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世界粮价创历史新高,东北疫下保“粮仓”

2022-04-12 00:02: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财经4月12日电 (左雨晴)“今天有80多人回村,正陆续进行登记。”

  8日中午,刚刚组织村民做完第18轮核酸的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西阳镇兴隆川村党支部书记丁文福,又急匆匆赶往村口,迎接新一批春耕返乡人员。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疫情之下如何保春耕,是丁文福和全村人现在的头等大事。

春耕前的兴隆川村。 受访者供图。

  “点对点”返乡,家中田间“两点一线”春耕

  自3月新一轮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吉林省吉林市、长春市等地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

  作为中国的重要粮仓,东北地区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国一半,可以说,抓好东北地区春耕生产,就掌握了全国春播工作的主动权,对中国今年的粮食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针对欲返乡人员,我们建立了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丁文福8日告诉中新财经,尽管兴隆川村仍处于管控状态下,但备耕工作正井然有序展开。

  为帮助村民顺利返乡进行春耕,兴隆川村对所有返乡人员认真传达、解读最新的返乡政策,积极主动联系引导村民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尽快申请返乡,为备耕争取时间,不误农时。

  “自4月5日以来,不少在外务工农民已陆续回村,今天有80多人回村,正陆续进行登记。”丁文福说。

  “4月7日向社区递交的申请,8日就回乡了!”自驾返乡的村民田立波因孩子在永吉县读书,她常年在县城务工,只有播种和收获的季节才会返回村中。

  田立波告诉中新财经,她家中约有10亩地,种的玉米全部是商品粮,年产量在2万五千斤左右。“往年4月中旬回来春耕,一直到5月中旬才离开。”

  为保春耕,近日吉林省印发《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对返乡条件、申请程序、人员转运和返乡后的管控做出详细规定。长春市、吉林市正加快为滞留两市的农民发放通行证。

  4月8日和4月9日,吉林市分两个批次对滞留吉林市返回长春市的备春耕农民和长春市及其他7个市州备春耕返乡人员进行了集中转运,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返乡诉求。

  根据长春市、吉林市通报的滞留农民返乡春耕具体实施方案,自驾返乡人员,可凭《返乡春耕人员通行证》通行;集中转运人员,则分批次组织车辆到指定集中转运点将返乡人员点对点接回。

《吉林市备春耕返乡人员通行证》。 受访者供图

  丁文福表示,如今耕作人员外出打工一般会选择就近务工,因此返乡没有什么大困难。“村里帮助协调其所在地社区等相关部门办理了通行证,本人持通行证到卡点后,再由村干部接应、卡口放行,全程不下车,点对点到家,确保及时、安全返乡备耕。”

  根据兴隆川村规定,目前自永吉县返乡的农民,可直接投入到春耕中,但要严格遵守家中田间“两点一线”行动,不得擅自外出参加聚集性活动;对于自长春市等地区返乡的农民,需先居家隔离7天,并在第2、4、7天分别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全部阴性后方可参与春耕。

居家隔离的返乡农民正在进行登记。 受访者供图。

  对于丁文富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是,目前,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鏖战,吉林市、长春市九台区的疫情已经实现社会面清零,长春市已有42个区域相继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农资线上采购,无接触方式点对点送货

  春耕人员的问题得到缓解,种子、化肥等必备农资如何保障?

  在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某农业相关人士告诉中新财经,尽管目前由于疫情封控,物流渠道并不畅通,但对农资准备的影响较小。

  “实际上早在春节前,大部分农民就已开始准备春耕农资。”该人士表示,由于春节前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更为便宜,因此多数农民会选择提前着手准备。“如果这两天才开始准备农资,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

  不过按照当地“谷雨种大田”的播种习惯,玉米播种要在4月下旬到五月初进行,水稻种植则在六月初左右,因此尚有时间准备农资。

资料图:无人机正在为玉米田洒水撒药。 左雨晴 摄

  丁文福告诉中新财经,线上采购成为兴隆川村主要备农资的渠道。“村里积极为农户提供信誉度好的农资商店联络方式,鼓励农户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线上采购种子、化肥等物资,针对不会操作的老年人等群众,由村里了解群众想法后,帮助代采购。”

  “今年种子价格上浮一点、不太多,化肥、柴油、农膜等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上涨。”丁文福告诉中新财经,与去年同期相比,化肥价格涨超40%。

  而在采购的农资到货后,兴隆川村采取无接触方式点对点送货到村里疫情防控卡点,卡点执勤人员对农户进行逐一通知,错时间段前往取回,避免人员聚集,针对老人、残疾户等特殊群体,由村里安排送至农户家中。

  “截至目前,兴隆川村水稻种子入户率已达100%,玉米种子入户率达93.7%,化肥入户率达到77.8%。”丁文福说,“这几天农户已陆续扣建好大棚,眼下正在浸泡水稻种子,预计在4月11日左右开始棚内撒种育苗;玉米和大豆的播种期在4月中下旬,也就是说,旱田再过七八天也预备犁地了。”

吉林德惠市菜园子镇团结村大兵种养殖合作社,农民正做育苗准备。 受访者供图

  为何今年的春耕比往年引关注?

