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经济观察)前瞻2025:守住安全底线,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前行

2025-01-06 10:00: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夏宾)过去一年,中国“债券通”“互换通”直接入市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政策得到优化、熊猫债发行热度攀升、跨境人民币业务量持续增长......人民币国际化成绩颇多。

  截至2024年12月末,中国央行已在32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4家人民币清算行,覆盖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为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度,中国已出台多项支持政策,经常项目尤其是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增长较快。数据显示,2024年1至10月,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9.9万亿元,同比增长15%,占同期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金额比重达26.6%,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2025年,人民币国际化将如何稳步推进?

  一是步调“稳慎扎实”。

  近日召开的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要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发挥好货币互换、人民币清算行功能,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鄂志寰认为,“稳慎”意味着要在坚守金融风险底线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扎实”则强调扎到实体经济中去,便利和推动企业在跨境活动中更多使用人民币。

  二是提升竞争力。

  当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和本币合作网络已经较为完善,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位的支付货币。官方在谈及2025年工作重点时指出,要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竞争力。

  具体有哪些落点?中国央行副行长陆磊此前在SWIFT国际银行业运营大会2024年会期间的讲话中透露:央行将继续加强和境外货币当局的本币合作,减少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提高资金融通和使用的效率。央行也将进一步支持符合条件的各国银行机构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进一步发挥好人民币清算行的作用,畅通跨境人民币清算结算渠道。

  三是增强国际货币功能。

  中国明确,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计价等国际货币功能。

  从投融资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增强了外资持有和使用人民币资产的意愿。2024年熊猫债发行规模有明显增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预计,2025年熊猫债仍将保持较大发行规模。

  她给出上述判断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首先,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中国未来仍有进一步降准、降息空间;其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持续推进,境外机构对人民币资产的融资需求有望上升;最后,中国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水平将持续提升,提高境外投资人投资便利性。

  如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所言,中国将更加注重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性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满足各类主体人民币交易结算、投融资、风险管理等需求。(完)

  • 相关阅读
  • 最高法发文,做好资本市场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举行2025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8件人民法院科技创新领域典型案...

    时间:01-06
  • 最高法:优化涉科创板金融纠纷审判机制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2025年首场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简称《意见》)及典型案例。《意见》提出,妥善处理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纠纷,促进健全科技创...

    时间:01-06
  • 财政部发布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

    本报讯 (记者韩昱)财政部网站1月6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放大作用,进一步加力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

    时间:01-06
  • 大利好!三部门明确!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对外发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简称《指引》)提出,2027—2028年,建成支撑数据规模化流通、互联互通的数据基础设施,数网、...

    时间:01-06
  • 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 达到全年最高水平

    本报记者 孟珂1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2024年11月回升1.3%,比2023年同期回升1.86%。从周指数看,第一、二、四周运价指数环...

    时间:01-06
  • 从越南跑到俄罗斯,外贸人今年春节前怎么“抢订单”?

      作者:缪琦  “抢订单”是此前全球人员流动受阻的特殊时期下出现的热词。对外贸人而言,面对不确定性仍在加剧的全球局势,以及需求的快速变化和激烈的竞争,订单靠“抢”并不为过。  一年前的冬天,在中东奔波后带着家...

    时间:01-06
  • 首店经济蓬勃发展激活消费新动能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姜雨晴)近段时间,多地着力布局首店经济,吸引新品牌、新门店类型入驻已成为城市商圈运营的“流量密码”。在此背景下,多家知名餐饮品牌也积极开设首店、推出新产品。首店经济蓬勃发展激...

    时间:01-06
  • 央行两次提“择机降准降息”意味着什么

      岳品瑜  上周末,人民银行连续两次提及“择机降准降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月3日晚间,人民银行发布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内容,其中罕见提到“择机降准降息”。1月4日,人民银行在2025年工作会议上...

    时间:01-06
  • 科技为“中国速度”点睛加油

      岁末年初,几条彰显“中国速度”的科技新闻接踵而至。看铁路:2024年12月29日,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发布。看公路:2024年12月30日,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看民航:2025年1月1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

    时间:01-06
  • 各地加力“两新”政策 激发消费新活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各地持续加力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消费场景,不断激发消费新活力。  持续推进“两新”政策,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从1月1日起,山东、四川、河北等地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大规模设...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