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耕海牧渔”建好“蓝色粮仓” 农业农村部:深远海养殖蓬勃发展

2023-12-28 08:56: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树立大食物观,既要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今年以来,我国全方位全环节推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循序渐进建设好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深远海养殖蓬勃发展。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沿海各地已建成重力式网箱2万余口、桁架类网箱40个、养殖工船4艘,深远海养殖水体4398万立方米,产量39.3万吨,比“十三五”初期分别增加3.3和2.4倍。

深远海养殖的蓬勃发展得益于设施装备水平、配套养殖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政策支持保障的不断提高。

设施装备水平快速提升。重力式网箱实现在20米水深的湾口开放海域稳定养殖,是目前深远海养殖最主要、最成熟的养殖模式。桁架类网箱开发出全潜式、半潜式、浮式、座底式等多种类型,养殖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

在距离珠海香洲港约32公里的万山桂山岛和枕箱岛外海域,蓝绿色的海面上漂浮着一个个深水网箱,其中,一座黄色的船形桁架结构网箱分外抢眼,它就是“德海1号”。

“与国内外同类型的智能渔场相比,‘德海1号’的性价比优势明显,每立方米养殖水体总价格为500元-800元,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业内人士对未来的硬件发展信心十足。

配套养殖技术持续完善。“针对深远海养殖,沿海各地结合实际研发了一批适养新品种。”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选育出大黄鱼“甬岱1号”“东海1号”,福建选育出大黄鱼“富发1号”,海南选育出金鲳“晨海1号”,广东选育出龙虎杂交斑。“大西洋鲑、许氏平鮋、军曹鱼等高值品种选育也在加快推进。”

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山东在青岛、烟台、日照等地布设深远海养殖渔场,建成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福建在连江定海湾培育形成桁架类网箱集群,“仿野生”大黄鱼售价显著提高。广东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大市场,在珠海枕箱岛海域形成深远海养殖集聚区。海南在乐东龙栖湾海域将深远海养殖与休闲型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

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提出,按照“市场主导、科学布局、科技引领、绿色生态、安全发展”的总体思路,全产业链全环节推动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

“深远海养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渔业专家看来,加快国家“蓝色粮仓”建设,发展深远海养殖,必须坚持市场主导,通过延伸产业链,完善加工流通体系,加强品牌建设,实现优质优价。

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落实落地是关键。当前,政策支持保障不断增强。海南、山东、浙江、福建等地对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给予1000万元至1.5亿元补助。福建连江率先开展深远海养殖设施确权登记,颁发全国首例深远海养殖装备“身份证”。海南出台支持渔业用海政策文件,传统渔民每户50亩以下的海域免缴海域使用金。

“要因地制宜制定深远海养殖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抓好项目引进、培育,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地方政府在育种、疫病防控、饲料兽药研制、装备建造、产业链培育等方面增加投入,对深远海养殖商业贷款给予贴息,完善深远海养殖保险。”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负责人表示,通过指导地方落实海域使用整体论证有关规定,缩短审批流程,依法减免海域使用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创建深远海养殖类型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以示范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产业链构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相关阅读
  • 打通“交通壁垒”:铺就百姓致富路 绘就美丽新乡村

    在贵州纳晴高速公路牂牁江大桥施工工地里,有一位修桥的工人,他的名字叫申修桥。“这是我父亲对我们当地交通发展的一个期许,他希望有一天能够造一座桥方便乡亲们出行。”谈起自己名字的由来,他告诉记者,如今,...

    时间:01-01
  • 部分存量房贷利率1月1日起下调10个基点

    人民网北京1月1日电 (黄盛)部分存量房贷利率在1月1日迎来下调,调整幅度为10个基点。 据了解,客户在购房贷款时,将个人房贷利率选择采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减点形成的,其房贷利率的高低受LPR涨跌的影响。2023...

    时间:01-01
  • 助力乡村振兴 信托业积极探索“定点帮扶+慈善信托”模式

    人民网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杜燕飞)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信托行业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提升慈善信托在定点帮扶、对口支援以及...

    时间:12-31
  • 各地加快能源工程建设 确保新能源“供得上”“送得出”“用得好”

    当前,正值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关键期,一大批新能源、电网配套工程以及抽水蓄能、重型燃机等项目建成投产,既保障新能源“供得上”,又保障新能源“送得出”,更保障新能源“用得好”,在推动地方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时间:12-31
  • 孙硕:发展新质生产力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孙硕发言。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 人民网北京12月31日电 (欧阳易佳)近日,由人民网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协办的“2023年人民财经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办。论坛...

    时间:12-31
  • 林朝晖:为专精特新小巨人提供更加专业、专注的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林朝晖发言。人民网记者 王天乐摄 人民网北京12月31日电 (欧阳易佳)近日,由人民网主办,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协办的“2023年人民财经论坛”在人民...

    时间:12-31
  • 京张高铁开通运营4周年 今年累计发送旅客1976万人次

    人民网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路北京局)获悉,12月30日是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四周年纪念日,京张高铁迎来元旦假期运输客流高峰。今年以来,京张高铁已累计发...

    时间:12-31
  • 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实行更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观点摘要】 中国将会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今年以来,中国出台的一揽子政策有力促进了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当前,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机遇与挑战...

    时间:12-31
  • 加速本土化进程 这家医疗企业因何与上海同频共振?

    45载砥砺奋进,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医疗行业在对外开放中不断加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医疗行业继续驶入“快车道”。 在此期间,以GE医疗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坚持扎根中国,为中国带...

    时间:12-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