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高价酒”频现 税务工具能否为其降温

2022-03-10 19:29:54

来源:中国商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酒业高质量发展”“高价酒降温”等话题成为酒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有关高端白酒涨价,飞天茅台逼近3000元等新闻频现。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提出利用税务工具为“高价酒”降温的建议。

  那么,市场上缘何会出现“高价酒”,利用税务工具为“高价酒”降温的举措又能否奏效?

  “高价酒”屡见不鲜

  “高价酒”在市场中屡见不鲜。白酒行业分析师、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经过白酒行业的几轮涨价,目前,无论是大众酒、高端商务用酒还是礼品用酒都达到了新的价格高度,“高价酒”成为常态。

  飞天茅台的市场零售价更是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尽管飞天茅台的官方建议零售价只有1499元/瓶,但市场真实销售价格却远高于此,去年年底部分地区飞天茅台的零售价更是超过了3000元/瓶。一位从事茅台酒生意的渠道商对中国商报记者介绍,目前飞天茅台的最新流通价在2800元/瓶左右。

  上海博盖咨询创始合伙人高剑锋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高价酒”确实是目前社会上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这轮白酒景气周期中,无论一线名酒还是二线白酒都在全力提价,“高价酒”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是这种提价行为的结果。

  “当前,酒水行业在虚火中隐藏着各种乱象,包括产品价格、市场供需、投资导向等,都有不正常表现。”丁佐宏提出。

  实际上,白酒行业的利润水平确实在各个行业中处于高位。金融数据和分析工具服务商万得数据显示,2020年,19家白酒上市公司毛利率的平均值为62.4%,净利率的平均值为26.75%,贵州茅台2020年毛利率、净利率更是达到89.94%和58.88%。

  市场缘何频现“高价酒”

  那白酒为何频繁涨价,市场上又缘何会出现“高价酒”?

  丁佐宏认为,“高价酒”“天价酒”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本逐利和无序炒作。一位辽宁地区的白酒经销商李文云(化名)则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白酒一直涨价的关键问题在于消费升级背景下,“喝好酒、少喝酒”的观念深入人心。

  “白酒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它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很多消费者认为买高价白酒更有面子,并且白酒的保质期相对更长,甚至越放越值钱。同时,厂家为了拉升其品牌形象经常采取控货、涨价等措施,还会对渠道商严加管理,如果渠道商不按照厂家指定的官方建议零售价销售白酒产品,可能会受到处罚。”李文云说。

  “白酒已经背离了消费属性,且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从而刺激‘高价酒’的出现。”蔡学飞表示,“高价酒”背负着品牌宣传、品牌造势的责任,厂家需要通过“高价酒”来营造品牌价值和市场话题度。而消费升级所带来的白酒品质需求和品牌需求的激增是“高价酒”出现的根本原因。

  高剑锋认为,近年来,白酒产量连年下滑,在存量竞争的大环境下,白酒企业倾向于通过提价的方式换取业绩的增长。而飞天茅台的价格对白酒行业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天风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刘畅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高价酒”的出现一方面因为以茅台酒为主的中高端白酒具有很强的投资属性,特别在当前投资标的短缺的时候,投资白酒更为常见;另一方面中高端白酒会出现在很多高端社交场合,成为很多场景下的硬通货。

  税务工具能否为其降温

  丁佐宏建议,应利用税务工具为“高价酒”“天价酒”降温,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惩罚力度。打击通过囤货、炒作等手段,故意哄抬酒价,进行投机倒把的牟利行为;此外,还应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饮酒方式。

  那利用税务工具为“高价酒”降温能否奏效?对此,蔡学飞认为,通过对“高价酒”征税或加强对“高价酒”的流通管理能有效遏制“高价酒”的盲目增长,保持市场健康稳定。特别是目前“高价酒”伴随资本化的问题,征税是让市场回归理性的方法,也是防止资本围猎白酒市场的重要策略。

