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 助力教育水平和质量提升

2025-01-20 21:32: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郭冀川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其中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成为重要议题,为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形成了新优势。

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方面,《纲要》提出坚持应用导向、治理为基,推动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横纵贯通、协同服务的数字教育体系。开发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建好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搭建教育专网和算力共享网络。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主动适应学习方式变革。打造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数字教育权威期刊等公共产品,推动优质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走出去。

在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方面,《纲要》明确提出,面向数字经济和未来产业发展,加强课程体系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制定完善师生数字素养标准,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建设云端学校等。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支持的教育评价和科学决策制度。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强化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算法和伦理安全。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紧密结合可以为国内的教育数字化进程注入强大的动力,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个性化体验,无论是课堂管理、学习资源推荐,还是教学内容的适应调整,人工智能都在助力实现更为精准和高效的教学。如通过智能教学系统,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教师进行作业批改、学情分析等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于佳宁说:“从宏观视角看,教育数字化是近几年来教育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教育机构纷纷采用了多种数字化工具和技术,从智慧课堂到在线学习平台,这些数字化工具已经逐渐成为日常教学的标配。未来,随着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国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教育数字化方面的政策不断,希望以数字化作为突破口来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记者表示,在当前“人工智能+教育”的热潮下,国内教育数字化正处于加速期,政府积极推动教育数字化,加大对相关科技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同时,学生和家长对于个性化、便捷学习方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促使教育数字化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洪勇认为,教育数字化蓬勃发展且前景广阔,通过数字化技术,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教学内容。在线教育、智能辅导等新模式得到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在推动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和伦理规范建设,加强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算法和伦理安全的研究和管理,确保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 相关阅读
  • 财政部发文 针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问题作出系统全面规范

    本报讯 (记者韩昱)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1月20日消息,近日,财政部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财会〔2024〕29号,以下简称《独立性准则》)。就《...

    时间:01-21
  • 2025年首期LPR出炉 1年期和5年期以上利率均维持不变

    本报记者 刘琪1月20日,2025年首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出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业界普遍认为,1月份LPR“按兵不动”符合预期。截至目前...

    时间:01-21
  • 两部门连发三份文件 规范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相关活动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对外发布《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关于建立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以下分别简称...

    时间:01-21
  •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

    本报记者 杜雨萌1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94181亿千瓦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据中心电力供...

    时间:0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