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宁波露营装备制造生意图鉴:深耕30年、占过半市场、拓客新挑战

2022-07-06 14:59:23

来源:新京报

  当露营和野餐攻占朋友圈,大家不是在野餐,就是在去露营的路上。7月2日,浙江杭州周边一处户外露营地里,95后韩悦(化名)和朋友正坐在帐篷前,对着手机镜头不停摆拍。身边的蛋卷桌上铺着波西米亚风餐垫,几个装满咖啡的玻璃杯整齐地摆放成排。远处的烧烤架上,肉串在炭火的烘烤下滋滋作响。

  露营产业的持续升温,催生露营物资需求的爆发,大批制造商和户外品牌迎来新机遇。

  一时间,帐篷、天幕、驱蚊灯、露营桌椅等露营商品涌现在电商平台、户外专卖店。而这些装备大多来自同一个地方:浙江宁波。

  “要买露营装备,必须来宁波啊!什么款式、价位、功能的应有尽有。”6月14日,当出租车在宁波市区飞驰穿行时,司机自豪地介绍说,“这里是国内最核心的户外装备制造地,天猫里1000多家商户有一大半都来自这里。”

  “现在宁波早已成为国产露营品牌的生产销售主力,包括挪客、牧高笛等多个国内顶级户外品牌产地都在宁波。”宁波市休闲用品协会秘书长徐云龙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露营装备产业在宁波已有30年发展史,是国内最大的露营装备制造产地之一。

  这个露营装备产业重地,如今正铆劲儿和江苏、广东等区域争夺中国露营装备市场的版图。

  30年耕耘

  宁波露营装备产业起源于一把遮阳伞

  浙江贝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园区里,一箱箱帐篷整齐地堆放在仓库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传送、装载上卡车。几分钟后,这些帐篷将发往全国各地。

  从事了26年户外帐篷制造工作的周黎,每次路过时,总会停下来看上几分钟。这是她自1996年进入公司后的习惯,“以前工厂所代工的都是海外品牌,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产品牌开始崛起,无论品质还是设计都不输国外大牌,内心总会生出成就感。”

  自2020年以来,户外露营热潮在全国范围爆发。据易观分析发布的《2022年中国露营市场专题洞察》显示,预测2022年露营市场规模将达到528亿元,2030年将会有2.1亿人参与到泛露营活动中。

  市场热度随着玩家源源不断涌入而攀升。让人意外的是,在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寻找露营装备时,发现其中绝大部分品牌和店铺均来自浙江宁波。

  6月13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宁波当地一家户外露营用品专卖店看到,店内正中间整齐地摆放着数款帐篷、天幕。而四周的货架上也摆满了露营灯、睡袋、炉具等物品。这些露营装备造型、风格、用途各不相同,价格也从数十元到数千元不等。

  “之前只知道宁波产帐篷,但没想到市场规模会这么大,商品种类如此齐全。”正在店里选购的95后可可(化名)告诉记者,在得知自己心仪的品牌来自宁波后,特意利用周末从杭州驱车前来购买,“不想等快递发货的时间,就想第一时间入手。”

  据观研天下报告显示,我国约有3.4万家帐篷企业,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与广东等地区。作为露营装备产业重地的宁波,已经在这一领域默默耕耘了30年时间。

  宁波和露营产业的渊源,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宁波涉足露营装备产业的起点,来自于一把遮阳伞。”宁波市休闲用品协会秘书长徐云龙回忆称,当年,中国台湾商人马准安在台州临海建立代工厂,以生产大型户外遮阳伞出口欧美市场。庞大的订单带动了当地和周边遮阳伞产业,并衍生出以露营帐篷为代表的一系列户外用品。

  在随后的数十年里,港口优势带来的外贸兴盛以及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让宁波当地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一领域,一大批户外用品企业在当地迅速崛起。

  但早前国内露营市场尚属小众,不足以将户外产品变成一门大生意。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始终不温不火。

