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深市有色金属企业把握机遇整合提质

2025-01-16 00:12: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田鹏

随着制造业对可循环金属原材料和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产业质量和效益也在持续提升。去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迎来了多重机遇与挑战,整个行业步入了新的增长周期。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最新数据,2024年1月份至11月份,11648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1084.7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利润总额3885.9亿元,同比增长20.1%。其中,有色金属行业的相关上市公司堪称“优等生”,在业绩增长方面彰显出强劲实力与独特优势。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为例,2024年前三季度,深市75家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8160亿元,其中17家公司营收增速超过20%;75家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近260亿元,其中18家公司净利润均超过5亿元。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2025年有色金属消费需求仍有较强支撑,加之融资环境改善,行业现金流状况总体表现较好,预计行业信用基本面短期持稳。

借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2024年以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整体呈现出生产稳步增长、投资加速推进、进出口活动频繁的积极面貌。这一系列积极向好局面的形成,得益于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与大力支持下,有色金属企业积极拥抱新质生产力发展,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稳步前行。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陵有色”)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集团控股子公司铜冠铜箔自成立以来便专注“国产替代”,攻克了纳米级微细瘤化电沉积技术等5G铜箔材料及制造技术的“卡脖子”难题,成为国内5G高频高速PCB铜箔唯一国产供应商,同时已掌握3.5微米锂电池铜箔生产技术;分公司金威铜业微合金无氧铜带打破国外垄断,产品标准成功写入博世公司的技术标准,成为博世该材料国内唯一供应商。

在做强做大过程中,资本市场工具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不少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与资源的高效整合。

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钨高新”)2024年实施并购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据了解,中钨高新已于2024年12月24日取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12月27日完成资产交割,顺利实现2024年年内并表。

“通过实施本次并购重组,中钨高新实现了钨产业布局向上游资源端的延伸,形成了集钨矿山、钨冶炼、硬质合金及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钨产业链。”中钨高新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本次并购产业链上游优质资产,将显著增强公司对下游硬质合金深加工业务的资源保障能力,有效抵御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对客户的交付能力。

内蒙古兴业银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银锡”)持续强化资源储备能力,积极开展并购活动。2024年,兴业银锡发起收购赤峰宇邦矿业有限公司股权项目,目前已完成上述收购。此次收购使兴业银锡白银保有储量大幅跃升至24536.7吨,强化了兴业银锡的资源禀赋优势,更为其后续的业务拓展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

由此可见,这些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规模的迅速扩张,还在技术、市场、管理等多方面实现了协同效应,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加速向高端化、集约化发展,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

紧握行业发展机遇

迈入2025年,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为有色金属行业提供了增量需求空间。

赛迪研究院研报预计,2025年,受全球经济逐步恢复和新兴产业增长拉动影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有望延续良好运行态势。同时,随着企业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加强在新产品、新工艺方面的研发投入,产业整体竞争力加速提升。

国泰君安有色行业首席分析师于嘉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1年至2年的周期来看,有色新材料和高壁垒深加工机会较为明显,但更长周期来看,大机会或在需求有潜力或应用场景扩张的矿端。

在此背景之下,深市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凭借先发优势与前瞻布局,在这场行业变革浪潮中乘风破浪,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四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将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提升资源储量,坚守安全环保底线,将持续苦练内功,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矿区深部、边缘等区域的“攻深找盲”步伐,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同时,不断探索和应用先进的选矿技术和环保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湖南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矿业为主、资源为重、安全为基、效益为上”的经营理念,坚守主责主业,持续夯实资源根基,秉持安全绿色的发展路径,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国家能源资源安全防线。

  • 相关阅读
  • 政策利好不断 近一个月内4份文件力挺数据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对外发布《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时间:01-16
  • 低空经济领域投融资火热 开年已吸金近13亿元

    本报记者 寇佳丽开年以来,低空经济领域投融资火热。IT桔子数据显示,1月1日至1月15日,低空经济领域已发生7起投融资事件,金额共计12.9亿元。“低空经济领域投融资活跃,说明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抱有充足信心。...

    时间:01-16
  • 以旧“焕”新 赢未来 | 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产品购新补贴细则出炉

    本报记者 刘萌1月15日,商务部等部门发布两份文件,对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以及做好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予以安排,明确具体补贴品类和标准。根据商务部等5部门办公厅发布的《手机、平板、智能...

    时间:01-16
  • 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连续5年保持稳步增长

    本报记者 杜雨萌“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提前完成国家‘十四五’的规划预期目标。&...

    时间:01-16
  • 商务部:靠制裁遏制打压无法阻挡中国前进步伐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5日就近期美系列涉华贸易限制措施发表谈话。发言人指,靠制裁、遏制、打压无法阻挡中国前进步伐,中方将采取措施坚决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发...

    时间:01-15
  • 央广财评|三大积极因素助力2025年外贸回稳向好

      “这是2024年8838万份报关单中的最后一份。它是一批从深圳发往日本的翻译耳机,虽然这批货物价款不高,但它为2024年中国外贸的进出口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一张张报关单,浓缩着千千万万外贸从业者辛勤的汗水,汇聚...

    时间:01-15
  • 尺素金声丨同比增长8.8%,民企进出口实现“三个首次”

      在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展示了一张报关单:这是2024年全年8838万份报关单中的最后一张,记录了深圳一家民营企业的出口信息,为去年中国外贸进出口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2024...

    时间:01-15
  • 上海谋求以更大力度创新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能

      中新网上海1月15日电 (记者 许婧)15日“出炉”的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上海要大力提振消费,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正在此间举行的2025年上海市两会上,围绕如何“提振消费”,多位代表委员积极...

    时间:01-15
  • 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化奔腾算力为蓬勃生产力 赋能数字经济

      中新网贵安新区1月15日电 (记者 张伟)“贵安超算中心通过开展影视‘东数西渲’服务,已成为中国南方最大影视剧制作渲染算力服务中心之一,累计为《流浪地球2》《深海》《熊出没·伴我‘熊芯’》《三体》等百余部影视...

    时间:0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