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透过硬核数据看中国能源保供“底气” 以绿色能源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1-06 10:24:17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1月5日从中国石油获悉,大庆油田松辽盆地和川渝探区,2024年天然气产量突破60亿立方米,同比增产1.55亿立方米。实现连续14年稳定增长,创历史新高。

  松辽盆地是大庆油田天然气上产的主要产地。面对“动用程度低”“储量动用难”等难点问题,持续攻关致密气效益提产技术,产量首次突破1亿立方米;首次实现页岩油伴生气零散气回收,全年回收伴生气2300万立方米。大庆油田2024年松辽地区天然气产量实现稳中有升,首次达到50亿立方米。

  大庆川渝探区是大庆油田天然气上产的“主要阵地”。技术人员通过精细老井挖潜、创新探井试采,多措并举释放合深4先导试验区产能,打开16亿立方米产能规模上产新局面,天然气产量实现“7连增”。2024年,大庆川渝探区年同比增产1.3亿立方米,产量首次突破10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开发事业部党总支书记赵云飞称:“今年天然气产量突破60亿立方米给我们增添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2025年,大庆油田将实施气田“挖潜扩容”行动,在上产格局优化上实现新突破。”

  国内首座火山岩储气库已开工 正钻井5口

  此外,作为保障天然气供应稳定的“地下粮仓”,我国第一座地下储气库——大庆油田喇嘛甸储气库实现连续安全平稳生产超50年,累计注采气量超50亿立方米。

  目前,大庆油田加快储气能力建设,位于黑龙江安达市升平镇的国内首座火山岩储气库已开工建设,正钻井5口,建成投产后,调峰保供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大庆油田连续10年实现原油高质量稳产

  据了解,大庆油田在增加天然气产量的同时,还连续10年实现了原油稳产,其中三次采油产量实现连续23年超千万吨,累计产量近3.2亿吨。

  2024年,大庆油田加快推进喇嘛甸油田、萨中油田等油田区块的注采方案优化,精细生产管理,实现了提前五十天完成三次采油产量超千万吨,是大庆油田自2018年以来三次采油最快实现千万吨产量的一年。

  赵云飞称:“目前已在三次采油区块实施各类调整措施16931井次,采收率比方案高1.1个百分点,后续水驱产量递减幅度减缓0.4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油田原油高质量稳产。”

  “一次采油”是靠地层压力形成的自喷采油,“二次采油”是用水把油“挤”出来,“三次采油”就是通过向油层注入化学物质,改善油、气、水及岩石相互间的性能,从而将更多原油从岩石孔隙中“洗”出来。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三次采油企业技术专家侯兆伟称:“在大庆油田,采收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百米赛跑提高0.1秒那么难。大庆油田依靠水驱高效开发技术的持续迭代更新,采收率超40%,比同类油田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现在,通过三次采油技术的广泛应用,采收率在二次采油技术——水驱的基础上提高了14—20个百分点,创造了国际领先的陆相砂岩油田开发水平。”

  大庆油田去年新能源发电量超7亿千瓦时

  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大庆油田积极探索绿色转型新模式,在传统能源基础上推进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2024年新能源自消纳发电量超7亿千瓦时,是历年累计发电量的1.4倍。

  在喇嘛甸低碳示范区,一期8座电站全部并网发电,累计发电超1亿千瓦时。目前,光伏二期项目总体基础建设已完成95%,预计2025年初全部并网发电。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新能源事业部经理庞志庆表示,目前,大庆油田在建风光发电项目共19项,装机规模较2023年同期扩大了6倍。其中,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中式风光发电项目已全面开工;黑龙江省首个水热型地热供暖项目在方正县正式开钻,迈出了企地合作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重要一步。

  截至2024年底,大庆油田自消纳风光发电项目并网规模累计53.5万千瓦,发电量超12亿千瓦时,居中国石油首位。

  • 相关阅读
  • 最高法发文,做好资本市场司法保障!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举行2025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8件人民法院科技创新领域典型案...

    时间:01-06
  • 最高法:优化涉科创板金融纠纷审判机制

    本报记者 吴晓璐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2025年首场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简称《意见》)及典型案例。《意见》提出,妥善处理科技创新领域的金融纠纷,促进健全科技创...

    时间:01-06
  • 财政部发布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

    本报讯 (记者韩昱)财政部网站1月6日发布的《财政部关于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为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挥财政贴息政策引导放大作用,进一步加力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

    时间:01-06
  • 大利好!三部门明确!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对外发布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简称《指引》)提出,2027—2028年,建成支撑数据规模化流通、互联互通的数据基础设施,数网、...

    时间:01-06
  • 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 达到全年最高水平

    本报记者 孟珂1月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9点,比2024年11月回升1.3%,比2023年同期回升1.86%。从周指数看,第一、二、四周运价指数环...

    时间:01-06
  •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正在构建

      本报记者 亢 舒  202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特别是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在历经3年左右的调整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展望2025年,我国将扎实有序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

    时间:01-06
  • 从越南跑到俄罗斯,外贸人今年春节前怎么“抢订单”?

      作者:缪琦  “抢订单”是此前全球人员流动受阻的特殊时期下出现的热词。对外贸人而言,面对不确定性仍在加剧的全球局势,以及需求的快速变化和激烈的竞争,订单靠“抢”并不为过。  一年前的冬天,在中东奔波后带着家...

    时间:01-06
  • 首店经济蓬勃发展激活消费新动能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姜雨晴)近段时间,多地着力布局首店经济,吸引新品牌、新门店类型入驻已成为城市商圈运营的“流量密码”。在此背景下,多家知名餐饮品牌也积极开设首店、推出新产品。首店经济蓬勃发展激...

    时间:01-06
  • 央行两次提“择机降准降息”意味着什么

      岳品瑜  上周末,人民银行连续两次提及“择机降准降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月3日晚间,人民银行发布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内容,其中罕见提到“择机降准降息”。1月4日,人民银行在2025年工作会议上...

    时间:01-06
  • 科技为“中国速度”点睛加油

      岁末年初,几条彰显“中国速度”的科技新闻接踵而至。看铁路:2024年12月29日,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发布。看公路:2024年12月30日,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看民航:2025年1月1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