  “当时不少从业者坚信户外露营产业早晚会在国内市场爆发。”在2010年创立挪客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的季剑明告诉记者。

  拐点终于在2020年到来。受疫情影响,大家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露营已然成为当下消费群体所青睐的休闲选择。宁波户外用品装备厂商们等待多年的机会,也来了。

  从代工到自主研发

  国内首家帐篷厂的ODM玩法

  贝来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名女工坐在电子缝纫机前,正将手中的防雨布料仔细地对齐、缝织,另一名女工同样正忙着在布料四边打上拉链,她们的动作熟练而精准。

  “一顶帐篷从原料到出厂,至少需要经过近百道程序。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瑕疵。”周黎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作为中国第一家户外帐篷企业,诞生于1992年的浙江贝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哥”。

  “工厂最初是由我的父亲和香港的亲戚共同创办的。对方在海外市场寻找订单,父亲则负责生产制造。”周黎印象深刻,彼时尽管露营产业在欧美已发展了百余年时间,但国内却几乎是空白。创建初期无论选料用材还是制造检验,都需要独自摸索。

  由于缺乏知名度和独立进出口资质,贝来公司在很长时间内只能选择代工模式进行发展。所幸国内当时还没有竞对,每年能接到大量来自海外市场的订单。直到1996年,进出口资质到手后,公司才重新调整发展策略,从纯代工制造逐渐转型为制造贸易,并逐渐成为宁波乃至全国最知名的户外帐篷生产商。不但和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户外品牌建立起牢固的代工合作,也成为众多后来者学习的样本。2000年露营产业逐渐在国内兴起时,包括牧高笛、探路者等多个国产品牌,都纷纷来到贝来学习。

  事实上,不甘愿只做代工生意的贝来公司也曾在2006年时成立过银狐、瞩目者和A+Toys等品牌,并砸下重金对品牌进行宣传推广。但彼时国内户外群体尚属小众,绝大多数玩家没有品牌意识,销量很不理想,不得已暂缓了原创品牌的打造。

  2006年,周黎的父亲选择退居二线。临行前他叮嘱周黎:必须将贝来公司打造成百年老店。

  仅靠纯代工模式难以实现父亲的愿望,多方考量后,周黎决定升级发展模式。她更希望以ODM(一般指原始设计制造商)的方式与品牌商形成战略合作,为对方提供专业化的建议,以及针对不同品牌商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研发生产。

  让合作方为之信服的是,常年为国际一流品牌做代工的经历和资源,让周黎总能第一时间获知露营产业当前的市场走向,而这正是不少国内品牌商所欠缺的核心认知。

  “国内大多数品牌相比欧美同行,无论在理念还是设计上有着10年的落后差距,和日韩品牌的差距也差不多在5年。要想迅速追平,必须提升专业度。”周黎说,“而我们恰好能弥补这个缺失,让企业知道现在能做什么,未来又该做什么。”

  “未来我们希望能为品牌方提供商品的设计和研发,对方只需要做好市场就能获得成功。这才是真正的战略合作。”周黎说。

  “装备控”入坑

  不自建工厂 专注品牌和研发

  2010年,资深户外爱好者季剑明决定打造属于自己的露营品牌。

  入行原因很简单。当时国内户外玩家所用的装备都是国外品牌,但很多贴着外国LOGO的装备其实都是在中国生产。季剑明希望能打造出具有“中国制造”属性的户外好品牌。

  和很多同行不同,自挪客户外有限公司成立时起,季剑明就没打算自建工厂。他将业务重心放在产品的研发设计上,而生产环节则委托业内最顶级的代工厂商进行制造。

  “自己是设计专业出身,此前经常为国外的客户做设计,对于这一领域了解颇深。而对于生产环节并不懂,贸然涉足很容易出错。”季剑明如此解释挪客公司的模式。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装备控”,季剑明接触过各类露营装备。每每在露营时,也总会观察究竟哪些物品更适合玩家,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用户需求。

