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我国数据空间建设呈现多方面积极发展态势

2024-11-22 00:07:00

来源:证券日报

受访专家认为,企业担当关键角色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田鹏

近日,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在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阐述国家数据局下一步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具体举措时,将强化数据赋能,推动释放乘数效应列为首要任务。他表示,落实好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打造更多示范场景,鼓励大中小企业共同开发利用企业数据资源,推进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五类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和运营。

所谓数据空间是数据流通基础设施的一种,主要用于打通数据共享流通的堵点,实现数据在不同主体间“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机构提供可信的数据共享、开放、交易环境。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数据空间建设进展较为顺利。一方面,国家层面由国家数据局牵头,在今年10月份发布的《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明确了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示范空间目标;另一方面,各地方也积极参与建设,在行业数据空间和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且行业集中化趋势正加速显现,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多维度进展显著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数据权属、安全、隐私等问题的关注度提升,叠加数据要素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加快数据空间建设可谓应时应势。

“数据空间具备数据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创造三大核心能力,即对空间主体身份与数据资源进行可信认证,以保障数据流通全程动态管控、实时存证与结果可追溯;支持不同来源数据相关要素在空间内统一发布、高效查询、跨主体互认及跨空间的身份、资源与服务共享共用;支持多主体依空间规则参与数据开发利用,推动数据转化并保障各方权益。”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数据空间建设呈现多方面积极发展态势。首先,中央和地方持续出台相关文件,强调加强数据空间建设、升级数据基础设施,以促进数据的可信和高效流通。

其次,多地积极探索实践。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深圳、湖南、江苏等地以行业数据空间和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为主开展建设,推动数据基础设施不断升级。

例如,上海数据交易所在全球数据空间模式基础上,结合我国数据流通生态特点,建设了可信可管、互联互通、价值共创的数据空间,目前已形成“2+3+4”体系化建设模式,打造了安全可信的跨组织、跨行业、跨地域数据要素流通环境。

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不断成熟,推动应用场景从传统领域向多领域拓展,并呈现出行业集中化趋势。

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会长郑定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为数据空间建设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分析和挖掘,为数据空间建设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区块链技术则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验证,为数据空间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共享机制。

伴随着我国数据空间建设的持续推进,积极的发展态势将日益彰显,由此带来的市场规模也将迎来显著扩张。赛迪顾问研究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全球和中国的数据空间市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1%和18.1%,未来三年中国市场将以30.7%的年均增长率快速扩展,显著高于全球增速,预计到2026年,中国市场规模将全球领先。

多方合力破解建设难题

一方面,我国数据空间建设蹄疾步稳,在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地方实践等多维度均取得显著成效,但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相关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整合与流通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郑定向看来,目前我国数据空间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具体体现在如何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和利用。首先,不同部门、企业和行业之间的数据难以互联互通,限制了数据空间的发展。其次,数据标准和规范不统一,导致数据难以兼容和互操作。最后,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不足,限制了数据空间的广泛应用。

在此背景下,如何全力应对上述挑战,推动我国数据空间建设向着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方向稳步迈进成为亟待着力解决的关键议题。

郑定向表示,为突破阻碍,首先要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研发,确立严谨的数据安全法规与标准,保障数据安全共享利用。其次,需推动跨部门、跨行业数据共享交换,破除数据孤岛格局。再次,制定统一数据标准规范,助力数据兼容互操作。最后,加大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力度,激励各方开放数据资源以推动广泛应用。

在此进程中,企业作为数据空间建设的关键角色极具潜力。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称,企业可开发行业级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并依场景打造示范应用,布局跨境数据流通服务以进军国际市场。同时,与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安全高效数据空间,亦是重要走向。此外,企业应积极联合高校与科研机构推动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携手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生态实现共赢。在竞争策略方面,企业要提升技术壁垒,塑造差异化产品与服务,在政策支持下凭借示范项目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凭借技术输出与品牌建设提升全球影响力,为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 相关阅读
  • “快递下乡”工程实施十周年:加“邮”助力 让城乡经济真正“跑起来”

    本报记者 杜雨萌 郭冀川11月19日10时40分,重庆市民牟女士从极兔速递重庆解放碑网点快递员雷维星手中,接过了由极兔速递承运的今年第1500亿件快件——一箱产自甘肃天水的花牛苹果。至此,我国快递年业...

    时间:11-22
  • 国资委:要推动中央企业穿越经济周期 支持企业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

    本报记者 杜雨萌11月19日至20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举办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暨厅局级干部研修班,在前期全面系统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国...

    时间:11-21
  • 比特币,升破98000美元/枚高位!

    本报讯 (记者田鹏)11月21日,截至记者发稿,比特币升破98000美元/枚的高位,日内上涨5.4%,且涨势不减,正加速向10万美元/枚迈进。图片来源:CoinGlass截图自11月6日以来,比特币从69353美元/枚左右持续拉升,接连突破多个整...

    时间:11-21
  • 财政部就《准备——针对性改进(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财政部网站11月21日消息,11月1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准备——针对性改进(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拟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

    时间:11-21
  • 刚刚!商务部重磅发布!

    本报记者刘萌11月21日,商务部发布《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从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扩大特色农产品等商品出口,支持...

    时间:11-21
  • 加入DEPA和CPTPP的进展如何?商务部回应

    本报记者 刘萌11月21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何咏前介绍了中国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进展情况。何咏前表示,11月14日,中国与DEPA成...

    时间:11-21
  • 国资央企卯力技术攻关 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健全开放合作的协同研发体制,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协同推进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央企调研时表示...

    时间:11-21
  • 恒生香港交易所沪深港通中国企业指数正式推出

    本报讯 (记者毛艺融)11月21日,香港交易所与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在香港金融大会堂举行开市仪式,一同庆祝香港交易所与恒生指数公司首只联合冠名指数——恒生香港交易所沪深港通中国企业指数的正式推出。香...

    时间:11-21
  • 生态环境产业进入转型关键期 低碳技术等价值链将成重中之重

    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近日,2024中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大会暨环境上市公司论坛在深圳召开。此次大会由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主办。会议吸引来自政府、高校、研究院所、环境企业、投融资机构等500余位嘉宾,共同探讨&ld...

    时间:1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