  “今年粮食生产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并存的局面。”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谭智心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疫情与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国内粮食保供稳价压力较大。

  “3月,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7.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8日发布报告称,俄乌冲突导致世界粮食商品价格在3月份大幅上涨,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过去三年里,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合计约占全球小麦出口的30%和玉米出口的20%。俄乌冲突严重加剧全球粮食不安全状况,世界粮食计划署甚至发出警告称,2022年将是灾难性的饥饿之年,38个国家的4400万人在饥荒边缘徘徊。

  为避免“粮食危机”,日本等一些国家正从国际市场购买粮食,而一些国家正在采取措施,优先保障国内农产品供应,不惜以管制谷物出口的方式,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中国人民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而且饭碗能够越端越稳,也吃得越来越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上如是表态。

  3月25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明确2022年粮食生产重点工作及一揽子支持政策: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支持大豆玉米兼容发展,等等。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余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增强国内化肥生产供应能力、提高化肥及其生产原料运力保障水平,保障化肥供应和市场平稳运行,支持春季农业生产,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在丁文福看来,近两年粮价基本持平。今年的播种期较往年比较,丝毫没有延后,预期不会影响粮食收割,粮食产量也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完)

  • 相关阅读
  • 百融云创:用好数字技术推动绿色金融产生正向效应

      当前,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与国际共识,绿色经济成为了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金融作为服务绿色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从多维度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而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

    时间:04-12
  • 知乎下周五回H股上市 创始人当过记者,腾讯是二股东

      中国最大的在线问答社区,在香港IPO上市的脚步越来越近。  4月11日,知乎递交招股书,申请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拟通过香港IPO发售2600万股股份,公开发售价不超过每股51.8港元,预计4月22日在港交所上市交易。 ...

    时间:04-12
  • 中国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全力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近日专题研究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要求银行业保险业主动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帮助货运物流行业纾困解难。  银保监会官网12日公布了上述消息。具...

    时间:04-12
  • 3月份全国税务部门累计办理缓缴税费2567亿元

      延续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实施首月——  3月份全国税务部门累计办理缓缴税费2567亿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深入推进延...

    时间:04-12
  • 市场折叠屏手机加速上市,苹果成唯一缺席者

      原标题:vivo首款折叠屏手机来了!行业需求依然旺盛,供应量略有提升,苹果成唯一缺席者!  作者: 严翠  折叠屏手机领域再添新军!  4月11日晚,vivo正式推出旗下首款折叠屏手机vivo X Fold。至此,国内主...

    时间:04-12
  • 北京:完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等 支持优质仿制药

      中新财经4月12日电 据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到,增强医药服务可及性,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通过完善...

    时间:04-12
  • 冷静看待理财产品破净值

      “破净”之所以受到关注,源于同之前安全无风险的固有形象相悖,但就市场整体来讲,“破净”比重并不高。在打破刚性兑付模式后,理财产品的风险确实有所提升,也存在亏损的可能性。因此,不应将理财产品的过往表...

    时间:04-12
  • 多地松绑限购限售 楼市调控迈出关键一步

      今年以来,各地楼市调控逐渐宽松。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60个城市发布宽松政策,从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放宽公积金贷款要求,以及放宽落户政策、发放购房补贴,到放宽限购、限贷、限售等“五限”政策……从单...

    时间:04-12
  • 年少“也知”黄金香,这届年轻人为什么爱买金?

      “年少不知黄金香,错把黄金当俗物”,然而当下很多正值年少的90后、95后,却把这句话改为“年少不知黄金香,现在越买越上瘾”。近年来,买黄金成为年轻人消费的“新风潮”,越来越多的“Z世代”走进金店,并在小...

    时间:04-12
  • 物流保通保畅,让百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本报评论员 林琳  疫情防控和物流保通保畅是需要下力气统筹的事,不能说道路运输途经省份多、病毒感染传播风险大,就层层设卡甚至因噎废食,而是要通过更科学的举措、更精准的防控、更贴心的服务,做好疫情阻断...

    时间:04-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