  而高剑锋则认为,对高端白酒加税的声音早已有之,市场对其有一定预期,但征税能否真能为“高价酒”降温却很难说。对品牌力较强的酒企而言,可以消化和转嫁税负。如此一来,加税不仅不能带来“高价酒”的降温,反而可能进一步推动其价格上行。实际上,白酒行业充分竞争,降温或升温都是市场行为,不应存在人为干预。

  一位白酒行业的渠道商对中国商报记者透露,自从去年8月国家相关部门针对白酒价格和资本围猎酱酒的问题专门约谈白酒企业后,白酒市场已理性很多,酱酒也明显降温。“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周围炒作酱酒的人都在陆续出手,市面上大部分酱酒都出现了价格大幅下滑,大量资本也退出了白酒市场。”

  白酒行业分析师、中原基金执行合伙人晋育锋也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白酒是价格放开的行业,“高价酒”的出现既有厂家的刻意引导,也有资本和商业渠道的“鼎力支持”,还离不开消费升级的底层逻辑,只需要看消费者是否选择和认可即可,没必要用行政手段为其降温。(记者 周子荑)

  • 相关阅读
  •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代表委员的呼声应有回响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代表委员的呼声应有回响  不管是从防范房地产行业的金融风险,还是保障购房者权益来看,从商品房预售制逐渐过渡到现房销售模式,是大势所趋。  在去年多家房企出现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今...

    时间:03-11
  • 多份议案提案指向“元宇宙”:不能炒 要引导

      元宇宙:不能炒 要引导  两会期间多份议案提案指向“元宇宙”,建议成立国家研发机构,提前布局行业监管  去年火了一年的“元宇宙”,今年被带到了全国两会当中。  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

    时间:03-11
  • 加快自主研发应用,让工业软件不再“卡脖子”

      制造业转型升级急需“软”支持,代表建议——  【两会视点】加快自主研发应用,让工业软件不再“卡脖子”  本报记者 北梦原 杨召奎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提速,工业软件作为发展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支撑,正...

    时间:03-11
  • AI大模型: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开闸放电”

      AI大模型: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开闸放电”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其发展已经从“大炼模型”逐步迈向“炼大模型”的阶段。通过设计先进的算法,整合尽可能多的数据,汇聚大量算力,集约...

    时间:03-11
  • 低成本、高智商,博学的AI助手上岗

      低成本、高智商,博学的AI助手上岗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刘 艳  智源大模型研究中心算法工程师赵撼宇一毕业就来到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源研究院)。他的一项专利技术,在悟道大模型与OP...

    时间:03-11
  • 慢念“紧箍咒”且待元宇宙自由生长

      慢念“紧箍咒”且待元宇宙自由生长  似乎是在突然之间,元宇宙就火了。以至于在资本市场,很多企业都想和元宇宙攀上点关系,生怕找不到话题或讲不出故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元宇宙也成了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时间:03-11
  • 蔚来赴港二次上市 造车新势力承压中加速成长

      蔚来赴港二次上市  造车新势力承压中加速成长  本报记者 赵语涵  继美股后,造车新势力三强“蔚小理”再度齐聚港股。昨天,蔚来成功通过介绍方式在香港交易所完成上市,正式开始挂牌交易。陆续完成美股、港...

    时间:03-11
  • 养猪企业动辄亏损上百亿,在等下一个“猪周期”

      中新财经3月11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密集发布,要说哪个行业最“心塞”,可能非生猪养殖业莫属。“首亏”和“预减”笼罩在行业上空,连带着股价也急速下跌。资料图。 长春海关供图  生猪养殖企...

    时间:03-11
  • 拜登想通话聊油价,沙特和阿联酋为何让他吃“闭门羹”

      高油价下,中东海湾产油国赚得盆满钵满。据美国媒体透露,在乌克兰局势升级期间,美国总统拜登一直试图与沙特和阿联酋领导人通话,希望讨论能源供应和乌克兰局势,但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美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

    时间:03-10
  • 人民财评: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搞粗放型发展

      人民财评: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搞粗放型发展   ——“2022年,中国经济怎么干”系列之四  霍木  发展思路决定发展出路,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沿着正确发展方向走下去。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