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实地探访上海企业:推进复工复产 逐步恢复生产活力

2022-04-24 16:23: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抗击新冠肺炎)实地探访上海企业:推进复工复产 逐步恢复生产活力

  中新社上海4月24日电 题:实地探访上海企业:推进复工复产 逐步恢复生产活力

  中新社记者 李纯

  晚8时15分,一箱箱原料血浆从冷藏运输车上搬下,运至国药集团上海血液制品有限公司的原料库内。公司副总经理江砚芳告诉中新社记者,这批从江苏省运来的原料是自4月1日上海浦西封控以来,公司接到的第一批原料血浆。

  当前,上海市正逐步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中新社记者近期走访了上海多家企业,了解这些公司、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如何逐步恢复生产活力。

  重点企业按下“重启键”

  近期,上海出台了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并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涉及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国药集团上海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即是在公布的白名单中。“现在基本条件是具备的。”江砚芳说,自4月初进入封闭管理后,该公司有30多名员工驻扎在厂房内,维持厂区设备和公用系统的运行,也为迎接全面复工复产做好准备。目前,血浆产品的物流已经恢复,其他方面也在陆续进行协调。

  不仅是药企,在推动复工复产的背景下,上海市多个行业的多家企业按下了“重启键”。

  例如,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工厂本月19日完成了复工复产压力测试下的首台车下线,目前已有700多台整车走下流水线;上海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刚刚启动二期设备,预计4月底产能将从50%提升至75%;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已有75%的一线员工返岗,生产负荷保持在疫情前的近90%。

  在4月22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张为表示,一周以来,666家重点企业已有70%实现复工复产。下一步,上海将滚动推进,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点带链,有序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打通人员返岗、物流供应链堵点

  一方面,分批分类推动重点企业复工复产,上海市正努力确保抗疫、生产两不误;另一方面,在当前依旧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下,企业大规模复工复产仍面临不少挑战。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张宏韬此前指出,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不同行业和企业遇到的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输、人员返岗、产业链配套等方面,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复工复产人员返岗。

  这也是江砚芳面临的困难。国药集团上海血液制品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当前能够到岗的约40名员工多是居住在长宁区内,“我们的员工分散住在上海市的各个区,现在跨区人员的解封还有一定难度”。

  物流运输不畅、供应链尚存堵点也是众多企业在复工复产路上遇到的困难。以上海化学工业区为例,疫情发生前,园区每日运力可达2000余辆物流车,疫情期间最低降至700多辆。随着复工复产推进,目前物流车已增至1300余辆。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吉祺炜指出,目前公司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在于物料,整个供应链参差不齐。也正因此,上汽集团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通过拉动整条产业链查找短板,为后续逐步提升产能、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做好准备。

  后疫情时代的供应链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此前受访时指出,上海现阶段的复工复产具有实际意义,将很大程度上疏通疫情对全国生产制造行业,包括上下游产业链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有助于生产企业的恢复。

  上海承载着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功能。及时推动复工复产,无论是对上海市的民生保障、疫情防控,还是对中国的发展,都尤为重要。

  本轮疫情期间,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新启用生产线,生产浓度为3.5%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原液,并向上海各处无偿捐赠160吨原液,助力全市防疫消杀工作。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才林也表示,该公司是一家核电重型装备企业,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我们有这个责任,有这个担当,要把生产维持起来。”

  此外,上海本轮疫情也让有些企业开始思考后疫情时代的产能与供应链建设。江才林认为,企业在供应链方面要有一定储备,能够应对不时之需。

  “供应链在后疫情时代怎么做,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吉祺炜也提到要加大企业的库存量。至于如何具体调整,每家企业都有各自的看法。就目前而言,不同地区、企业面临的情况各异、困难众多,想要尽快回到常态,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仍需要一段时间。(完)

  • 相关阅读
  • 宏观调控办法多,稳增长有效性强

      宏观调控办法多,稳增长有效性强(人民观点)  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季度经济“开门稳”离不开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协同发力、精准发力  用足政策“工具箱”,打好政策“...

    时间:04-25
  • 大数据“杀熟”把隐性的价格歧视显性化

      大数据“杀熟”把隐性的价格歧视显性化  聂辉华  近年来,大数据“杀熟”问题一直备受大众关注。一些企业利用包含了个人信息的大数据“杀熟”,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实行“价格歧视”,让消费者十分反感...

    时间:04-25
  • 辛巴再陷售假风波 品牌方、辛选各执一词

      继“假燕窝事件”后,辛巴再一次卷入售假旋涡,这一次被质疑的是他的徒弟蛋蛋。  4月22日,YPL品牌方公开质疑蛋蛋在直播间销售假货,且以63元/件的价格销售超过10万件,违规销售金额超过600万元。  而辛选官...

    时间:04-25
  • 预制菜联盟成立 “小弱散”的预制菜能否做成“万亿蛋糕”

      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 “小弱散”的预制菜能否做成“万亿蛋糕”  -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以下简称“预制菜联盟”)于4月16日正式成立,成为首个全国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  - 据该联盟官方微信...

    时间:04-25
  • 元宇宙离我们有多远? 博鳌众咖这样说

      元宇宙离我们有多远? 博鳌众咖这样说  围绕全球热词“元宇宙”,只要你愿意脑洞大开,这里面总有你想象不到的空间和聊不尽的话题。4月22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元宇宙’离我们有多远?”分论坛上,多...

    时间:04-25
  • 个人充电桩卡在“最后一公里”,如何破题?

      新能源汽车驶入千家万户,充电桩却被挡在小区门外——  个人充电桩卡在“最后一公里”,如何破题?  本报记者 陈华 唐姝  去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持续升温,私人乘用车市场销售爆发。然而,一些车主...

    时间:04-25
  • 从荒滩到自贸港“样板间” 2021年洋浦港进出口贸易总额366.9亿元

      2021年洋浦港进出口贸易总额366.9亿元,比十年前增长1100多倍  从荒滩到自贸港“样板间”  清晨,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在绯红的朝霞中醒来:巨型货轮徐徐入港,岸桥的机械臂将集装箱从货轮上抓取下来,如搭...

    时间:04-25
  • 全面降准今日落地!5300亿元入市,股市楼市咋走

      中新经纬4月25日电 (董湘依)全面降准今日(25日)落地!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300亿  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

    时间:04-25
  • 五一档首日预售仅3万!多部电影撤档,影响这些上市公司

      赵佳然  2022年的五一档静悄悄。近日,由于全国各地疫情反复等原因,多部曾定档在五一假期期间的电影纷纷宣布撤档。在此背后,文投控股、猫眼娱乐、中国电影、万达影视等多家上市公司将受到影响。  五一档遭...

    时间:04-25
  • 多家企业平台北京民生商品备货量已提高到日常2至3倍

      中新财经4月25日电(谢艺观 宫宏宇 葛成)24日晚间至25日凌晨,中新财经从物美、盒马、京东七鲜、美团买菜等企业平台获悉,其北京民生商品备货量已提高到日常2至3倍,甚至3倍以上。  物美表示,为确保生活必需品...

    时间:04-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