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青海黄河岸畔乡村振兴见闻:黄河水润日子甜

2022-02-23 11:1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2月23日电 题:青海黄河岸畔乡村振兴见闻:黄河水润日子甜

  作者 王丽华 张添福

  鱼潜网底,鸭浮水面,波光粼粼的碧水映照朦胧的远山,仿佛置身江南……新春伊始,记者走进地处高原的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甘都镇水车村,这里是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系统联点村。

  初入黄河北岸的水车村,看到的是产业兴旺的画面,感受到的是生态宜居的环境和生活幸福的笑脸。

  水车村共有253户、936人,是一个汉族、回族、撒拉族、藏族聚集的多民族村落。作为甘都镇的传统农业村,水车村在农业、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利用丰富的光热、水利条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图为水车村的黄河冷水鱼养殖基地。 王丽华 摄

  靠水而居,因河而富。“村集体充分利用1250亩耕地,2021年度种植小麦400亩、玉米800亩,种植辣椒、西瓜、葡萄、大白菜、花椒等多种经济农作物,已成为化隆县优质蔬菜种植基地。”说起水车村的种植养殖产业,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派驻的第一书记马兴华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如今,水车村现已建成规模性黄河冷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虹鳟鱼、金鳟鱼等品种鱼类,每年产量达5吨,年收入维持在20万元—30万元,最高时达60万元。现有农家乐3户,温室大棚27座,40多户依托拉面经济增收。

  马兴华说,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村里拿出60万元用于在群科新区新世纪广场购买商铺,40万元在群科新区满城小商品二楼投资摊位,2020年度实现了“破零”,截至目前收益7.2万元。

  凭借十几年冷水鱼的养殖经验,土生土长的水车村永福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会计李明德成了养殖专业户、致富带头人。

图为水车村的蔬菜种植基地。 王丽华 摄

  “我们承包了18亩网箱,一年四季大概有70吨的产量,每斤鱼25元,收入有20至30万元左右,最好的时候年收入达60万。入股的11户每年有2万多元的分红,平时还雇了8个人,给他们发工资,如果销路好,大家收入会更高。”今年55岁的李明德心里有一本明白账,脑中有一本长远账。

  他说:“水车村地处黄河边,交通偏远,养殖的红鳟鱼、三文鱼虽然肉质鲜美,但销售渠道还不畅通,紧靠零售打不出品牌效应,应该在互联网上下功夫,走网上直播带货、开网店等,把纯天然的美味分享出去,这样可以带动更多人致富。”

  离开碧水轻舟的养殖场,走入温暖如春的种植棚,记者看到了如苹果般的红绿彩椒团团挂在辣椒茎上,鲜艳夺目。

  “我承包了22个大棚,露天基地和大棚都种经济作物,这个棚的彩椒春节时每斤卖12元,照这样下去,应该收入不错。另外养殖渔场也有股份分红,如果我们村乡村旅游项目发展起来,前景会更好。”在水车村劳动的郝永平一边擦着脸上的汗,一边自豪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图为水车村的黄河景色。 王丽华 摄

  人勤春来早,振兴正当时。据悉,水车村在上级政府及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充分挖掘本村环境特色和区位优势,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车村基础硬件设施及综合环境条件,打造特色景区,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及特色种养殖产业,鼓励老百姓开办农家院,发展民宿经济,依托温棚建立采摘基地,将水车村打造成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旅游示范村。

  “按照水车村乡村旅游示范的发展定位,省自然资源厅积极协调落实省移民安置局帮扶项目资金600万元,用于水车村基础设施建设。”驻村队员马航向记者介绍着水车村的发展前景,眼里充满了自信。

  马航介绍,经过2021年-2022年两年的建设,通过乡村文化民俗、乡村农家乐、乡村民宿、水上娱乐、湿地农田景观等项目的建设,将很大程度上带动项目区村民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农产品销售等,也可直接带动农户参与旅游景区设施运行或餐饮等,促进当地农民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马航说,项目建设中,注重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黄河沿岸环境和水体的保护。

  开发一处景区,造福一方百姓。大家伙表示,要根植于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打造“山水化隆”乡村振兴的新村落。(完)

  • 相关阅读
  • 科睿唯安2022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揭晓 蚂蚁集团入选

      2月23日,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发布《2022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蚂蚁集团、阿里巴巴、华为等五家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入选,一同入选的还包括英特尔、HP等科技公司。  ...

    时间:02-23
  • 经济观察:2022年,中国如何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经济观察)2022年,中国如何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题:2022年,中国如何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新社记者 阮煜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要求...

    时间:02-23
  • 探索中国奶粉新高度 Discovery探索频道走进君乐宝

      近几年,国潮崛起,国货中蕴藏的“中国力量”在全世界受到越来越多关注。2月22日,享誉全球的Discovery探索频道在海内外同步发布纪录片《探索中国奶粉新高度》,零距离真实记录中国乳业发展现状,纪录片发布首日...

    时间:02-23
  • 成都“个人破产”:清偿期限不超过五年、期间不得任“董监高”

      继深圳通过首部个人破产条例后,成都也正式开启相关领域探索。  2月23日,红星资本局从成都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官微获悉,成都中院印发了《关于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的操作指引(试行)》(下文称《操作指引》)的通知,根...

    时间:02-23
  • 中车齐车2022年首批出口矿石车发运

      中新网齐齐哈尔2月23日电 (李丽娜 刘廷禄)中车齐车集团齐车公司23日发布消息,该公司出口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公司的首批108辆矿石车在完成全部工序后装运发往大连港。这是齐车公司今年交付的首批国际订单。  ...

    时间:02-23
  • 河南推动“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发展 以畅通国际开放立体通道

      中新网郑州2月23日电 (记者 刘鹏)记者23日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获悉,“十四五”时期,该省将推动空、陆、海、网“四条丝绸之路”协同发展,以全面畅通国际开放立体通道。  交通运输是生产消费的衔接纽带和现代流...

    时间:02-23
  • 实行灵活的办公地点和时间 玫琳凯将职场交给员工做主

      近日,玫琳凯中国宣布开始实行混合办公模式。2月起,除了公司指定日需要全员到岗,在其他工作日,符合条件的员工每周可选择1-2天远程办公,并自主决定是哪几天。远程办公地点也不受限制。  同期,玫琳凯还推出...

    时间:02-23
  • 农业农村部:争取大豆油料自给率得到较大提高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23日对外表示,中国将经过5-10年的努力,争取大豆和油料自给率得到较大提高。  近年来,中国每年的大豆进口量都在1亿吨...

    时间:02-23
  • 新疆吐鲁番打造特色文旅IP 发出“来自春天的邀请”

      中新网新疆吐鲁番2月23日电(苟继鹏)“一年春来早,最是吐鲁番。欢迎大家到吐鲁番旅游。”23日举行的新疆吐鲁番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交流促进会上,吐鲁番市委副书记、市长克衣色尔·克尤木发出“来自春天的邀请”。...

    时间:02-23
  • 厦门巨资支持工业企业技术升级和研发创新

      中新网厦门2月23日电 (记者 杨伏山)厦门新近推出重磅举措,该市技术创新基金规模从原来30亿元扩至100亿元,将于3月起正式运作,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该基金受托管理人金圆集团旗下厦门...

    时间:02-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