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新规实施近3个月 小商户缘何仍热衷个人收款码?

2022-05-27 05:19:48

来源:工人日报

  小商户缘何仍热衷个人收款码?

  “微信收款14.9元”“支付宝到账8.5元”……5月22日,和往常一样,郭师傅在位于北京市一家菜市场内的糕点摊忙碌着。每当有客人扫码付款时,郭师傅手机的语音播报便会响起。他说,自己经营这家糕点摊近20年,从知道二维码收款时就申请了个人收款码。然而,近段时间“要不要换码”成了一度困扰郭师傅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对于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应当为其提供特约商户收款条码,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其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通知》自今年3月1日起生效实施。

  看着媒体有关“个人收款条码不得用于经营性收款”的报道,郭师傅感到很无奈:“我的个人收款码用了这么多年了,挺方便的,手续费只有0.1%,而且收到的钱通常会再拿来进货和日常消费、转账用,不提现就不用花手续费。”所以郭师傅目前没有换收款码的打算:“如果不换就不能继续用二维码收款了,那没有别的办法也不得不换,要不咋收钱?”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很多使用个人收款码的个体工商户业主、小微商户、流动摊贩都曾有和郭师傅一样的担忧。好在新规实行前夕,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公告明确用户可自由选择使用“个人经营收款码”,现行个人收款码不关闭、不停用、功能不变。

  “既然不是必须要换,那能不换就不换。”不少商户表示,对收款码没什么过多的功能要求,方便、安全、手续费便宜就行,用惯了现在的收款码后,不想再麻烦。新规实行已近3个月,记者采访了解到,多数商户仍在沿用原来的收款码。

  老裁缝田师傅认为,“换码”最让他担心的就是费率问题:“听说商家收款码收到的每一笔钱都会自动转到银行卡,要收比原来提现更高的手续费,对于我们这种做小生意的摊位而言,自然是不愿意换。”

  为了吸引用户升级,个人经营收款码和商户收款码进一步提供账务管理、交易对账、特定营销等增值服务。

  然而,对于这些功能,50多岁的郭师傅说,自己没关注过也不知道怎么用。“连现在用的个人收款码都是孩子帮忙申请的,太复杂的我不懂,简简单单就挺好。再说,多了这些功能,以后万一多收钱呢?”

  不过,仅能实现顾客扫码支付而不能完成商家主扫、不支持信用卡方式付款等限制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个人收款码的“硬伤”。一些商户已经趁着新规出台之际将个人收款码升级成商户收款码。

  “以前用个人收款码,市场里信号不好,经常有顾客很久扫不出来,还偶尔有顾客假装扫一下就走了,有时候太忙注意不到就会‘丢菜’。”在市场里卖菜的卢大姐说,现在用了商户收款码,可以直接连无线网扫顾客,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事实上,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此前答记者问时已经表示,《通知》主要为有效提升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风险管理水平,有力斩断跨境赌博等犯罪“资金链”。

  对此,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认为,小商户主要是担心受到政策的连带影响,而这部分人是我国就业的重点群体,怎么打消他们的顾虑是政策应该考虑的。

  “比如说一个农民将自留地种的少量蔬菜拿出去卖,要求他必须使用商户收款码恐怕是不恰当的。”吕本富建议,通过衡量交易频次和金额等指标,对个人收款码和商户收款码的使用设置较为明确的界限,避免苛责小微商户缴纳过高的手续费。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作为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离线状态可用、零费率、实时到账的数字人民币相比其他支付方式有更强的场景适应性。数字人民币的逐步推广应用,将给商户更大的支付工具选择空间。

时斓娜

时斓娜

  • 相关阅读
  • 多措并举稳定工业经济

      多措并举稳定工业经济(经济新方位)  3月下旬以来,新一轮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对工业经济运行带来较大冲击。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有效助力...

    时间:05-27
  • 提前还80万房贷省111万利息 年轻人热衷提前还房贷?

      提前还80万房贷,省了111万利息 这届年轻人热衷提前还房贷?  ■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最近,不少人都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提前还房贷的经历。购房时利率高、还款压力大、缺乏投资标的,是...

    时间:05-27
  • 从“黄金十年”到“啃老本” 旺旺为什么不“旺”了

      从“黄金十年”到“啃老本”  旺旺困局  ■ “你旺我旺大家旺”、“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喝掉!”、“三年六班的李子明同学,你妈妈拿了两罐旺仔牛奶给你”……  ■ 80后与90后,一定对中国旺旺(HK:00151...

    时间:05-27
  • 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扩容”

      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扩容”    今年前4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7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6.1%  □ 本报记者 万静  今年我国吸收外资开局平稳,但是受国内国外多重因素影响,全年稳外贸外资依然面临诸多挑...

    时间:05-27
  • 从地方小吃到“网红”产业 科技带螺蛳粉不断续写“惊奇”故事

      从地方小吃到“网红”产业  科技带螺蛳粉不断续写“惊奇”故事  编者按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考察调研,进村庄、入企业、察生态、探民生,一路走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广西高...

    时间:05-27
  • 短途出行成刚需:共享单车骑行量飙升 自行车销量猛涨

      共享单车骑行量飙升 自行车销量猛涨 行业收入同比增三成  短途出行成刚需 自行车回潮  青春派潮流  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骑行”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将其作为一种休闲和运动方式。多名专家...

    时间:05-27
  • 央行: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

      央行: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和能力  记者26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银行近日印发相关通知,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

    时间:05-27
  • 国家医保局回应背后:医保买了哪些单?有地方常态化核酸降频

      中新经纬5月27日电 (王玉玲)26日,针对近日舆论关注较多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费用等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时间:05-27
  • 多地楼市政策“变卦”,探出一条底线

      中新财经5月27日电 (左宇坤)撤回,撤回!  最近的楼市新政频出,但在大家都迫不及待想看“疗效”如何的时候,却有城市迅速取消了放宽政策。本应相当谨慎的调控新政,怎么就“变卦”了呢?资料图:南京清晨一刻...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