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从“黄金十年”到“啃老本” 旺旺为什么不“旺”了

2022-05-27 05:26:46

来源:成都商报

  从“黄金十年”到“啃老本”

  旺旺困局

  ■ “你旺我旺大家旺”、“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喝掉!”、“三年六班的李子明同学,你妈妈拿了两罐旺仔牛奶给你”……

  ■ 80后与90后,一定对中国旺旺(HK:00151)的这些“魔性”广告,仍记忆犹新。

  ■ 时光飞逝,成立于1962年的旺旺(最初名为“宜兰食品”),如今已经60岁了。本月中旬,旺旺在官方微博上发文庆祝自己的生日,并推出了一款“旺旺潮玩公仔”。

  ■ 但“潮玩公仔”亮相后引来不少网友的“吐槽”,网友留言表示,潮玩玩偶的设计“一言难尽”,旺旺还是应该好好研究产品。

  ■ “旺旺潮玩被嘲”,事件背后或许也还有另一层逻辑。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新消费升级迭代的大背景下,旺旺这类传统零食企业不得不顺应时代,顺应潮流。只不过行业的“打法”不断升级,常常让这些老牌企业“水土不服”。

  ■ 旺旺或许也正是这类传统企业“水土不服”的典型代表。

  曾经

  高光时刻

  财报显示,2004年-2013年旺旺总营收复合增速达21%,这也是旺旺的“黄金十年”。高光时刻在2013年,总营收达到236亿元的巅峰,总市值超1600亿港元。

  旺旺前身是中国台湾一家做食品罐头的企业,名为宜兰食品。1976年,蔡衍明从父亲手中接手了宜兰食品经营权。

  1979年,蔡衍明发现日本的米果很受欢迎,认为在中国台湾的市场同样有利可图。于是蔡衍明“求学”日本,1983年推出米果食品“旺旺仙贝”。公开数据显示,在巅峰时期,“旺旺仙贝”在中国台湾的市场占有率超过95%,几乎每个人的家里都放着一包“旺旺仙贝”。

  1992年,旺旺在湖南长沙设厂,正式进入大陆市场。此后,旺旺不断布局“产品、广告、渠道”这“三把斧头”,迎来高速发展期。

  在产品上,旺旺先后推出了旺仔牛奶、旺旺小馒头、旺旺碎冰冰、旺仔QQ糖等产品,产品便携、设计精美,均成为当时的爆品。在营销上,中国大陆旺旺主要以青少年儿童作为目标用户群体,因此广告基本都是采用儿童视角拍摄。而儿童对于广告的模仿能力很强,这无形之中也引发了强烈的二次传播。

  这些不断循环的洗脑广告,也让旺旺迅速在全国打响了知名度;一跃成为80后、90后最耳熟能详的零食产品。

  在渠道上,旺旺非常重视下沉市场,这也是旺旺的竞争力。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左右,旺旺的终端网点已超过100万家。此外,在2007年年底,旺旺又开始启动“送旺下乡”活动,配备货车的销售人员直接面对乡镇终端订单并送货,不断提高乡镇城市的渗透率;截至2010年该项工程已覆盖全国1500个县。

  “明星产品+洗脑广告+渠道下沉”,这样的组合拳,让旺旺迎来了自己的高速发展期。

  财报显示,2004年-2013年旺旺总营收复合增速达21%,这也是旺旺的“黄金十年”。高光时刻在2013年,总营收达到236亿元的巅峰,总市值超1600亿港元。

  从营收结构来看,旺仔牛奶一直是旺旺的“拳头产品”,该单品撑起了旺旺的半壁江山。财报显示,2013年旺仔牛奶总收入约112亿元,占总营收比约为48%。

  现今

  品牌老化

  风味调制牛奶越来越不被消费者认可,旺仔牛奶自然也未能幸免。旺仔牛奶面临行业危机时,旺旺的另两个核心业务“米果与休闲零食”同样遭到竞争对手的围剿……

  业绩陷入长期停滞

  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规模已达1.3万亿,10年复合增速12.22%。 市场欣欣向荣,但旺旺的业绩却从2013年开始,陷入了长期停滞。财报显示,2014年-2016年旺旺连续三年出现营收负增长,总营收从2013年的236亿元跌到2016年的197亿元。而根据最新年报数据,2020财年旺旺营收为220亿元,依然没能超过2013年的水平。净利润方面,2013年旺旺的净利润达到42亿元,以后企业的净利润基本稳定在35-40亿元。

