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科技为“中国速度”点睛加油

2025-01-06 10:56:42

来源:经济日报

  岁末年初,几条彰显“中国速度”的科技新闻接踵而至。看铁路:2024年12月29日,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发布。看公路:2024年12月30日,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看民航:2025年1月1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沪港定期商业航班。

  科技赋能,带来风驰电掣的中国速度。

  “CR450科技创新工程”经过7年艰苦攻关交出优异成绩单,运营速度、运行能耗、车内噪声、制动距离等主要指标均为国际领先。这位中国高铁新成员,试验时速450公里,运营时速400公里。此前,世界各国高铁商业运营时速均在300公里左右,最高为我国的350公里,时速400公里属于商业运营技术的“无人区”。此外,在运营速度提升的情况下,CR450制动距离基本相当,同时动车组整车运行阻力降低22%,减重10%;舒适度更优,车内噪声降低2分贝,客室服务空间增加4%。

  更高速安全运行、减阻降耗、减振降噪、全要素轻量化、智能化融合设计……CR450动车组的一系列技术突破,进一步稳固并扩大了我国在高铁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不断为全球高铁技术的发展树立新的标杆。中国高铁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

  科技赋能,展现震惊世界的中国效率。

  建设者们用5个字总结天山胜利隧道建造难度。“长”,隧道单洞长22.13公里,约等于5座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的总长;“多”,断裂带多,整个隧道穿越16个地质断裂带,坍塌、突水涌泥风险大;“深”,隧道最大埋深1112.6米,二号竖井最深达700多米,是世界最深高速公路竖井;“低”,温度低、气压低、含氧量低;“高”,高地应力、高压地下水、高地震烈度、高环保等级。

  新技术实现了高难度下的高效率。隧道修建过程中,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天山号”和“胜利号”TBM硬岩掘进机担当掘进重任,实现“长隧短打”,有效施工工期从72个月缩短至52个月。作为我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之一,这条隧道将穿越天山的时间从原来的3小时缩短到约20分钟。

  科技赋能,塑造优质可靠的中国形象。

  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中程干线客机,2023年5月28日成功完成商业首航。C919是中国大飞机梦的第一步,它的成功研制和商业运营,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国产大飞机打破了波音、空客两家企业在行业内的长期垄断。

  我们曾用“8亿件衬衫换1架飞机”来形容中国制造业的艰辛不易与利润微薄,如今的国产大飞机正昭示着中国制造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迈进的坚定步伐。选中2025年第一天完成C919从“东方明珠”上海到“东方之珠”香港的商业首航之旅,是开放,也是自信。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将助力国产大飞机更好地走向国际,让世界各国的旅客都能亲身感受中国民航科技的魅力,让更多国家共享中国科技发展的成果。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岁末年初传来的这些捷报,不仅展现了中国科技的辉煌成绩,也预示着中国未来的璀璨光明。

  在新的一年里,中国将继续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惠敏)

  • 相关阅读
  • 最高法发文,做好资本市场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举行2025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8件人民法院科技创新领域典型案...

    时间:01-06
  • 最高法:优化涉科创板金融纠纷审判机制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2025年首场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简称《意见》)及典型案例。《意见》提出,妥善处理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纠纷,促进健全科技创...

    时间:01-06
  • 财政部发布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

    本报讯 (记者韩昱)财政部网站1月6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放大作用,进一步加力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

    时间:01-06
  • 大利好!三部门明确!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对外发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简称《指引》)提出,2027—2028年,建成支撑数据规模化流通、互联互通的数据基础设施,数网、...

    时间:01-06
  • 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 达到全年最高水平

    本报记者 孟珂1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2024年11月回升1.3%,比2023年同期回升1.86%。从周指数看,第一、二、四周运价指数环...

    时间:01-06
  • 各地加力“两新”政策 激发消费新活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各地持续加力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消费场景,不断激发消费新活力。  持续推进“两新”政策,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从1月1日起,山东、四川、河北等地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大规模设...

    时间:01-06
  • 深圳机场口岸去年出入境人次创近五年新高

      中新社深圳1月6日电 (索有为 曾辉 马祯祥)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6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550万人次,同比增长100.3%,创近五年来新高。  随着中国出入境管理政策不断优化,一系列促进中...

    时间:01-06
  • 2024年亚洲制造业PMI全年持续运行在扩张区间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阮煜琳)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2024年12月份,亚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较上月微幅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稳定在51%及以上的水平,2024年全年持续运行在扩张区间。  ...

    时间:01-06
  • 新年再加力 外资看好中国新机遇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新年伊始,一批新的外商投资项目在我国各地加紧推进建设。外资企业看好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创新活力、开放政策等带来的新机遇,持续深度参与中国经济发展。  进入新年,位于上海市中心的...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