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品盛京米香 沈阳首次举办稻米食味品质鉴评比赛

2022-02-23 20:10: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沈阳2月23日电 (记者 宫旭)首届(沈阳)优质稻米品种品牌食味品质鉴评决赛23日举行。比赛现场,由辽宁省水稻研究所组织相关专家和品评员对辽宁稻米产业发展联盟通过初评复筛选的17个水稻品种和14个稻米品牌的稻米感观食味进行了决赛鉴评。

  本次活动由沈阳市农业农村局、沈阳市乡村振兴局主办,沈阳市农业产业链协会、辽宁稻米产业发展联盟承办,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大学、铁岭农业科学院、丹东农业科学院、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是沈阳首次以官方角度举办优质稻米品种品牌食味品质鉴评比赛。

专家、品评员鉴评参赛稻米。 宫旭 摄

  比赛向各农业院校、科研单位、种业公司和联盟内稻米合作社、加工企业发出《鉴评会征集令》,共有33个品种、20个品牌米报名。在辽宁省水稻研究所,通过食味仪测评、品评员品尝进行入围初评。决赛当日入围的品种、品牌米再度经过国内、省内专业品评员、专家现场食味品评,评选出首届(沈阳)优质稻米品种品牌食味品质鉴评比赛获奖名单。

  在23日的决赛现场,“沈农625”和“盐粳476”“天隆优61”水稻品种分别获得特等奖和金奖;“KOKO中国香粳米”和“禧伯妈妈生态鲜米”“稻花香二号”分别获得稻米品牌特等奖和金奖。

决赛现场。 宫旭 摄

  沈阳市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的辽宁省省会,地处辽河平原中部,是我国著名的优质粳稻生产基地。拥有以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团队、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为代表的育种科研机构和以辽宁东亚种业为代表的全国十强种业企业,稻米类龙头企业占全市龙头企业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形成了“辽中大米”“沈北清水大米”“苏家屯红菱大米”等稻米区域品牌。

  在当地的统筹规划与积极举措的支持下,沈阳水稻总产量逐年递增。2021年沈阳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825.75万亩,产量突破80亿斤,实现“十八连丰”,圆满完成“两个不低于”任务。其中稻米产量22亿斤,播种面积183万亩,居辽宁省第一。同时启动现代种业保护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技术攻关项目20项,审定水稻等新品种106个,占辽宁省三分之一以上。

专家、品评员鉴评参赛稻米。 宫旭 摄

  下一步,沈阳将通过七大举措,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四个方面助力稻米产业链的发展,其中包括邀请行业专家,为沈阳稻米行业把脉提高品质;选拔优质品种并建立示范基地,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稻米产业链内生动力;打造稻米产业链大数据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汇聚金融等保姆团队,解决沈阳稻米产业发展瓶颈;通过展示展览、表彰竞赛等形式,促进稻米品质提升;搭建稻米双创平台,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完)

  • 相关阅读
  • 记者亲测广州超20家场所现金服务:多数支持 个别拒收

      记者亲测广州超20家场所现金服务 现金服务总体情况好  多数场所支持现金支付 个别拒收  文、图、表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晓丽 王楚涵  拒收现金引发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广州现金服务情况如何呢?...

    时间:02-24
  • 多家国际指数再调整情况显示:外资继续看好中国市场

      本报记者 李华林  近日,全球知名指数公司富时罗素公布的旗舰指数2022年2月季度审议结果显示,其旗舰指数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本次新纳入A股102只,其中大盘A股26只,中盘A股4只,小盘A股72只。  具体来看,...

    时间:02-24
  • 报告:中国共享经济规模超3.68万亿 外卖占餐饮消费逾两成

      中新财经2月24日电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全年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36881亿元,同比增长约9.2%;在线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比重约为21.4%,同比提高4.5个百分...

    时间:02-24
  • 美股高开低走集体收跌:纳指下挫2.57% 特斯拉跌7%

      美股高开低走:纳指下挫2.57%,特斯拉跌7%  中新经纬2月24日电 美东时间周三,美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集体收跌,道指五连跌。特斯拉跌7%,中概股名创优品跌超16%。截图来源:Wind  具体来看,道指收跌464.85点...

    时间:02-24
  • 湖北:为青年量身打造创业“加油站”

      “青创贷”惠及3000余个青年创业者与小微企业   湖北:为青年量身打造创业“加油站”  最近几天,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白鹤村,90后返乡大学生余杰正在为筹建第二家农场做收尾工作,很快就要开张了。“多亏了...

    时间:02-24
  • 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锚定乡村振兴——乡村建设求好不求快

      本报记者 乔金亮  2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坚定决心,为广大农民送来政策春...

    时间:02-24
  • 今年有色金属业增长将“前低后稳”

      本报记者 崔国强  2021年,我国有色金属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正增长,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创历史新高,保供稳价成效显著,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根据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结合中国...

    时间:02-24
  • 3月1日起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 专属商业养老险满足多层次需求

      3月1日起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   专属商业养老险满足多层次需求  本报记者 于 泳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扩大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的通知》。《通知》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将专属商业养老...

    时间:02-24
  • 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基建适度超前 发展稳中求进

      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  本报记者 赖永峰 刘 兴  2月16日,江西省2022年省市县三级联动推进重大项目开工暨“项目大会战”动员大会召开。据了解,江西省今年一季度计划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51个,总投资1....

    时间:02-24
  • 雄安新区聚焦定位积蓄成长力量 未来之城建设正在加速

      雄安新区聚焦定位积蓄成长力量——   未来之城建设正在加速  本报记者 陈发明  重点片区和工程建设热火朝天、日新月异,完成投资1104亿元,“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全面建成;中化控股、中国星网等央企落户新...

    时间:0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