  彼时国内露营产业尚属小众,玩家更看重装备的功能性。不少厂商在生产帐篷、天幕等户外用品时,往往忽略了产品外观。尽管这些以橙色、红色、蓝色等警示色为主的装备,在户外格外显眼,但过于单调的色彩也让不少年轻玩家为之诟病。

  季剑明将这一需求看在眼里。在保证装备品质的基础上,他在外观设计上注入更符合年轻人的元素。“挪客的设计特别亮眼。一堆帐篷里第一眼就能分清哪顶是挪客的。”一位玩家告诉记者。

  2015年,在国内站稳脚跟的挪客将视线转移至海外,并通过跨境电商开始在国际市场的摸索来。

  中国户外品牌要想出海并不容易。一方面欧美、日本等露营产业成熟的地区,早已拥有众多顶级品牌,另一方面,此前中国品牌在海外往往被打上“低端”、“没有设计感”、“廉价”等标签,少有玩家关注。

  “我们最主要的对手是国际大牌。”季剑明分析称,“虽然知名度没有对方高,但胜在品质不差,风格设计也有特点。更重要的是,相对国际大牌高昂的价格,挪客无疑更具性价比。”

  为了了解用户市场,针对不同地区开发不同的产品。季剑明率领团队对多个国家的玩家喜好和气候环境做了调研,并针对性研发出不同的装备。

  努力很快换回成功。2017年挪客旗下一条徒步睡袋在欧美迅速出圈,年销量高达50万条。在日韩市场的知名度也不断提升,甚至还吸引到日本顶级户外销售商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的关注,对方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究其背后,除了挪客多年来在研发上不断投入资源,对产品进行创新升级外,对玩家群体喜好和流行趋势的把控,也是其迅速爆发的原因。

  2019年开始,季剑明察觉到户外露营风向从专业玩家向大众市场转移。在和同事讨论后,他决定对挪客产品线进行扩大,全力研发精致露营为主的装备。为此挪客还投入1500万元,搭建一个占地1200平方米的产品创新实验室。

  事实上,如今“全民露营”的爆发无疑证实了季剑明的判断。而挪客每年都会推出的200多个新品,无论品质、设计、颜值都让年轻人和女性玩家为之着迷。

  “2021年挪客销售额为5亿元,2022年预计达到15亿元。未来还会在精致露营领域持续发力,让更多的年轻人彻底爱上国产品牌。”季剑明说。

  不走寻常路

  中小厂商押注露营装备链细分领域

  浙江超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车间里,李乃西和团队正逐一对每台刚从生产线下来的露营推车进行检查。这批产品即将上线各家电商平台,不容有丝毫疏忽。

  尽管早在2006年就开始涉足户外手杖领域,但直到2019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才让李乃西下定决心调整策略,进入露营产业。

  一次,朋友约李乃西去户外露营。原本兴致勃勃的他到了露营地后,发现从停车场到目的地还有数百米的路程,泥泞的道路让背着各种露营装备的李乃西苦不堪言。同时,一个疑问也在心中升起:为何没有便捷的工具来帮助玩家运输物品?

  回到家后,李乃西搜索起各个电商平台,他发现尽管国内已涌现出不少露营厂商,但大多数都集中在帐篷、天幕等领域。虽然部分品牌旗下商品囊括了推车,但款式也较为老旧。

  “当时发现有少量的厂商在做这门买卖,但大多数月销量都没有超过1000台。”李乃西清楚,这个领域看似小众,但几乎所有露营爱好者都可能是潜在客户。更关键的是,这一细分市场没有垄断巨头的存在,玩家在购买时基于品牌认知度不高,选择上容易受价格、款式等因素诱导。

