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广西花式消费点亮“夜经济” 催热城市“烟火气”

2022-08-22 16:03: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宁8月22日电(林洁琪)星光集市、后备厢集市、文化夜游……当下,广西各地使出“浑身解数”打造夜间消费聚集区。“夜经济”新业态不断爆红,在打开青年创业思路的同时,也激活了城市夜消费“新引擎”。

  后备厢集市点亮夜生活

  记者日前走访广西南宁市的夜间集市发现,经营的摊主以“80后”“90后”为主,摊位上摆放自制首饰、精美花束、手工甜品、咖啡果汁等,再配上标新立异的广告语,甚至有的摊主利用手机直播代替传统“叫卖”方式来卖货,吸引年轻顾客向摊位靠拢。

  相较于“早九晚六”的上班生活,时下部分中国青年趋向于寻找新的生活方式。因此,创业成本低、工作时间弹性大的摆摊创业成了许多年轻人的选择。

  在夜间集市记者看到,闪耀的彩灯圈出一方之地,摆上几张折叠板凳,播放热闹动感的歌曲,汽车后备厢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玻璃酒具,这便是25岁的摊主石承欣为顾客打造的一块浪漫“心灵栖息地”。

  曾在黑龙江省经营一家实体酒吧的石承欣,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意不景气,当了解到“后备厢经济”后,她和朋友毅然加入其中,不远千里来到南宁,曾在“网红”夜市阳峰路、广西体育中心的汽车营地等地摆摊,她说:“我很喜欢南宁的生活环境,民众夜间活动丰富,生意好时一晚上能收入上千元,我还有另一辆车,准备物色新的夜市开第二间移动酒吧。”

图为南宁一商圈的后备厢集市。 林洁琪 摄

  升级夜间消费打造差异化

  随着中国各地“烟火气”氛围日益浓厚,网红产品被不断复制,大部分夜市存在同质化问题。广东省游客林嘉伟在南宁中山路美食街游玩时,他发现这里跟其他地方的夜市相似,主打烧烤小吃,他说:“当地特色美食很好吃,但逛了一圈下来没有形成很特别的记忆点。”

  来自四川省的“80后”王大宾经营着一家车尾厢冰粉摊,面对夜市里大同小异的冰粉产品,他依靠不同口味和颜色的冰粉从中脱颖而出。“我每天12时就开始准备食材,用新鲜的水果制作原料,以健康优质的产品赢得顾客,生意最好时一晚能卖100多碗,日均营业额700元左右。”

  为升级夜间消费,广西近期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鼓励夜间延时经营,将重点培育和打造一批融合夜食、夜购、夜游等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引导各地在“差别化”“专业化”“特色化”上下功夫,推动夜间消费载体提档升级。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科学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助理齐晓波指出,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可以借助5G、虚拟现实、全息投影、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打造丰富多样的夜间产品,打造城市夜景地标。

图为热闹的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 林洁琪 摄

  打造多元夜消费新体验

  中国夜间经济的消费主体是年轻人,不少城市频频出招打造多元夜消费新体验。湖南省长沙市推出中国首个非遗夜市,重庆市结合山城特色打造国际范的“不夜重庆”地标,陕西省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推出爆款产品带火旅游业。

  广西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赖富强表示,南宁市正加快打造国际化夜间经济地标商圈、培育夜间经济消费业态、优化夜间经济发展环境、完善夜间经济政策支持,推进夜间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例如南宁民歌湖、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方特东盟神画等地融入潮玩、智慧科技、沉浸式文化体验等元素,打造出一批网红街区、城市灯光秀、夜间演出等新业态。精彩的主题活动和推陈出新的“夜游”玩法,成了催热广西“夜经济”的秘诀。

  “广西还可以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标识的文旅产品体系,进一步优化提升现有文化产业园区,拓展传统产业链条,丰富夜间经济的优质文化供给,用文化内涵和城市底蕴将夜间经济点燃。”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馆员闫雪梅说。(完)

  • 相关阅读
  •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做好稳增收防返贫必答题

      去年以来,河南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在2021年度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

    时间:08-23
  • 投资者数量同比增长49% 新型银行理财渐入佳境

      8月19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银行理财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4172亿元;截至2022年6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15万亿元,同比...

    时间:08-23
  • 智慧办公,低碳又便捷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仅改变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用等领域,也更新着人们习以为常的办公模式。  智慧会议室里,跨语言沟通实时翻译,会议简报自动生成;...

    时间:08-23
  • 耗材加入集采阵营 种植牙能大降价吗?

      ■ 近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进行口腔种植相关费用专项治理及组建种植牙耗材省际采购联盟。  ■ 关于种牙“暴...

    时间:08-23
  • “最便宜芯片股”恢复上市大涨488% 触发二次临停

      红星资本局消息,8月22日,暂别A股近两年半时间后, ST盈方“脱星摘帽”,以盈方微(000670.SH)为名恢复上市,公司股票恢复交易,这也是年内首只恢复上市股。  据了解,盈方微恢复上市首日(即8月22日)不设涨...

    时间:08-23
  • 巨头们陆续关店 家居卖场为何陷入尴尬之地?

      家居卖场当下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不久前,全球知名家具品牌宜家宣布在中国市场关闭上海杨浦店。此前的4月1日,宜家中国已宣布贵阳线下门店关闭。3个月连续关闭2家门店,在中国已经深耕了20余年的宜家,露出了些许...

    时间:08-23
  • 北京:“夜经济”点亮“夜京城”

      本报记者 赖志凯  近日,北京发布了《北京市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启动了“2022北京消费季·夜京城”活动。不止北京,重庆、西安、长沙等多地均发布促进夜经济发展政策,夜经济热潮即将来袭。  ...

    时间:08-23
  • 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工人日报》(2022年08月23日 07版)  本报讯(记者蒋菡)8月21日,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

    时间:08-23
  • 新方法让电动汽车10分钟充电90%

      科技日报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尽管电动汽车越来越受欢迎,但许多消费者仍在犹豫是否要换车。一个原因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太过漫长,但加快充电过程可能会损坏电池并缩短其使用寿命。研究人员22日在美...

    时间:08-23
  • 生物技术突破有望推动新一轮“绿色革命”

      【科技创新世界潮】  ◎本报记者 刘 霞  近年来,一系列农作物生物技术取得突破,这些技术有望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帮助人们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好的营养,预示着...

    时间:08-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