  从旺旺的业务结构来看,主要业务均受到挑战。

  首先,旺旺的乳制品及饮料(主要指旺仔)一直是企业的主要营收来源,占据半壁江山。但随着消费者的饮食观念发生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生活和食品安全,倡导低糖少添加。而旺仔牛奶是由复原乳加糖调制而成,复原乳营养价值不高,糖分过高也不健康,所以渐渐被鲜牛奶和低温酸奶抢走了市场。

  从Euromonitor数据,2014年,中国风味牛奶市场规模达1036亿元,但此后行业规模不断下滑,2020年已经跌至604亿元。可见风味调制牛奶越来越不被消费者认可,旺仔牛奶自然也未能幸免。

  旺仔牛奶面临行业危机时,旺旺的另两个核心业务“米果与休闲零食”同样遭到竞争对手的围剿。2012年一家名为“三只松鼠”(SZ:300783)的企业诞生,2012年6月三只松鼠在淘宝(天猫商城)试运营。品牌以坚果、干果为主打产品,给用户灌输健康与高品质的零食理念,通过线上渠道不断抢占零食市场的蛋糕。据淘宝数据显示,2014年,三只松鼠在“双11”当天的销售额成功破亿元。同样注重线上运营的还有良品铺子(SH:603719)等,这些企业大多通过代工(OEM)模式,实现轻资产运作,休闲食品市场悄无声息地进行了一次洗牌。

  此时,旺旺在产品与渠道面临的挑战,已经相当明显。

  改革之路并不顺畅

  危机出现后,旺旺在企业产品和渠道上也做了一定的调整与改变,但旺旺的改革之路,却似乎出现了方向上的错误。

  产品上,2015年旺旺推行“品牌多元化”和“产品差异化”战略。针对母婴、白领女性、中老年及年轻消费者等客群,旺旺推出了邦德咖啡、爱至尊、Mr.HOT等独立新品牌,想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面向消费者。但新品牌投放市场后,并没有激起太大水花,知名度很低。

  而旺仔的新品又换汤不换药,在市场上反响平平。乳饮料新品仍以复原乳为主,旺仔特浓牛奶、旺仔坚果牛奶等产品,与明星单品旺仔牛奶的区分度不大。

  也就是说,旺旺虽然意识到了自己产品老化的问题,并相继积极推出新品,但这些新品依旧以高油高糖为主,没有触及到用户的真正需求。

  渠道上,旺旺的态度依旧是重线下轻线上。2016年旺旺再度加码“送旺下乡”,强化下沉市场渠道渗透;对经销商依旧采取考核政策,力求增厚渠道利润;而线上市场,旺旺却较少布局。

  根据阿里线上数据,2018年三只松鼠、百草味及良品铺子线上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1.2%、6.2%及5%,而旺旺线上销售的市场份额不足1%。

  此外,财报显示,旺旺在2019财年、2020财年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90天、85天,远高于60天的行业平均水平。

  新产品难被消费者认可、错失线上流量红利;旺旺的每次布局似乎都走错了方向,最终也让旺旺一直“吃着老本”,难以向前。

  新角色

  跨界之王

  除了做零食,旺旺涉足的行业其实很多。包括保险、媒体、酒店、医疗、电解水、养老、馅料等。近十年,旺旺一直没有摆脱“啃老本”的标签,虽然旺仔牛奶、旺旺大礼包等产品的生命周期很长,但贩卖情怀不是长久之计。

