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油价正跑步进入“9元”时代,新能源汽车为什么还是不够香?

2022-03-10 20:06:49

来源:成都商报

  最近几天,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6连涨,重回“8元时代”。下一轮成品油价调整将在3月17日24时进行,预计上调油价1040元/吨左右,折合约0.78-0.94元/升的涨幅。

  分析人士指出,按照目前情况来看,下一轮成品油调整基本是板上钉钉,很可能会触发“天花板价”,95号汽油将全面来到“9元”时代。

  按照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升来算,加满一箱汽油要多花约40元。这让不少燃油车车主感到压力山大,“感觉俄乌交战是从我账户上扣的钱”;“油价跑步进入9元时代,我进入跑步上班时代”;“92加满负债满满,95加满倾家荡产,98加满三代还款”……

  市场也出现了利好新能源汽车的舆论风向。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国内油价在3月份创出近10年来的新高,高企的油价直接推高燃油车日常通勤使用成本,为新能源乃至油电混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持续拓展基盘量级。”

  威马汽车CEO沈晖3月9日晚上也在微博发文,预测95号汽油将突破9元/升,“按照加油50升计算,要花费超过450元。”他趁此机会推荐新能源汽车:“按照5年10万公里计算,智能纯电汽车所消耗的电费比油车油费能省约8万元,差不多等于四个LV或爱马仕入门款包包。”

  不过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网友评论中虽然充斥着对油价的调侃,但大多表示暂不考虑购买纯电动汽车。几位持币观望的消费者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充分考虑售价、用车成本、保险费用、里程焦虑、安全隐患、保值等因素,“综合考虑油车更便宜,实在不行我选混动。”

  纯电动汽车:高用车成本与里程焦虑

  在不少消费者眼中,只有纯电动汽车才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按照沈晖的逻辑,油价上涨时应该选择纯电动汽车来节省油费。

  但油价并不会长期处于高位。阿联酋周三表态支持欧佩克提高原油产量,纽约原油期货暴跌11.46%;布伦特原油期货暴跌12.09%。

  另外我国成品油实施“地板价”以及“天花板价”机制,当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桶和高于130美元/桶时,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均不再进行调整。

  但《石油管理办法》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含)/桶时,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也就是说,即便国际油价超过“天花板价”,国内油价仍然存在上调的可能。

  有车主告诉红星资本局,纯电动汽车的用车成本比预想更高。“一般四五年就需要更换一块电池,动辄数万元,折算下来比用汽油更贵。”

  日前有海外媒体报道,一位特斯拉车主因撞上石头导致车辆电池损坏,更换电池的材料费高达约8.8万元人民币。

  “用家充桩充电,纯电动车的用车成本只有油车的十分之一。如果没有家充桩,商用桩电费接近2元/度,用车成本要翻4倍。”

  然而即便是免费赠送,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车主没有安装家充桩。

  去年12月20日,沈晖公开表示:“威马交付了4万多台车,但随车配送的充电桩,却有近2万根送不出去。”充电联盟数据显示,家用充电桩配建率在60%-70%。

  而公共充电桩尚无法满足充电需求,目前公共类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高达1:6.8。

  “新能源车主凌晨四点起床抢充电桩”等热搜背后,是消费者对冬季电动车续航缩水、电池充不满的里程焦虑。

  事实上,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更多是因为价格更便宜、使用更方便,油费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84万辆,同比增长59.2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640万辆,同比增长151.61%。

  纯电动车(BEV)由于产品关键技术指标和性能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导致其在新能源市场稳居主导地位。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48万台,同比增长131.8%,渗透率达到14.4%。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76.92%。

  不过近期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芯片短缺、补贴退坡等因素,新能源汽车掀起涨价潮。据红星资本局不完全统计,去年底至今,已有至少16家新能源车企宣布调价,涵盖10万元以下至30万元以上主流购车区间,其中绝大部分是纯电动汽车。

  10万元以下车型上调幅度较高,平均涨价达4800元左右。欧拉黑猫、白猫、长安奔奔国民版低配置车型等性价比较高的纯电动小车,干脆暂停接单。

  交付难也是消费者迟疑的原因之一。比亚迪、广汽埃安、吉利几何等品牌的热门车型提车周期均超过3个月,小鹏P5的提车周期超过4个月,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车型提车周期均长达12-16周。

  插混车型:折中选择,正在高速增长

  由于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仍然广泛存在,插混车型被认为是实现燃油车向纯电动车过渡的捷径。

  这种车型的纯电续航足以应对日常通勤,加注燃油也可胜任长途旅行,政策方面还可享受与纯电动车型类似的上牌、限行政策。

  采用增程式电动技术的理想ONE,上市以来累计交付144770辆。理想汽车凭借这一款车型稳居造车新势力前三甲。日前发布的2021Q4财报显示,理想季度收入首次破百亿。

  比亚迪更是占据了2021年近半的混动市场,其DM-i混动系列累计销售27.2万辆新车。2022年1月,比亚迪DM-i车型销量达到4.6万辆,同比涨幅高达760.6%;2月DM-i车型销量4.43万辆。

  理想汽车与比亚迪的成功让不少车企向插混车型市场发力。

  去年以来,众多自主品牌发布插混技术。吉利推出了雷神混动,长安有IDD混动,长城有柠檬DHT混动,奇瑞有鲲鹏DHT混动,这些技术路线虽然路径不尽相同,但在纯电续驶里程、综合油耗以及动力性能方面都各有独到之处。