  李乃西从中看到了商机。

  不具备入行户外帐篷等大件领域的技术和经验,他决定先投入到露营推车这个细分领域当中。

  然而,第一批产品刚上市后,原本期待销量爆发的李乃西被泼了一盆冷水。不少客户在收到货的第一时间就表示商品有损伤,希望退货。

  原来在生产推车时,车身表面所用的喷涂工艺采用的常规黑色喷塑,但这种喷塑稍不留意就会被刮花。“当时10个产品里有9个表面都有损伤,差评率退货率超高。”李乃西说。

  李乃西迅速在工艺上做出调整,重新采用了表面工艺更加漂亮,耐磨更好的黑底银花喷绘工艺,全面对产品进行了升级。同时考虑到推车材质较重,在运输途中容易出现剐蹭的情况,李乃西在包装上也做了改进,加入了增强保护的内衬。

  重新上线的产品吸引到大批客户,而200元至1000元的价格,也让不少玩家直呼很“亲民”。电商订单每天源源不断地传回来,部分主播MCN机构、露营地也主动咨询起合作的事宜。

  看着不断上涨的月销量,李乃西狠狠地挥了挥拳头:成了!

  初获成功的李乃西有了涉足露营产业的底气,为了在这一细分领域站稳脚跟,他开始招聘起更多专业研发人员,每年也都会投入整体销售额占比10%的费用,用以新品研发。

  “现在希望是在细分领域赛道做到最专业的,和其他品牌不一样的差异化产品,以此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品牌,再逐渐涉足其他品类。”李乃西说。

  露营火爆将延续5-10年

  未来“留存”“拓客”成挑战

  “要买露营装备,必须来宁波啊!什么款式、价位、功能的应有尽有。”6月14日,当出租车在宁波市区飞驰穿行时,司机自豪地介绍说,“这里是国内最核心的户外装备制造地,天猫里1000多家商户有一大半都来自这里。”

  户外露营产业有多火,规模有多大?据艾媒咨询统计,2021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747.5亿元,带动市场规模为3812.3亿元。而社交平台上关于“露营”的话题也持续升温。仅在2022年“五一”期间,微博露营话题阅读次数达到5.2亿,小红书露营笔记为380多万篇,抖音上话题同样达到119.4亿次。

  市场的爆发让露营行业迎来难得的机会。但产能不足、复购率成疑等问题,也成为每个露营品牌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位从业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预计市场会在2025年迎来爆发期,但疫情导致这一阶段提前到来。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利好,行业却暴露出准备不充分的尴尬。

  季剑明印象深刻,尽管挪客在五一前做了市场分析和预判,并提高了备货量。但发现“还是保守了”,短短数天内帐篷、天幕等商品就卖断货,不少订单已排到了下半年。

  李乃西也遇到类似问题。尽管工厂每天能产出600辆推车,但如今同样面临订单爆满、产量无法跟上的情况,“现在不少合作方发来订单和预付款都不敢收。”

  同时,市场的爆发除了带来大批玩家,也吸引着众多新入行者。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下,“留存”和“拓客”也成为当下众多露营用品公司的挑战。

  韩悦告诉记者,要将一套露营装备配置齐全少则需要数千元,多则需要上万元。而其中帐篷、桌椅、睡袋等用品通常能用多年,很长时间内不会再选购其他商品。

  “要提升顾客的复购率,需要不断推出有品质的新品。”季剑明分析称,精致露营者对户外装备的追求源于需求和个性,通常在购买帐篷、天幕等必备品后,还会选择桌椅、户外咖啡机、烧烤架等物品,很多玩家不会一次性把所有东西买好,而是随着露营次数的增多,持续不断地购买。“这就需要品牌方针对玩家需求,不断推出更符合潮流的装备。”

  记者了解到,挪客研发团队如今已有100多人,随时都会迸发出新的创意和设计“只有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东西,玩家才会随时关注。”季剑明说。

  同样让从业者为之关心的是,露营的提早爆发,源于疫情导致玩家无法旅游,转而选择这一休闲方式。那么一旦疫情结束时,露营还能继续火爆下去吗?

