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南京新春聚焦营商环境:政策礼包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2022-02-10 18:3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2月10日电 (记者 申冉 杨颜慈)南京市政府10日召开新春首场新闻发布会,解读新近发布的《南京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春节以来,南京接连召开新春第一会及新春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GDP迈上1.6万亿(人民币)、稳居全国前十的南京,派发的这份新春营商“大礼包”将释放哪些积极信号?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的省会城市,南京新年开局怎么干,有哪些新风向标,哪些领域将成为发力点,引发各界关注。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在这份政策“大礼包”中,营商环境成为高频热词。

南京城门高挂春联喜迎春节到来,摩登高楼与古城墙交相辉映。 泱波 摄

  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即新春第一会,动员全市上下树牢“作风就是战斗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理念,塑造队伍新形象、打造发展新环境、展现干部新作为,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以扛起“三大光荣使命”、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在讲话中强调,新一年南京工作要展现新作为,包括:服务企业要更及时,更精准、更常态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联系群众要更畅通,进一步优化诉求渠道联通、前瞻预判、“先解决问题再说”等机制;项目突破要更务实,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完善保障机制;改革创新要更争先,立足“一区一特色、一部门一主题”等。

航拍南京紫金山景致。眼下的南京紫金山层林尽染,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泱波 摄

  韩立明特别指出,今年的营商环境建设,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对标新规则、新标杆,更大力度保障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更高水平推动数字化转型、更加突出优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形成“全面便利、高度活跃、本质公平、充分开放”的发展环境,努力迈入全球营商环境一流城市行列。

  为进一步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争取纳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南京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印发实施《南京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

  10日,南京召开的新春首场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该文件共28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细化为116项工作任务,其中包含不少硬招、实招,为企业送上安心定心的“新春”大礼包。

  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田峥嵘介绍,“大礼包”充分彰显了“南京特色”,并体现“南京诚意”。南京将以提升企业获得感为导向,持续对标新规则、新标杆,例如“投资地图”“首店绿色通道”“展品变商品”、推进数据赋能、“有事服务、无事不扰”理念等,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推进政策“本土化”,打造城市“差异化”优势。对市场主体获得感还有待提升的举措进行优化,例如优化工程联合验收方式、推进不动产登记“线上全能办”等。

图为春节期间,南京高铁动车“万箭齐发”。 泱波 摄

  具体上,《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市场主体向往、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争取纳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总目标,通过“更高标准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更深层次推进系统集成改革、更大限度降低企业综合成本、更强力度保障市场高效运行”,打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包容有序的开放环境、优质普惠的要素环境、活力充盈的创新环境等内容。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田峥嵘表示,南京将以“行者无疆、臻于至善”的韧性,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努力迈入全球营商环境一流城市行列。(完)

  • 相关阅读
  • 快递企业“春节不打烊”别口惠而实不至

      “4天了,物流都没有更新。”“6天了,还在转运中心没发出来。”春节前夕,多家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以满足节日期间的寄递需求。然而,春节期间,不少消费者在网上抱怨迟迟收不到包裹,并因此质问“春节...

    时间:02-11
  • 美国1月CPI同比上涨7.5% 创40年来最高纪录

      中新社华盛顿2月10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劳工部当地时间10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7.5%,创造自1982年2月以来同比最大涨幅。  数据显示,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

    时间:02-11
  • 体育场馆有的“闲死”有的“忙死” 真挺尴尬

      2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有关情况。国家体育总局表示:推动各地控制体育场馆的规模,将土地、资金等资源向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倾斜,避免...

    时间:02-11
  • 钱到位了,水军就能“制造”全网刷屏

      当下,藏匿在深处的网络水军,正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姿态,悄然侵蚀着我们的生活。有记者为揭开网络水军黑幕,加入10多个网络水军群进行卧底调查,发现评论越真报酬越高,其中有任务群也有精品群,只要钱到位了,再...

    时间:02-11
  • 30省份敲定新基建“施工图” 13地将新建42.5万个5G基站

      本报记者 包兴安  见习记者 杨洁  2022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就快。据记者梳理,截至2月10日,除天津外,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相继召开地方两会,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新基建“施工图”,有的地方...

    时间:02-11
  • 新老基建双驱动 稳投资“虎力”全开

      从虎年首个开工日多地部署重大项目建设,到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相关政策出台;从今年以来已发行逾5000亿元专项债,到1月份近4万亿的新增信贷……稳投资正驶出资金与项目加速对...

    时间:02-11
  • 经济“稳增长”定势渐显 A股“小阳春”哪些赛道占优?

      本报记者 赵子强  见习记者 任世碧 楚丽君  虎年春节以来,大盘连续收阳,显示多头信心得以恢复。而多部委则继续推进稳增长政策落地,各地陆续部署重大项目开工,更是增强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分析人士...

    时间:02-11
  • 八部门:力争2022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

      中新财经2月11日电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力促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力争2022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20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为全国做...

    时间:02-11
  • 央行开展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单日净回笼1800亿元

      中新财经2月11日电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2月11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1%,与此前持平。截图自央行官网。  因11日有2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

    时间:02-11
  • 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7年增速全国第一

      日前,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2021年西藏自治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935元,比2020年增长2337元,增速16.0%,为历史新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5个百分点,增速全国第一,比排名第二的省份高出4...

    时间:0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