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从地方小吃到“网红”产业 科技带螺蛳粉不断续写“惊奇”故事

2022-05-27 02:55:26

来源:科技日报

  从地方小吃到“网红”产业

  科技带螺蛳粉不断续写“惊奇”故事

  编者按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考察调研,进村庄、入企业、察生态、探民生,一路走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广西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本报为您讲述广西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科技振兴、发展特色产业以及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的故事。

  ◎本报记者 刘 昊

  无需开火烹饪,沸水冲泡8分钟就能食用,消费者既可以吃到香喷喷的螺蛳米饭,还能喝上一碗热汤……近日,一场螺蛳米饭新品发布会在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园举行。

  “鲜香可口,有那味,很惊艳!”许多市民在品尝带有网红柳州螺蛳粉基因的螺蛳米饭后,纷纷点头称奇。

  从“一碗粉”到“一碗饭”,是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再次创新升级,更是科技创新写下的螺蛳粉“惊奇”故事的新篇章。

  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详细了解螺蛳粉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他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柳州市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牢记在心,加快推进螺蛳粉产业发展,续写一碗粉的“惊奇”。

  2021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到501.6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袋装螺蛳粉151.97亿元,同比增长38.23%。

  生产技术高新化

  4月8日,首款螺蛳米饭在电商平台上线。

  这款搭配了广式腊肠、螺蛳酱的冲泡型柳州螺蛳米饭,是柳州市鱼峰区螺蛳粉企业在相关部门指导下,经过10多次尝试,用了近一年时间研制成功的新“网红”。

  一年来,鱼峰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推动柳州螺蛳粉产业向“产业发展集聚化、生产技术高新化、品种档次特色化”发展,给传统的螺蛳粉产业装上了创新的科技引擎,跑出发展“加速度”。

  广西兴柳食品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传送带上输送着各种螺蛳粉配料包,一台台智能机器人在各自的“岗位”打包、装箱、运输……

  “它可以自动感应,哪里缺料就往哪里送料,完全是智能化运行,既节省人力,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公司总经理韦杨年介绍说。

  第一条螺蛳粉的全自动米粉生产线、柳州第一台“晃动卤鹌鹑蛋机”、第一台测辣仪……广西螺霸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汉霖和他的团队,自主研发了3套生产设备和2套配料搅拌设备,并申请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2项外观专利,极大地改进了传统螺蛳粉的生产工艺,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给螺蛳粉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科技攻关突破技术瓶颈,螺蛳粉产业效益提升。在鱼峰区,规上螺蛳粉高新技术企业柳州市乐哈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螺蛳粉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通过自治区认定,转化经济效益3000万元。由螺蛳粉生产企业自主研发或联合开发的螺蛳粉生产设备,涵盖了螺蛳粉生产的各主要关键环节,智能化水平和企业效益大幅提升。

  以创新推动标准化建设,螺蛳粉产业品质提高。柳南区加快推进柳州螺蛳粉产业标准化建设,建设柳南区综合检测中心服务平台,实现螺蛳粉原料质量全程控制,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现了螺蛳粉高新技术企业“零突破”。

  做优原材料基地

  伴着自动移栽机的“咔嚓”声,一行行辣椒苗瞬间栽插完毕,在鱼峰区白沙镇王眉村农田里,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种植户首次引进自动移栽机,大大提高了辣椒、豆角、稻米等螺蛳粉原材料的种植效率。

  “这台机器盖膜、打洞、种植、浇水、放肥一次完成,一个人一天可以种0.4亩地,但采用机器,一天可以种20亩。”王眉村致富带头人覃保林介绍说。他所在的公司种植辣椒、豆角等近700亩,订单纷至沓来。

  从一粒米到一把螺,从田间到车间,科技创新将螺蛳粉产业链上的农民、企业、专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鱼峰区与多家科研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柳州螺蛳粉产业核心示范区为创新试点,大力推广“稻+螺+渔”的共生共养模式、“稻—豆—葱”“椒—豆—菜”等轮作种植模式、“菌—菜—竹”高效生态循环种植模式的应用,推进种养模式多元化,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鱼峰区还先后开发螺蛳粉原材料智慧农业系统和龙翔云柳州螺蛳粉大数据平台,推广应用智能农业技术,变“靠天吃饭”为“智能控制”,实现螺蛳粉全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全程数字化、可视化、可追溯。

  把一碗螺蛳粉做成大产业,鱼峰区功不可没。

  截至目前,位于鱼峰区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入驻投产企业45家,产业园孵化培育规模以上柳州螺蛳粉企业共25家,产值破亿元螺蛳粉企业8家,其中,产值突破5亿元企业1家,产值突破3亿元企业4家。

  • 相关阅读
  • 多措并举稳定工业经济

      多措并举稳定工业经济(经济新方位)  3月下旬以来,新一轮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对工业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有效助力...

    时间:05-27
  • 提前还80万房贷省111万利息 年轻人热衷提前还房贷?

      提前还80万房贷,省了111万利息 这届年轻人热衷提前还房贷?  ■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最近,不少人都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提前还房贷的经历。购房时利率高、还款压力大、缺乏投资标的,是...

    时间:05-27
  • 从“黄金十年”到“啃老本” 旺旺为什么不“旺”了

      从“黄金十年”到“啃老本”  旺旺困局  ■ “你旺我旺大家旺”、“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喝掉!”、“三年六班的李子明同学,你妈妈拿了两罐旺仔牛奶给你”……  ■ 80后与90后,一定对中国旺旺(HK:00151...

    时间:05-27
  • 新规实施近3个月 小商户缘何仍热衷个人收款码?

      小商户缘何仍热衷个人收款码?  “微信收款14.9元”“支付宝到账8.5元”……5月22日,和往常一样,郭师傅在位于北京市一家菜市场内的糕点摊忙碌着。每当有客人扫码付款时,郭师傅手机的语音播报便会响起。他说...

    时间:05-27
  • 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扩容”

      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扩容”    今年前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6.1%  □ 本报记者 万静  今年我国吸收外资开局平稳,但是受国内国外多重因素影响,全年稳外贸外资依然面临诸多挑...

    时间:05-27
  • 短途出行成刚需:共享单车骑行量飙升 自行车销量猛涨

      共享单车骑行量飙升 自行车销量猛涨 行业收入同比增三成  短途出行成刚需 自行车回潮  青春派潮流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骑行”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作为一种休闲和运动方式。多名专家...

    时间:05-27
  • 央行: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

      央行: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  记者26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银行近日印发相关通知,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

    时间:05-27
  • 国家医保局回应背后:医保买了哪些单?有地方常态化核酸降频

      中新经纬5月27日电 (王玉玲)26日,针对近日舆论关注较多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等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时间:05-27
  • 多地楼市政策“变卦”,探出一条底线

      中新财经5月27日电 (左宇坤)撤回,撤回!  最近的楼市新政频出,但在大家都迫不及待想看“疗效”如何的时候,却有城市迅速取消了放宽政策。本应相当谨慎的调控新政,怎么就“变卦”了呢?资料图:南京清晨一刻...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