅界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找寻破解之道。他们的答案是:以文旅为“媒”。

非遗面塑在活动现场展示。 唐小晴 摄

  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以来,中国-东盟各领域合作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其中,人文交流是中国-东盟在各领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通过中国—东盟(10+1)文化部长会、中国—东盟(10+1)旅游部门会、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等平台,加强文化交流、旅游合作政策交流和经验共享。中国—东盟旅游年,中柬、中老、中马、中文、中缅文化旅游年等重大文化和旅游节庆陆续举办,更丰富了双方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合作内涵。

长沙铜官窑泥人刘第四代传承人刘嘉豪展示技艺。 唐小晴 摄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说,中国已成东盟最大的旅游客源国,也是东盟游客最喜爱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资料显示,2019年中国与东盟相互往来人次达6500万。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30周年,也是中国和东盟领导人达成的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但新冠肺炎疫情成为阻碍双方人文往来的最大障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如何克服疫情影响,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也需持续探索。

“后疫情时代”文旅助推可持续发展对话。 唐小晴 摄

  “东盟出台了《东盟全面复苏框架》《东盟数字旅游宣言》,共促经济发展和推动旅游业复苏。”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在书面致辞中说,中方将继续拓宽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和旅游合作领域,比如加强在艺术节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扶贫、文化和旅游数字科技等方面的对话与交流,共同打造合作新亮点。

  今年,泰国驻华大使馆举办了泰国文化节、中国—东盟合作图片展等活动。“我们还和中国许多数字化平台合作推广泰国菜,参加了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希望通过艺术、文旅交流合作,维护泰中关系,为两国经济复苏作贡献。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11月29日预测,2021年全球旅游业因新冠疫情损失将达2万亿美元。“我判断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国际旅游仍将处于停滞和半停滞状态。”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副主席邵琪伟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政府部门和旅游业界,应联手辨用多种手段研究提出应对旅游复苏振兴的政策策略和方法路径,并把中国—东盟交通的互联互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突出国家和地方特色旅游元素。

  “可以加强东盟和中国城市之间的文化、旅游宣传活动。”缅甸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公使衔参赞杜欣玛泰说,东盟国家应和中国大力加强旅游合作,探索旅游业发展新模式。

  老挝有美丽的原生态风情、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和多处世界遗产。老挝驻华使馆副馆长通沙万·培泰说,2019年,中国赴老挝游客规模突破了100万人次。“前不久开通的中老铁路不仅打通了老挝与中国的铁路贸易路线,老挝旅游业也希望借其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来老挝旅游。”通沙万·培泰希望与中国加强艺术、文化和文物古迹保护方面的交流、合作,为老挝民众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复苏。(完)

  • 相关阅读
  • 年内新基金成立1847只 近三万亿元资金流入基金发行市场

      年内新基金成立1847只创历史新高 近三万亿元资金流入基金发行市场  本报记者 王思文  今年以来,基金净值曾遭遇重挫,公募基金行业随之迎来巨大考验。在“大考”面前,公募基金行业迎难而上,资产管理总规模...

    时间:12-28
  • 年内A股可转债发行规模达2820亿元 银行类占比近四成

      年内A股可转债发行规模达2820亿元 银行类占比近四成  本报记者 邢 萌  12月27日,兴业转债开启申购,对应的正股为兴业银行,发行规模500亿元,为A股年内规模最大的可转债。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

    时间:12-28
  • 这一年,自贸试验区干得咋样?有哪些亮点?

      这一年,自贸试验区干得咋样?  9月28日,广州地铁十八号线首通段正式开通运营。该线路全长58.3公里,实现了30分钟从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抵达广州中心城区的时空目标。图为乘客了解地铁运行情况。  本报记...

    时间:12-28
  • 实现“吃鸡自由”不简单 白羽鸡养殖曾长期依赖国外种源

      占据中国鸡肉市场半壁江山 白羽鸡养殖曾长期依赖国外种源   实现“吃鸡自由” 真的没那么简单  近来,一则关于中国成功自主培育白羽肉鸡种鸡的消息刷屏。12月3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最新消息,“广明2号”...

    时间:12-28
  • 全年IPO超500家,哪些券商投行“赚嗨”了?

      全年IPO超500家,哪些券商投行“赚嗨”了?  2021年即将落下帷幕,这一年里,科创板注册制稳步实施,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试点平稳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设立并开市运行,注册制从局部向全市场迈...

    时间:12-28
  • 2022全球步入“收水年”,政策分化如何影响中国?

      2022全球步入“收水年”,政策分化如何影响中国?  2022年,在高通胀压力下,多家央行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并启动加息。中国的经济、政策周期将和全球主要经济体背道而驰。这将如何影响中国的经济、市场运行逻辑?...

    时间:12-28
  • 中央强调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背后原因有哪些

      中央强调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背后原因有哪些  每当夏季小麦收获后,是种大豆还是种玉米,成为摆在安徽省种粮大户王汉面前的一道选择题。他说,从亩产量来看,大豆比玉米差700多斤;从收益来看,二者差600元左...

    时间:12-28
  • 楼市“红包雨”,来了!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8日 (左宇坤)降准“靴子”落地,LPR“降息”如约而至,最近楼市,暖风阵阵。  年末收官,各地楼市对于支持商品房市场发展的利好政策也是接连不断。梳理发现,各地政策“红包”以人才补贴...

    时间:12-28
  • 农业大省河南三招“破防”种源“卡脖子”

      中新网郑州12月27日电(阚力)作为农业大省、种业大省的河南,种业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但同样面临种业科技问题。河南省农业科研机构或将以三招“破防”“卡脖子”。  在27日举行的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

    时间:12-27
  • 专家:金融科技运用已成为中国金融业新增长点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曹年润)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日前表示,在金融科技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尤其在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方面,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发展最快、普及程度最高的。短短几年内...

    时间:12-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