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促银发经济发展 各地将如何发力?

2025-01-21 13:12:00

来源:新华社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0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2%,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

守护夕阳事业,打造朝阳产业。在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记者了解到,各地从多方面着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

聚焦需求,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提高养老服务品质,新建30个社区长者食堂,这是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工作作出的具体部署。

上海是全国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近四成。在调研了几千份样本后,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乐扬红树林慈善公益中心理事长白莉发现,近半数受访老人希望更多市场化餐饮力量投身助餐服务。

“老年人用餐普遍比年轻人早。商务、民政部门可以鼓励社会餐饮企业与社区合作,错峰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既能更好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也能带动相关消费和市场发展。”白莉说。

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多地将养老服务列为2025年省级民生实事。湖南提出建设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点500个、老年人“时光守护”床位2000张;广东提出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超5万人次;山西提出新建改造50个社区养老工程、5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太原市南官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山西省落实民生实事的具体项目之一,3000平方米的场地每年服务三、四万人次。山西省政协常委、太原市三晋大厦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新梅认为,民生服务的需求正是行业发展的机遇。养老服务中心可以增加配备康复辅助等适老化用品,还可以发展租赁服务试点。

老年助餐、居家助老、养老照护等,都是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的服务项目。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孙慧认为,目前养老服务专业度和质量还有待提升。以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为例,目前已有的改造项目个性化不足,建议分门别类设立基础安全保障、生活功能提升、健康关怀辅助等多个模块,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扩大供给,让老年人选择更多元

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银发经济不仅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还包括医疗保健、护理康复、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从各地政府2025年工作安排来看,扩大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是重点。广东提出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黑龙江提出扩大数字、养老、托育等服务型消费,重点发展中医康养、智慧养老等银发经济;上海提出深化智慧养老院等养老科技场景应用。

“老年用品创新,是扩大供给重要一环,但目前面临人才短板。”广东省人大代表、深业健康产业投资运营(深圳)有限公司福田区负责人黄慧梅建议,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养老行业,培养一批懂养老的研发人才,助力产品创新。

近年来,智慧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广受欢迎。依托线上的“幸福汇”养老平台,太原市晋源区新城社区的近800名老人,线上下单便能享受上门助餐、护理、康复理疗等服务。“智慧化、数字化为发展银发经济提供重要助力。”山西省人大代表、太原市幸福汇品牌连锁创始人李爱玲建议,进一步推进平台建设和数据共享,实现机构能力与老人需求精准匹配。

银发经济还催生一批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越来越多的银发人群对生活品质要求更高,追求健康与时尚,抗衰老产业潜力巨大。”上海市人大代表、自然堂集团公共事务总经理陈娟玲建议,鼓励企业深入银发人群细分市场,开发抗衰美白类护肤品,打造满足银发族的高端国货潮牌。

扩大养老产品供给,离不开对产业的培育与支持。“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湖南省政协委员、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苏婵建议,规划布局一批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培育一批银发经济龙头企业,健全银发经济产业链体系。

完善配套,优化银发经济发展环境

记者采访了解到,去年以来,多地出台政策营造良好环境,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提出加大银发经济领域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加强银发经济企业用工服务保障等;上海专门出台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培育拓展银发消费、加强行业监管……

“支持职业院校开设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黑龙江省人大代表、尚志市委书记张超说。此外,为强化要素保障,他建议在规划用地、建设审批、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方面对养老产业予以重点倾斜,以降低养老机构建设、运营成本。

银发经济行稳致远,离不开保险护航。广东省人大代表、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锐波建议,一方面要扩大长期护理险的覆盖范围,丰富保障服务内容;另一方面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关键领域的保险品种,尤其是推出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特定病症的失能失智保险产品。

民建广东省委会还建议净化银发市场环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保健品、电信网络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

  • 相关阅读
  • 因地制宜 深化协作 创新驱动——从地方两会看区域协调发展着力点

    京津冀协同发展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纵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扎实推进……近期,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多地政府工作报告在充分肯定区域协调发展新成效的同时,还围绕发挥各自区位优...

    时间:01-21
  • 加速产业焕新,地方两会“瞄准”新质生产力

    梳理近期发布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各地正加快绘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路线图”。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14日上午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透露了哪些化债思路?

    在近期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同时提出了关于平台公司转型的路径。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积极稳妥盘活财政性资产,减存量、遏增量债务,争取早日“脱红摘...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关于深化改革有哪些亮点?

    地方两会一直是观察区域发展的重要窗口,各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1月16日,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武昌洪山礼堂开幕。湖北省代省长李殿勋作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25年重点工作...

    时间:01-21
  • 围绕金融改革做文章 多地两会划重点

    近日,地方两会密集召开。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地方对2025年金融改革进行重点部署,通过发挥金融市场作用,服务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好“五篇大文章”,成为不少...

    时间:01-21
  • 地方两会密集召开,提振消费“各展所长”

    中国网财经1月18日讯 (记者李春晖)1月中旬以来,北京、天津、河北、福建、广西、黑龙江、浙江、湖南、海南、吉林、内蒙古、广东、上海、湖北、江西等十多个省(区、市)相继召开地方两会,公布了202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

    时间:01-21
  • 《2023—2024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发布

    本报讯 (记者郭冀川)近日,《2023—2024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下称《蓝皮书》)在赛迪大厦学术报告厅发布。《蓝皮书》全套一共14册,围绕装备工业、中小企业、工业节能减排、安全应急产业、原材...

    时间:01-21
  • 人社部:鼓励支持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

      中新网1月21日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1日举行2024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贾江介绍了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实施之后,有哪些新...

    时间:01-21
  • (经济观察)解读2025年山东经济发展“加减法”

      中新网济南1月21日电(李明芮 王采怡)基础设施加快提升,数字经济撑起“半壁江山”,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入企检查频次不断压减……2025年,山东擘画了一系列针对社会痛点的“加减法”,为经...

    时间:0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