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内机票价格涨了?或与这一补贴支持有关

2022-05-23 17:47:42

来源:澎湃新闻

  近日,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反映机票价格涨价的情况。

  对此,多位航司及民航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机票涨价的原因一个是由于5月5日起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较以往有所提高,还可能是受近期财政部对民航补贴政策的影响。

  据了解,5月16日,民航局组织国内航空公司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国内客运航班专项支持政策。从5月21日起的2个月,41家国内航司的国内客运航班,平均每日在4500班,如果收入没能覆盖可变成本,每个航班将得到国家财政部以及地方的现金补贴支持。

  对于补贴政策的由来,一位航司内部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由于近期多地疫情散发,民航航班量处于低位。4月初全民航一天航班在2700班左右,民航行业的发展困境需要进一步的有效措施。

  4月航空运输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以三大航为例,国航、南航4月客运运力同比下降均超七成,环比下降超三成。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超八成,环比下降超四成。而东航4月客运运力投入和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近九成,环比下降均超六成。三大航客座率均低于60%,同比下降近两成。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以往税费减免的纾困政策,此次更加直接的现金支持可以让民航“喘息”一阵。一方面可以为旅客保障出行的航班量,另一方面对于航司而言,也能通过航班量保持与提升机组与飞行员的飞行技能。

  对于具体的补贴形式,一位航司内部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以航司前期的航班量为基数,决定分配量。根据分配量,航司执飞航班客座率不超过75%的情况下,国家会给予补贴,中央财政部出70%,地方再给30%,补贴每小时不超过2.45万元,保证覆盖航司的变动成本。

  一位接近三大航的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每家航司分配到多少航班具体参考的是今年4月6日至5月10日的国内客运航班量,根据执行率来分配。补贴政策则是从今年5月21日到7月20日期间每日的4500个航班来算。

  “补贴针对的是国内客运航班,不包括‘开一班赚一班’的全价国际航班,目前回国仍面临供大于求的情况,而国内航司则面临疫情散发,需求大幅减少的困境。”该知情人士表示。

  上述接近三大航的知情人士还表示,对于航班的补贴可能没有硬性上座率的限制,但要经过民航局财务司计算成本。目前还没有补贴的正式细则,是否亏损应该会用财务司的标准算。若航班保本甚至盈利,就拿不到补贴。

  该知情人士还介绍称,此次补贴的4500个航班中,南航份额排名第一为15.56%,东航其次为11.51%,国航为9.51%。“这次补贴对于三大航中比较利好南航,东航和国航受到局部地区的疫情影响,在上海和北京基地的航班受限,因此根据前期的执飞情况获批量比南航少,南航在广州的基地目前受疫情影响较小。”

  一位航司内部人员表示,该补贴政策需要各航司在每周一24时前,根据航段航班的分配额度,制定航班计划报给民航局。只要不超过额度都可以上报,但如果报满也意味着必须要执行,若航司执行率不够,民航局则会把该航司的额度取消一部分,进入全民航的大池子,按比例分配给其他航司。此外,航司在这两个月也只能执行上报给民航局计划中的航班。

  “各家部分航线票价较以往有所提高,毕竟买的人少也有补贴兜底。”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消费者而言,未来最直观的变化可能是票价变高。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目前局方还未解释该补贴的细则,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争议。由于疫情在局部地区有所好转,航班量较4月初有所提升,因此政策用于当下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该政策导致的表象是航班量减少。此外,由于航司消减了一些航线,客座率要控制在75%,导致票价升高。目前仍需观察政策下航班量的变化。

  澎湃新闻记者从第三方民航数据APP“航班管家”方面获悉,2022年第20周,5月16至5月22日全民航执行客运航班量日均4635班次,环比上周上升9.7%,同比2021年下降63.4%,航班执行率为30.2%。其中5月20日航司国内客运航班量为5190班,5月21日4136班,5月22日航班量4511班。

  • 相关阅读
  • 云旅游打开“旅行任意门”

      云旅游打开“旅行任意门”  旅游业复苏迎来数字化新机遇  春夏时节,美景正盛。如果有一扇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旅行任意门”,你将作何选择?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和往年相比大不一样:曾经想尽办法拼凑...

    时间:05-24
  • “市场主体困难在哪,政策就跟到哪”

      “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又舍不得注销时,我们歇业休整一下还能重新开业。”浙江的一位个体工商户说。这是因为4月底浙江发布了《关于扶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了“歇业制度”。  —————...

    时间:05-24
  • 充电设施“加速跑” 企业盈利空间在哪里

      充电企业盈利空间在哪里  本报记者 刘 瑾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累计推广突破1000万辆大关。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时间:05-24
  • 中国生物:牛痘已安全封存以备不时之需

      中国生物:  牛痘已安全封存以备不时之需  本报讯(记者 袁璐)5月22日晚间,中国生物在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作为我国生物医药的国家队,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已在消灭天花后,对牛痘进行了封存。  一种被称为猴...

    时间:05-24
  • 金融为物流畅通“加油”

      央行将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物流仓储企业,帮扶货运经营者——  金融为物流畅通“加油”  本报记者 王俊岭  贷款有了“绿色通道”、资金周转困难可以申请展期、保险优惠力度加大——近来,物流运输企业得...

    时间:05-24
  • 平均每天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

      今年前4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5%——  平均每天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  本报记者 王俊岭  “继续加大在华科技业务投入”“再投资1亿美元”“联手打造创新高地”——今年以来,一批外资大项目、重...

    时间:05-24
  • 多地发放消费券助商惠民 覆盖多个重点领域

      促进短期消费、恢复消费信心,增加商家短期收入、缓解经营压力——  多地发放消费券助商惠民(锐财经)  四川成都发放“5·20”促消费活动消费券,山西太原投入4.2亿元发放消费券,贵州将于5月30日启动发放1.4...

    时间:05-24
  • 元宇宙风口正劲,企业寻求商机

      近期,元宇宙成为横跨科技、金融、社会多个层面的“破圈”热词  元宇宙风口正劲,企业寻求商机  本报记者 李国  今年“5·20”,数字藏品成为年轻人表达爱的新方式。在重庆来福士购物广场,每份售价39元,...

    时间:05-24
  • 企业广告缘何屡因侵犯知识产权“翻车”?

      奥迪短视频文案被指抄袭,引发舆论热议  企业广告缘何屡因侵犯知识产权“翻车”?  本报记者 杜鑫  5月21日,小满当天,由刘德华出演的奥迪广告片在网上刷屏。然而,短视频博主“北大满哥”发布视频指责该...

    时间:05-24
  • “东数西算”,寻找算力的西部支点

      【深瞳工作室出品】  采 写:本报记者 何星辉 实 习 生 兰 霞 陈芳芸  策 划:赵英淑 滕继濮 林莉君  围绕着数据中心,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贵州有自己的“算盘”。从一开始的“东数西存”,到新赛道“东数...

    时间:05-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