  近年,旺旺为了再次吸引消费者注意,开始朝着“恶搞”、“脑洞大开”、“不务正业”的路线发展。

  2018年,旺旺开了50家旺仔主题门店,售卖水桶包、抱枕、手机壳、便利贴、马克杯等生活物品。同年,旺旺还推出许多“脑洞大开”的新品,比如:美元造型的鱼烧、芥末辣椒味的牛奶糖、装在茶包里的压片糖果、比脸大的雪饼仙贝、旺仔二锅头等等。此后,旺旺还开始了各种跨界联动,比如与自然堂合作推出“雪饼气垫”。

  此外,旺旺还不忘走一波怀旧路线,比如重拍“再看就把你喝掉”的广告、拍李子明版旺仔广告续集等。但旺旺做了这么多“吸眼球”的策划,网友大多也只是看个热闹,热度很快就会消失。营销费用花出去不少,用户却不怎么买单。毕竟曾经喜欢旺旺的80后、90后消费群体早已长大成人,对旺旺的兴趣减退;而旺旺又没能抓住当下新消费群体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做零食,旺旺涉足的行业其实很多。包括保险行业(旺旺友联)、媒体行业(旺旺中时媒体)、酒店行业(神旺商务酒店)、医疗行业(湖南旺旺医院)、电解水行业(旺旺水神)、养老行业(爱志旺健康管理)、馅料产业(旺旺友神)等等。

  旺旺也因此被称为“跨界之王”,但这些跨界尝试带来的收益并不明显,对于基本盘逐渐薄弱的旺旺来说,这种“摊大饼”的方式,或会不断消耗企业的精力与元气。

  近十年,旺旺一直没有摆脱“啃老本”的标签,虽然旺仔牛奶、旺旺大礼包等产品的生命周期很长,但贩卖情怀不是长久之计。

  要获取当今年轻人的青睐,旺旺曾经的“三把斧子”明显不够用了。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刘谧

  • 相关阅读
  • 多措并举稳定工业经济

      多措并举稳定工业经济(经济新方位)  3月下旬以来,新一轮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对工业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有效助力...

    时间:05-27
  • 提前还80万房贷省111万利息 年轻人热衷提前还房贷?

      提前还80万房贷,省了111万利息 这届年轻人热衷提前还房贷?  ■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最近,不少人都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提前还房贷的经历。购房时利率高、还款压力大、缺乏投资标的,是...

    时间:05-27
  • 新规实施近3个月 小商户缘何仍热衷个人收款码?

      小商户缘何仍热衷个人收款码?  “微信收款14.9元”“支付宝到账8.5元”……5月22日,和往常一样,郭师傅在位于北京市一家菜市场内的糕点摊忙碌着。每当有客人扫码付款时,郭师傅手机的语音播报便会响起。他说...

    时间:05-27
  • 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扩容”

      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扩容”    今年前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6.1%  □ 本报记者 万静  今年我国吸收外资开局平稳,但是受国内国外多重因素影响,全年稳外贸外资依然面临诸多挑...

    时间:05-27
  • 从地方小吃到“网红”产业 科技带螺蛳粉不断续写“惊奇”故事

      从地方小吃到“网红”产业  科技带螺蛳粉不断续写“惊奇”故事  编者按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考察调研,进村庄、入企业、察生态、探民生,一路走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广西高...

    时间:05-27
  • 短途出行成刚需:共享单车骑行量飙升 自行车销量猛涨

      共享单车骑行量飙升 自行车销量猛涨 行业收入同比增三成  短途出行成刚需 自行车回潮  青春派潮流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骑行”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作为一种休闲和运动方式。多名专家...

    时间:05-27
  • 央行: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

      央行: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  记者26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银行近日印发相关通知,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

    时间:05-27
  • 国家医保局回应背后:医保买了哪些单?有地方常态化核酸降频

      中新经纬5月27日电 (王玉玲)26日,针对近日舆论关注较多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等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时间:05-27
  • 多地楼市政策“变卦”,探出一条底线

      中新财经5月27日电 (左宇坤)撤回,撤回!  最近的楼市新政频出,但在大家都迫不及待想看“疗效”如何的时候,却有城市迅速取消了放宽政策。本应相当谨慎的调控新政,怎么就“变卦”了呢?资料图:南京清晨一刻...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