  2021年,插混车型累计销量达到54.5万辆,同比增长171.1%,成为了增长率最高的细分市场。今年1月,插混车型共销售8.5万辆,环比增长3.1%,同比增幅高达198.3%。而纯电动乘用车环比跌15%,同比增长近60%。

  2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零售销量达到了6.6万台,同比增长了367.2%。比亚迪更是独占三分之二的销量,超过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拿下了单月销量亚军,首次站上了自主三强的冠军位置。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型车市场萎缩,插混车型市场扩张,都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结构调整的积极表现。”

  2021年,我国插混车型的市场占比仅为18%,今年乘联会判断这一市场的占比将会提升至25%。

  不过在电动化发展的终极目标上,车企均有着纯电驱动的共识。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混插车型相对于纯电动车的续航和成本优势或将不复存在,行业增长空间有限。

  爆款频出,告别燃油车仍需时日

  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我国乘用车零售量累计达到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传统燃油车同比下降6%。

  2021年,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特征,新能源车对燃油车市场实现了部分替代效应。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通过用户的市场化选择证明了消费需求的变化,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乘联会分析,基于2021年的良好表现,乘联会对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目标从480万辆调整到550万辆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到25%。新能源汽车有望突破600万辆,渗透率将达到22%左右。

  各大厂商也都积极投身电动车市场,纷纷发布了全面电气化的时刻表,但并未放弃燃油车。

  2021年,新一代奥迪A3正式上市,成为入门级豪华车首选;平民跑车本田思域迎来第十一代;广汽丰田赛那成MPV市场爆款;坦克300一车难求;长城汽车持续推出长城炮皮卡。

  2022年,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在华推出21款新车,其中8款是纯电动及插电混动车型;宝马将带来新一代宝马7系、搭载3.0T直列六缸发动机的M240i;奥迪也将推出各种改款+换代燃油车;坦克500也将于3月上市。

  汽车行业分析师刘昊向红星资本局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仅占到汽车总量的2.6%。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但短时间内不可能一蹴而就。预计2025年中国燃油车保有量触顶,达2.9亿辆。

  他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核心三电系统也有待突破,二手车市场和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也有待完善。

  日前出炉的《2021二手车市场消费需求洞察报告》指出,主流传统能源二手车3年期保值率依然维持在50%~70%。相比二手燃油车而言,新能源二手车整体1年期保值率相差6.9%,3年期差距5.3%。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 相关阅读
  • 油价进入“9元”时代 纯电动车为何还是不够香?

      油价6连涨  最近几天,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国内成品油价格6连涨,重回“8元时代”。下一轮成品油价调整将在3月17日24时进行,分析人士指出,95号汽油将全面来到“9元”时代。  唱多新能源  业内专家表示:“...

    时间:03-11
  •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代表委员的呼声应有回响

      “取消商品房预售制”代表委员的呼声应有回响  不管是从防范房地产行业的金融风险,还是保障购房者权益来看,从商品房预售制逐渐过渡到现房销售模式,是大势所趋。  在去年多家房企出现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今...

    时间:03-11
  • 多份议案提案指向“元宇宙”:不能炒 要引导

      元宇宙:不能炒 要引导  两会期间多份议案提案指向“元宇宙”,建议成立国家研发机构,提前布局行业监管  去年火了一年的“元宇宙”,今年被带到了全国两会当中。  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

    时间:03-11
  • 加快自主研发应用,让工业软件不再“卡脖子”

      制造业转型升级急需“软”支持,代表建议——  【两会视点】加快自主研发应用,让工业软件不再“卡脖子”  本报记者 北梦原 杨召奎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提速,工业软件作为发展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支撑,正...

    时间:03-11
  • AI大模型: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开闸放电”

      AI大模型: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开闸放电”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其发展已经从“大炼模型”逐步迈向“炼大模型”的阶段。通过设计先进的算法,整合尽可能多的数据,汇聚大量算力,集约...

    时间:03-11
  • 低成本、高智商,博学的AI助手上岗

      低成本、高智商,博学的AI助手上岗  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刘 艳  智源大模型研究中心算法工程师赵撼宇一毕业就来到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源研究院)。他的一项专利技术,在悟道大模型与OP...

    时间:03-11
  • 慢念“紧箍咒”且待元宇宙自由生长

      慢念“紧箍咒”且待元宇宙自由生长  似乎是在突然之间,元宇宙就火了。以至于在资本市场,很多企业都想和元宇宙攀上点关系,生怕找不到话题或讲不出故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元宇宙也成了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时间:03-11
  • 蔚来赴港二次上市 造车新势力承压中加速成长

      蔚来赴港二次上市  造车新势力承压中加速成长  本报记者 赵语涵  继美股后,造车新势力三强“蔚小理”再度齐聚港股。昨天,蔚来成功通过介绍方式在香港交易所完成上市,正式开始挂牌交易。陆续完成美股、港...

    时间:03-11
  • 养猪企业动辄亏损上百亿,在等下一个“猪周期”

      中新财经3月11日电 (记者 谢艺观)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密集发布,要说哪个行业最“心塞”,可能非生猪养殖业莫属。“首亏”和“预减”笼罩在行业上空,连带着股价也急速下跌。资料图。 长春海关供图  生猪养殖企...

    时间:03-11
  • 拜登想通话聊油价,沙特和阿联酋为何让他吃“闭门羹”

      高油价下,中东海湾产油国赚得盆满钵满。据美国媒体透露,在乌克兰局势升级期间,美国总统拜登一直试图与沙特和阿联酋领导人通话,希望讨论能源供应和乌克兰局势,但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美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