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杭甬复线开通百日 延伸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幸福“半径”

2024-04-28 18:58: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波4月28日电(奚金燕 王雨晨 李升辉)2024年1月19日,横亘在东海之滨的钢铁“巨龙”——杭甬复线宁波一期(以下简称“杭甬复线”)通车运营。4月28日,据浙江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宁波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宁波管理中心”)消息,杭甬复线开通运营百日来,进出口总流量超过248万辆。

俯瞰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滨海互通。王雨晨 供图

  作为唱响杭甬“双城记”的重要标志性工程,杭甬复线与杭州湾跨海大桥以及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中的金塘大桥相接,连通了宁波与舟山、杭州、上海、苏州等城市,极大便利了杭州湾沿线民众高速出行,是支撑世界一流强港宁波舟山港的重要疏港路。内畅外联的交通路网,为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时光穿梭的“魔法”

  一路通则百业兴,奔涌不息的车流中满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闯”的劲头和“红火”的盼头。经常奔波在宁波慈溪龙山和新浦的陈先生是宁波某机械科技公司的一名货车司机,在杭甬复线通车的100天里,他在龙山、慈溪收费站累计往返220余次。相较于之前绕行,现在陈师傅只需要30分钟就能到达送货点,送货频率也从原先的每天最多2次到现在的每天至少3次。

  “虽然更忙了,但是钱包也更鼓了,这条高速就像是有什么‘魔法’,在那个‘大转盘’上绕几圈,没过多久我就从宁波到了舟山。”趁着歇脚的功夫,宁波某物流司机张师傅和收费员谈起杭甬复线开通后给他带来的变化。

  张师傅口中的“大转盘”指的是滨海互通,也是目前亚洲最大海上枢纽互通工程。杭甬复线通车后,民众前往舟山又多了一种选择,不必绕行宁波市区,通过滨海互通就能直接转到金塘大桥方向。该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条高速对物流企业带来极大畅通便利。“不管是国内快递,还是国际物流,从园区出发只要通过一个红绿灯,就能跑上高速,剩下的路程一路畅通。”

  微型商业生态涌现

  以路为媒,连接的不仅仅是地域,还有在周边活跃着的商机与活力。杭甬复线开通后,沿线收费站的各类商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精准定位、细分需求,像是一块块严丝合缝的拼图,恰当填满周边“常旅客”、务工群体的日常需求。

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王雨晨 供图

  “鲜肉大馄饨好了,这碗是谁点的?小馄饨再稍等一下,锅里正煮着呢。”每到饭点,梁女士馄饨店里的生意总是忙不过来,附近做活的工人、跑高速的司机、周边商铺的店员们都喜欢来这里吃饭。她的店距离龙山收费站不到1公里,杭甬复线如织的车流也带来了络绎不绝的客源,不少经常在这条线路上拉货的司机都成了她的老客户。“生意真是越来越好了,现在店里的月收入比年初提高了将近4成。”梁女士介绍。

  “以前这里人很少的,刚开始我们还担心跑高速中途吃饭休息的问题,没想到大家的‘嗅觉’都很灵敏啊,听说龙山那边还新开了一个汽修厂。路通了,周边也热闹起来了。”宁波某化工物流公司的陈经理坦言,他的“安全感”越来越足了。除了车队运输途中维修、补给资源变得丰富,运输线路也变得更安全。“杭甬复线开通以后,我们从嘉兴过来的危化品车队,80%都从澥浦收费站下高速,拐个弯就到了澥浦危化品园区,不用担心因为绕行而增加与社会车辆接触而带来的风险,运输安全有了质的提升。”

  为了服务好周边危化品运输车辆,宁波管理中心自年初起就开始走访附近化工企业、大型物流企业,了解他们日常通行的规律和需求,并通过建立“线上群聊”的形式,把周边企业拉进高速公路的“朋友圈”,及时互通路况信息,也帮助他们答疑解惑。

  此外,宁波管理中心主动联合属地高速交警,系统性开展入口管控专题培训,详细掌握对于超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等管控要点,维护高速公路安全、健康的运营环境。

  从“田埂嫩”到“餐边绿”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从路网末梢到“家门口”的高速公路,杭甬复线不仅带动了周边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助农共富的“高速效应”也逐步显现。