  “露营行业未来至少还有5-10年的爆发期。”周黎曾分析过欧美以及日韩露营市场的发展规律。如今露营玩家人群基数的放大,必然会沉淀部分新玩家,另外随着装备和玩法的升级,也会孕育很大的市场,“今后发展速度或许没这么快,但未来可能会持续性增长。”

  如今,他们更乐于看到的是,这一箱箱露营用品从宁波产地运出,发往全国,远销全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

  • 相关阅读
  • 工信部:深化金砖国家信息通信领域务实合作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工信微报 ”消息,7月6日,第八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主持会议。  肖亚庆表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愿与金砖国家通信主管部门携手努力,落实好领...

    时间:07-06
  • 即时物流成新趋势,企业争相布局这个千亿量级市场,有何考量?

      中新经纬7月6日电 (常涛)疫情期间被培养和验证的同城即时物流需求,正被越来越多企业盯上,成为物流行业新的增长点和趋势。  新的较量  近日有消息称,抖音电商日前测试了“极速达”服务。根据测试界面,抖音...

    时间:07-06
  • 河北银保监局批复同意两家村镇银行因被合并而解散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河北银保监局网站6日消息,河北银保监局批复同意武强家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阜城家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解散。  批复文件显示,鉴于张家口银行收购上述两家银行,河北银保监局同意两家...

    时间:07-06
  • 被亿万网友捧成“雪糕护卫”,但雪莲冰块身份成谜

      其貌不扬但价格高昂的雪糕被网友戏称为“雪糕刺客”,与之对应的还有“雪糕护卫”,指价格低廉且从小到大都爱吃的雪糕。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雪糕护卫的出现,离不开“雪莲”的再次被发现。6月末,有网友爆料雪...

    时间:07-06
  • 首份辣条行业标准即将实施,“减油减盐”后会更好卖吗?

      记者在今日(7月6日)举行的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发布会上获悉,调味面制品(辣条食品)首个行业标准将在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此次公布的行业标准中除了食品安全相关指标外,还对“减油、减盐”做出明确要求。在...

    时间:07-06
  • 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运行范围首次拓展至华北地区

      中新网钦州7月6日电(翟李强 黄海志 庞珂琛)7月6日下午,陆海新通道RCEP—北部湾港—河北海铁联运班列开通仪式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举行,一列载着RCEP国家纸制品等产品的班列从钦州铁路集装箱中...

    时间:07-06
  • 如何让“网红”村一直红下去?

      中新网杭州7月6日电 题:如何让“网红”村一直红下去?  作者 谢盼盼  红起来“易”,红下去“难”。  位于浙江杭州临安一隅的指南村,有“华东最美古村落”之称,曾是当地“网红”村。  每年慕名打卡的...

    时间:07-06
  • 今年上半年厦门空港验放量在全国机场口岸名列第四

      中新网厦门7月6日电 (杨伏山 付佳萍)厦门高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6日披露,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该站共查验出入境人员20余万人次,空港验放量在全国机场口岸排名第四位。  统计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边检站...

    时间:07-06
  • 茅台冰淇淋被爆炒涨价3倍、要货排队72小时,公司客服回应

      三伏天到了,吃冰淇淋的时候也到了。有人盯上了茅台冰淇淋。  今年5月19日,贵州茅台(2002.000, -31.01, -1.53%)与蒙牛合作,共同推出茅台冰淇淋,很快就登上了热搜。  7月6日,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官方售价5...

    时间:07-06
  • 陈春花回应与华为传言:是学术研究案例,曾称与华为高层保持交流

      红星资本局消息,7月6日,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通过心声社区发布声明称,近期网络上有1万多篇夸大、演绎陈春花教授对华为的解读、评论,反复炒作,基本为不实信息。华为表示,收到不少问询,所以正式声明:华为与...

    时间:07-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