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12月份财新制造业PMI为50.5 连续三个月高于临界值

2025-01-02 23:42: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孟珂

2024年12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5,比2024年11月份低1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高于50.0的临界值。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2024年9月底以来,组合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积极变化增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有望顺利实现,但也要看到2024年12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部分分项指数有所趋弱。

结合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来看,2024年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2024年11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为52.2%,分别比2024年11月份上升2.2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2月份往往处于制造业淡季,企业在生产、采购等方面存在一定波动。但结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位于扩张区域,反映国内宏观政策效果在持续显现,制造业市场和经济保持良好复苏势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总体看,市场继续回暖,生产和需求均保持扩张势头,但受外部不确定性因素预期影响,新出口订单指数有所下降,造成企业的扩张信心有所减弱,表现为PMI扩张的速度放缓。

从分项数据看,2024年12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中的制造业供给和需求均保持扩张,但扩张力度不同程度放缓。制造业生产指数连续第14个月位于临界值以上,新订单指数也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但两者扩张势头有所放缓,尤其是投资品生产和销售出现收缩。

出口拖累2024年12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需求表现。新出口订单指数重回收缩区间。样本企业反映,外部经济环境低迷,贸易前景不乐观,导致海外市场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下降。当月出口收缩主要集中在投资品类和中间品类。

价格方面,购进价格和销售价格继续呈分化走势。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连续第三个月高于临界值,销售价格在过去6个月中第四次出现下降。据了解,购进价格上行是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带动。

从企业预期和用工来看,制造业企业家的生产经营预期指数虽仍在扩张区间,但较2024年11月份下降逾3个百分点。因此在积压工作指数连续第三个月高于临界值的情况下,制造业企业用工方面的态度仍然偏谨慎。制造业就业指数连续第四个月位于收缩区间,其中投资品和中间品生产企业用工下降尤为明显。也可以看出,供求持续改善反映到企业用工方面改善的进度还需继续观察。

“从趋势看,中小制造业活动仍有望逐步改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出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稳房地产政策、重点基建补短板、金融支持等政策在提振市场需求,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促进企业转型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周茂华表示。

王喆认为,2025年,外部环境将更加错综复杂,政策层面应提前准备、及时响应。建议后续政策向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民生倾斜,尤其要在提高弱势群体消费能力和意愿上多做文章。

  • 相关阅读
  • 政策红利释放 入境游持续升温

    本报记者 韩昱1月2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80.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较去年同期增长13.7%。其中,内地居民、港澳台居民、外国人出入境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1%、1...

    时间:01-02
  • 中国结算: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所涉证券质押登记费用减半

    本报记者 毛艺融互换便利提速,再次迎来政策利好。2025年1月2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表示,为更好支持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顺利开展,公司决定,对在中国结算...

    时间:01-02
  • 谣言!刚刚,证监会回应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2日,有市场传言,监管部门指导上市公司1月15号之前释放全部利空,以及保险公司大额赎回公募基金。当日晚间,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王利答记者问时表示,这些信息都是谣言。证监会已关注到相关虚假信息,...

    时间:01-02
  • 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规模增加 多项政策“红利”落地

    本报记者 吴晓璐2025年1月2日,第二次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互换便利”)操作落地,操作金额550亿元,超过了首次操作规模,机构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记者从行业机构了解到,多项政策“红利...

    时间:01-02
  • 分红回购增持 沪市公司迎利好

    本报记者 毛艺融近期,有不少沪市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的方式与投资者分享这一年来的发展红利。此外,自再贷款政策发布以来,上市公司及股东回购增持意愿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回购增持再贷款落地实施,资本市场内在稳...

    时间:01-02
  • 110家深市公司多元发力提升投资价值 多维度构建市值管理体系

    本报讯 (记者田鹏)自证监会于2024年11月15日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以来,A股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已有110...

    时间:01-02
  • 央行:2024年12月三大政策性银行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与上月持平

    本报讯 (记者刘琪)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2月抵押补充贷款开展情况显示,2024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与上月持平,为23639亿元。 ...

    时间:01-02
  • 央行:2024年12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117.55亿元

    本报讯 (记者刘琪)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2月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显示,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2024年12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117.55亿元,其中隔夜期16.05亿元,7天期101.50...

    时间:01-02
  • 央行启动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 操作金额550亿元

    本报讯 (记者刘琪)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为更好发挥证券基金机构稳市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持续推进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落地。根据参与机构需求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

    时间:0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