  据了解,杭甬复线通车后,镇海、慈溪、余姚的不少沿线乡镇将首次接入高速路网。

  “这是桃子,这是西瓜,我还种了车厘子。”在龙山镇山下村务农的刘建平,望着绿意盎然的田地,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4月正是草莓应季的时候,刘建平已经不用像去年那样,自己开车拉着蔬果穿梭于乡间小路,跑到附近镇上的集市售卖,颠簸的路途偶尔也会让他的农产品“破相”,卖不上好价钱。

  而公路带来的变化正在沿着土地传递。有不少蔬果仓储、物流企业慢慢将供应链网络延伸到镇海、慈溪等乡镇,刘建平和周边其他农民也逐渐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我早上五点起来摘的豌豆,6点他们来拉,可能11点就能上了宁波饭店的餐桌,我的菜最远都能卖到舟山去呢!”刘建平感叹,杭甬复线不仅是一条便捷的交通要道,更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有着同样感慨的还有慈溪东收费中心所的李建波,45岁的他家住在龙山镇达逢村,家里人一直在家务农,从鸡鸭鹅到蔬菜瓜果,应有尽有。农闲的时候,李建波也出来找找赚钱的“新路子”,经过几轮面试,他成为杭甬复线沿线收费所的驾驶员。如今,家里农产品的销路随着高速公路不断延伸,送到了更远的市场,而他新的工作也帮助小家改善了生活。“看着家乡越变越好,我由衷地开心。”

  跨越山海,铺路搭桥。杭甬复线大幅缩短了长三角南翼与上海、江苏等地间的距离,极大便利杭州湾沿线民众的高速出行。满载着众多期许,这条幸福路正不断延展互联。(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移动高同庆:算力将成为生产力跃迁的关键引擎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栗翘楚)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正升级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能力,加速从“+ AI”向“AI+”转变。 日前,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在2024算...

    时间:04-29
  • 激发消费新活力 “人工智能+手机”赋能智慧生活

    文本指令“瞬间”生成视频、智能语音识别方便快捷、智能制造“硬核”高效……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深刻改变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工...

    时间:04-29
  • 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正式验收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栗翘楚)4月26日,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综保区”)顺利通过联合验收组正式验收,具备开关运作条件。 据了解,中关村综保区拥有66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是全国首个在中央文...

    时间:04-29
  • 筑牢法治根基 良法善治为科技发展保驾护航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许维娜)科技日新月异,对法治建设带来新的挑战与要求。如何用法治建设为科技发展保驾护航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在“科技与法治论坛”上,围绕“良法善治护航科技...

    时间:04-29
  • 国家能源局:将密切跟踪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趋势 系统谋划保供举措

      中新网4月29日电 29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赵莉表示,将密切跟踪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研判电力需求增长态势,系统谋划保供举措,确保能源稳定供应与需求增长相适...

    时间:04-29
  • 国货“潮起来” 生活美起来(现场评论)

      挖掘产品价值、顺应消费潮流、完善产业体系,形成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  走进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展区,只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作为消博会的“头回客”,浙江企业“葳芸”展出了自主设计的8套旗袍——...

    时间:04-29
  • 国家能源局:预计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最高负荷同比增长超1亿千瓦

      中新网4月29日电 29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答记者问表示,今年以来,电力消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34万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

    时间:04-29
  • 凝聚“她力量” 科技创新呼吁更多“她智慧”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许维娜)在每一轮科技浪潮中,女性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期间,“她力量”愈发出彩。 在“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女性是科学研究队伍中的一支关...

    时间:04-29
  • 国企改革乘势而上 :向“新”求“质” 赋能产业升级

    灵活运用并购重组、上市融资、产业协同、联合攻关等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紧迫的产业更多采取收购兼并等方式快速进入;积极考虑并推进促进更高水平履行功能使命、更大范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战略性、...

    时间:04-29
  • 蒙牛集团:探索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4月26日,2024绿色消费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本次论坛以“坚持绿色发展,倡导绿色消费”为主题,搭建对话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了我国在培育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与经验成果,为进...

    时间:04-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