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主动”放弃休年假,能否获得补偿?

2025-01-06 07:42:02

来源:工人日报

  职业发展压力、工作繁忙、“请假羞耻”等困扰劳动者

  “主动”放弃休年假,能否获得补偿?

  近七成受访者没休完2024年的年假,而超60%未休年假的受访者是主动选择放弃。2024年底一项调查显示,与往年相比,劳动者放弃休年假的比例显著增加。

  今年1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做好《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企事业等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且经职工本人同意未安排职工休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依法支付工资报酬。

  带薪年休假,是法律赋予每一位劳动者的权利,为何越来越多人却选择“主动”放弃?如果放弃年休假,劳动者依法又可获得哪些“补偿”?

  多因素影响休假“抉择”

  记者调查发现,职业发展压力、工作繁忙、“请假羞耻”等,是劳动者放弃休年假的主要原因。

  日前,前程无忧51job发布的关于企业年假制度和职场休假现状的调查报告显示,有25%的受访者主动放弃休年假的原因是出于考虑“个人职业发展”。

  “单位没有禁止职工休假,但我们是项目制,休年假意味着无法跟进正在进行的项目。”某央企入职刚满3年的小付表示,虽然身边有同事休年假,但自己想先把手上项目做好。

  “跟进很久的项目,担心休假了一旦被人‘截和’,就会前功尽弃。”还有受访者表示。

  除个人职业发展的考量,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也是许多劳动者放弃休年假的重要原因。2024年8月,有媒体发起的一项线上问卷调查显示,对“休年假的最大困扰”,超30%的人选择“工作量太大,没时间休”。

  “手里的工作太多,一下休5天,又不能完全让别人代劳,即使休假了,心理上也做不到完全放松。”已工作5年的小文表示,工作“忙不开”成为他放弃休年假的重要原因。

  “不好意思请假,怕领导对我有意见。”受访者栗子则说出了困扰很多职场人的“秘密”——“请假羞耻感”。在某搜索平台,“休年假”相关的搜索词条中,点赞收藏量靠前的,不少是“休年假申请话术”“休年假好用理由”等。“请假羞耻”正成为不少职场人放弃休年假的原因。

  2023年,有媒体在社交平台发起一项有关“你有请假羞耻吗”的投票,参与投票的4万人中有1.8万人选择“有,一请假就焦虑”,超1万人选择了“取决于领导态度和职场氛围”。“领导不休我不休”“休假在心口难开”,特别是加班文化盛行的单位,职工不仅心存顾虑,“休不休假”甚至成为衡量职工职业态度的“标尺”,无形中增加了职工休假的“耻感”。

  有何补偿机制

  放弃休年假,劳动者是否可以获得“补偿”?

  “在我们单位,每到年底未休年假的职工都会收到一份‘自愿放弃休假同意书’。”小付告诉记者,职工签字后年假就自动作废,工资和正常上班一样,没有额外补偿。

  对此,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张烨阳分析说:“法律并不禁止职工签署书面文件自愿放弃休年假。但实际上由于劳动者议价能力较低,部分劳动者可能会出于职业发展等考虑,在非自愿的情况下签署相关文件。”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明确规定,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按照《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除了法定补偿,记者梳理发现,部分用人单位也会和职工协商,如增加职工的年终奖金额、将剩余年假顺延到下一年度等,补偿自愿放弃休年假的职工。

  “少休5天年假,比我半个月挣得都多。”在北京工作的小赵告诉记者,按照公司规定,自己如放弃休年假,公司会在原有的工资基础上给予补偿,结合职级,自己一天有1000多元的奖金,算在年终奖里。

  除了报酬,职工未休的年假可顺延至下一年。《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2024年放弃休年假的杜先生就表示:“两年的年假加在一起可以休10天,出国旅行或在国内旅行,都很合适。”

  期待法规更明确、更完善

  调查中,48%的受访者对于未休年假的补偿表达了强烈愿望。“希望我们的努力工作能够被单位看到,让我觉得自己放弃休年假投入工作是值得的。”小付说。

  张烨阳认为,企业应主动安排职工休年假,对未休年假的职工尽到提示义务,不能用一纸“同意书”,逼迫职工“主动放弃”。“这不但直接影响职工积极性,也极易引发劳动争议,导致企业涉诉风险。”他建议,“劳动者因为工作原因主动放弃休年假,可以和公司去谈判相应补偿,并通过书面文件进行明确。但目前能做到这样的劳动者还是少数。在这个问题上,希望未来能出台更明确的法律规定,更好保障劳动者休假的权利。”

  有专家表示,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导致劳动者应休未休年假的,应该按照规定支付工资报酬;而对于劳动者主动放弃年休假权利的,也提倡用人单位视具体情况予以补偿,长远来看,这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双赢。

  “职工本身也要立足自身利益,克服‘请假羞耻’。”北京燕园心理平台签约咨询师王念晴建议,“对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要敢于开口,大胆主张权利。”

  工人日报 本报记者 秦亦姝

  • 相关阅读
  • 最高法发文,做好资本市场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举行2025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8件人民法院科技创新领域典型案...

    时间:01-06
  • 最高法:优化涉科创板金融纠纷审判机制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2025年首场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简称《意见》)及典型案例。《意见》提出,妥善处理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纠纷,促进健全科技创...

    时间:01-06
  • 财政部发布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

    本报讯 (记者韩昱)财政部网站1月6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放大作用,进一步加力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

    时间:01-06
  • 大利好!三部门明确!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对外发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简称《指引》)提出,2027—2028年,建成支撑数据规模化流通、互联互通的数据基础设施,数网、...

    时间:01-06
  • 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 达到全年最高水平

    本报记者 孟珂1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2024年11月回升1.3%,比2023年同期回升1.86%。从周指数看,第一、二、四周运价指数环...

    时间:01-06
  • 新年再加力 外资看好中国新机遇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新年伊始,一批新的外商投资项目在我国各地加紧推进建设。外资企业看好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创新活力、开放政策等带来的新机遇,持续深度参与中国经济发展。  进入新年,位于上海市中心的...

    时间:01-06
  • 免签效应持续显现 “中国游”成“热”体验

      新年新气象,“中国游”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掀起热潮。在2024年岁末,我国的过境免签又出台新政策,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新增了21个出入境口岸,在刚刚过去的新年假期中,“中国游”成了许多外国游客的“热”...

    时间:01-06
  • 低空经济“热潮”催生新岗位 无人机操纵员人才缺口达100万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相关行业对于飞行员、飞控手、飞行器研发等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低空领域都有哪些岗位新机遇?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其他行业又有哪些不同?  罗汉卿是深圳的一名直升机飞行员。从业12年...

    时间:01-06
  • “南药之乡”举行产业大会 协议投资超33.05亿元

      中新社广东云浮1月5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省第四届南药产业大会5日在有“南药之乡”之称的广东云浮开幕。大会举行中国联合中药材(澳门)交易所云浮南药产业中心等授牌仪式,云浮南药中药材新质生产力交易平台等10...

    时间:01-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