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提示:谨慎选购“金包银”首饰

2025-01-21 11:48: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21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腊月步入尾声,新春已然临近。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中国消费者协会祝全国广大消费者新春快乐,在新的一年,幸福美满、平安顺遂。同时,也借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春节期间消费不踩坑,留意以下六点。

  一、抵制餐饮浪费

  春节是欢聚团圆的日子,不应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所谓“年年有余”是指每年仓有余粮、库有余钱,不是为了“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而营造“剩宴”。在佳节欢聚时刻,消费者要继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理性消费、文明餐饮,把“光盘行动”作为一种时尚,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的“践行者”,制止餐饮浪费的“监督者”,倡导绿色消费的“宣传者”。

  二、抵制过度包装

  商品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消费者被迫承担了不必要的支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通过种种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带来所谓的“仪式感”消费,不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共同抵制。鼓励消费者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抵制商品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共同营造绿色、节约、环保的可持续消费环境。

  三、抵制“特供”“专供”“内供”等酒品

  春节期间亲朋聚会难免会饮酒,中消协提醒消费者在注意饮酒安全的同时,还要避免落入假酒圈套。一些不法分子虚假标注或宣传与党政机关和军队有密切关联的特定名称、符号、标志性建筑物、官方活动等信息,制售“特供”“专供”“内供”等假冒伪劣酒类商品,欺骗误导消费者。这些不法分子利用了部分消费者的特权崇拜思想,采用成本低廉的白酒灌装而成,通过“精美”的包装、编造营销话术,打着所谓“特供”渠道的幌子来诱导消费者,不仅价格虚高,还可能损害饮酒人的身体健康,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

  中小学生正处于眼屈光发育的敏感期,绝大部分近视眼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发生、发展的。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寒假日程,让孩子在看书学习时要注意适时休息,特别是不要沉迷电子游戏,中小学生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最长不超过40分钟,年龄越小的孩子,持续用眼时间建议越短。科学证明,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呈显著相关,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是最有效、最经济的近视防控方法。因此家长应尽可能保证孩子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另外,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家长不要听信“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虚假宣传,以防落入消费陷阱。

  五、谨慎选购“金包银”首饰

  当前黄金市场上“金包银”首饰很是火热,“包金”是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将金箔牢固地包在首饰制品基体上得到的金覆盖层,制作工艺相对复杂,通常采用真正的黄金材质进行加工和覆盖,需要经过熔炼、压制、镶嵌等工序,这使得包金的首饰质感更好,具有更高的价值和耐久性;“镀金”则是将黄金溶液通过电镀或化学镀的方式沉积在基底材质上,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也较低。据专家介绍,市面上所谓的“金包银”产品,不论是线下店还是网络渠道销售,本质是银首饰,绝大多数都是镀金的产品,不是手工“包金”。另外,很多商家在销售时通常会标注金重银重作为卖点,但这种行为很难验证,其金重银重分别是多少,连珠宝行业专家也难以分辨,更何况是普通消费者。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金包银”首饰时应仔细鉴别,勿信虚假宣传。

  六、谨慎选购保健食品

  临近春节,不少消费者选择保健食品作为过节礼物,或者自用。首先,保健食品是食品,不是药品。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用药,不能用保健食品代替药品治疗疾病,以免贻误治疗时机。其次,选购保健食品时,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核对保健食品注册号/备案号,根据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信息科学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有关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食用。另外,网上选购保健食品,要通过正规的电商平台,仔细核对其食品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和保健食品注册证书或备案凭证信息。如果选择通过跨境电商购买境外保健食品,需要注意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尤其是宣称功能的进口食品,其管理方式与我国不同,消费者应谨慎购买。

  • 相关阅读
  • 广东湛江综合保税区2024年进出口货值同比增长逾八成

      中新网湛江1月21日电 (梁盛 王婷 陈妮)临近春节,湛江综合保税区内,保税通道上满载着原糖的货车快速核验;紧靠其旁的非保税通道上,适用“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的内贸玉米等非保税货物高效过卡;劳保用品、办公用品、...

    时间:01-21
  • 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中新网1月21日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21日介绍称,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

    时间:01-21
  • 2024年陕西多种特色农产品“香飘海外”

      中新网西安1月21日电 (记者 张一辰)“陕西省的洛川苹果、富平柿饼、商洛小木耳等等,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近年来更通过打造品牌、优化生产、发展出口,成功走上世界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时间:01-21
  • 2024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电 (王梦瑶)中国国家能源局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  当天,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

    时间:01-21
  • 春节临近 “年宵花”市场火爆 品种服务都“上新”

      春节前后是年宵花卉消费的旺季。中国花卉协会和各大电商平台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的年宵花,家庭消费占比逐渐上升,消费呈现多样化、高品质和价格更加亲民等特点。  与消费者需求同步,年宵花的品种和品质双双提升...

    时间:01-21
  • 铁路12306迎来节后返程车票发售最高峰

      中新网1月21日电 记者从铁路12306科创中心获悉,1月21日开始发售2月4日(正月初七)车票,铁路12306迎来节后返程车票发售最高峰,系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部分“抢票软件”推出“加速包”服务,实质上是一种营销噱头,通过买...

    时间:01-21
  •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新华社权威快报|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2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四成...

    时间:01-21
  • 演艺市场井喷式增长 “嗨起来”的长春更有范儿

      中新网长春1月21日电 题:演艺市场井喷式增长 “嗨起来”的长春更有范儿  作者 李钊 金乔  2024年12月31日晚上临近9点,长春南溪里文旅小镇Yamu Show气膜馆内,“一路参花”跨年音乐嘉年华迎来当晚演出第一个高潮,...

    时间:01-21
  • (新春见闻)“中国布鞋之都”:一双布鞋“闯”世界

      中新社洛阳1月21日电 题:“中国布鞋之都”:一双布鞋“闯”世界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中国人过年一直热衷于穿新衣、新鞋。春节前夕,记者走进“中国布鞋之都”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探访发现,这里鞋企正在赶制订单,一...

    时间:01-21
  • 得物受邀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交流鉴别技术

      近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机关直属团委指导下,中国市场监管报社团支部与总局机关联合团支部等单位,共同举办“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监管创新发展”活动。本次活动在总局机关举行,旨在增强总局青年干部对于知识产权保...

    时间:0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